正文 第1章 急性發熱不可怕(1)(2 / 2)

有次與醫界的朋友喝茶聊天,談起這個問題,朋友也大倒苦水。他說,有些病確實不需要這麼複雜的檢查,但為什麼還要開這麼多的檢查單呢?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醫生的自我保護所需。因為現在醫療糾紛層出不窮,如果不開這麼多檢查單,漏掉了對可能發生的疾病的排除,那就是漏診,或者屬於誤診,這都屬於醫療事故。因此,為了保護醫生、為了使醫生避免醫療糾紛,隻有讓患者多做一些檢查。醫患關係的緊張也是醫生過度檢查的一個原因。

兒童反複發熱要警惕血液病

兒童發熱非常常見,其中感冒引起的發熱屬最常見。當然,血液病、結核、腫瘤等也可以導致發熱,但這些情況比較少見。據流行病學統計,中國小於10歲的小兒白血病的發病率為2.28/10萬。因此,父母應了解白血病的一些早期征象,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小貼士

白血病的早期征象

凡發現孩子有以下任何一項異常,應及早就醫,做血液病的全麵檢查:

1. 不明原因的發熱、貧血、出血、肝脾和淋巴結腫大,肌肉、關節疼痛或胸骨壓痛,齒齦腫脹、糜爛久治不愈,皮膚出現紫癜、淤斑,鼻衄;

2. 不明原因的白細胞增多。

感冒發熱的病因

現在的醫學研究認為,感冒時,由於病原體侵入人體,致中性粒細胞或單核細胞、巨噬細胞釋放致熱源,致熱源使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發生失衡,產熱過程加強而散熱過程減弱,於是體溫便升高,維持在一較高水平。若病原體被殺滅,致熱源刺激消除,體溫調節中樞功能恢複,減少產熱,增加散熱,使體溫降至正常水平。由此可見,感冒時人體發熱是人體對入侵病毒、細菌的一種反應,清除病原體是恢複正常體溫的根本方法。

流感病毒種類非常多,而且變化很快,因此,很難找到一種有針對性的藥物或者疫苗來對抗。最近,我們經常聽到非典(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都是已經認識的流感病毒,那麼,未知的流感病毒呢?我想肯定不計其數,而且會層出不窮。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按照中醫的理論、思維,遵循辨證施治、個體化治療的原則,都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應對。

怎麼發現流感病毒呢?從流感患者的咽部,用拭子蘸一些分泌物,進行培養,然後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就能分離、發現流感病毒。

中醫的病因觀

中醫認為導致人發病的原因大體分為三類:外因、內因、不內外因。

小貼士

中醫病因的“三因”學說

外因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

內因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不內外因飲食所傷、勞逸過度、蟲獸傷、外傷(槍傷、跌打損傷、撞擊傷)、寄生蟲、化學傷、燒燙傷等。

春天風和日麗,人們沐浴著春風,外出踏青,欣賞著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心情舒暢,有利於人體的健康。如果來了冷空氣,出現大風天氣,甚至夾雜沙塵暴,人們不做好防護措施,就很容易被風寒侵襲,造成感冒發熱或者關節肌肉的酸痛。風其實就是空氣的流動,沒有空氣流動,人就感覺不舒服甚至憋悶。大風時空氣流動太過,就形成風邪,損害人體健康。這就像春天放風箏,風力不足,風箏飛不起來,風力太大,要麼把風箏吹壞,要麼把線扯斷。

風、寒、暑、濕、燥、火本是自然界的六種氣候現象,正常情況下有利於人體的健康成長。如果這六種氣候太過,就會影響人體健康,變成致人生病的因素,中醫上就稱之為“六淫”。

七情是指人的七種情緒,是人對外界刺激產生的心理反應。升職了、搬新房了、結婚了、生子了,誰遇到了這類事情,心裏都會喜滋滋的,這就是“喜”。親朋好友如果有人不幸遭遇車禍、因病去世等,那心裏肯定悲痛不已,這就是 “悲”。如果沒有了七情,對什麼刺激都沒有反應,那就是“植物人”。當然,如果“七情”過度,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人們對失去親人的人常安慰說“節哀順變”。失去親人,心情悲痛,人之常情。如果不能節製哀痛,久久不能從悲痛中解脫,就會對身體造成損傷,甚而導致患病,出現氣短乏力、情緒低落、麵色委黃等。《黃帝內經》上講的“悲則氣消”就是這個道理。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有一篇小說《範進中舉》,很多人都讀過。範進終於考中了多年夢寐以求的舉人,喜極而瘋。當時誰中舉了,都會喜笑顏開,但範進喜過頭了,變成了精神病,他患了“喜心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