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談談愛情
愛情是人在性本能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高級情感,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他們會開始對愛情產生好奇和向往,父母要抓住這個時間和孩子談談愛情,這樣的談話,是為了解開孩子心中的疑惑,讓孩子不會盲目地陷入戀情。
愛情的教育最容易被父母所忽略,似乎每一個人都以為這是成長中自然會懂得的事情,但是我們連吃飯穿衣都可以手把手的教孩子,愛情這個事關孩子一生幸福的事,卻讓孩子自己偷偷學習。
先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愛情,愛情是一個人對另一個產生的一種非比尋常的傾慕和依戀之情,是人的自愛情感的升華,是兩人之間忘我的境界。孩子在青春期向往的愛情和成年人的愛情是有差別的,它混合著友情、好奇和幻想,那種奇妙的情感孩子往往無處訴說也無處擺脫。
也要和孩子談談和同性連戀有關的話題,同性戀雖然在今天已經被世人接納,但是別讓孩子對同行戀產生誤解,在美國,年輕人總是把嚐試同性戀作為一種時尚的標簽,或是認識自我的途徑。人並不是通過這樣的嚐試來確定自己的性趨向的,男女有別是自然的規律,我們尊重同行戀者的選擇,但是同行戀不應該成為孩子們追捧的時尚。
要注意和孩子交談的方式,坦誠地和孩子溝通,不要說教也不要直白,不要在孩子說出自己心中的困惑後嘲笑孩子,不要因為孩子內心的渴望指責孩子。我們都知道父母害怕的不是孩子過早戀愛,而是怕孩子不懂得保護,過早地有了性行為,其實,孩子知道得越多,越不會去因為好奇而嚐試,不要封閉孩子和外界的接觸,那隻會讓孩子更渴望衝破你的封鎖。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在《給女兒的一封信》中,用了一個美麗的故事來和女兒講什麼是愛情,相信這個故事能給父母們一點啟示:
給女兒的一封信
親愛的女兒:
你提出的問題使我忐忑不安。
今天你已經十四歲了,已經邁進開始成為一個女人的年齡時期。你問我說:“父親,什麼叫愛情?”
我的心經常為這種思想而跳動,就是今天我不再是和一個小孩子交談了。進入這樣一個年齡時期,你將是幸福的。然而隻有你是一個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
是的,幾百萬年輕的十四歲的少女懷著一顆跳動的心思考著這樣的一個問題:什麼叫愛情?每個人對它的理解都各不相同。希望成長為男子漢的年輕小夥子也在思考這一問題。親愛的小女兒,現在我給你寫的信不再是過去那樣的信了。我內心的願望是:告訴你要學會明智地生活,也就是要善於生活。我希望作父親的每一句話都能像一顆小小的種子,促使自己的觀點和信念的幼芽萌發出來。
愛情這個問題也同樣使我不平靜。在童年和少年時代我最親近的人是瑪麗婭,她是一們了不起的人,滲透到我內心的一切美好、明智和真誠的質量都是受恩於她。她死於戰爭前夕。她在我麵前打開了童話、本族語言和人性美的世界。有一天,在一個早秋的寂靜夜晚,我和她坐在一棵枝葉茂密的蘋果樹下,望著空中正飛往溫暖的邊遠地區的仙鶴,我問祖母:“奶奶,什麼叫愛情呀?”
她能用童話講解最複雜的事情。此刻她的一雙眼睛呈現出沉思而驚異的神情。她以一種特別的、與往日不同的目光看了我一眼,說:“什麼叫愛情?……當上帝創造人類時,她在地球上播下了一切有生命的種子,並教會我們待續自己的後代,生出和自己同樣的人。他把土地分給一個男人和女人。告訴他們怎樣搭窩棚,給男人一起過日子吧!延續後代,我要辦事了去了,一年之後,我再來,看看你們的情況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