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給孩子理財的知識
我們常常都聽到這樣一些故事,那些迫於某種原因不得不來開父母生活的孩子,總是在月初就花光了自己一個月的錢,接下來他們完全不知所措隻好向父母哭訴。
我們問問那些孩子,你花了那麼多錢都買了些什麼,他們卻答不上來了,好像什麼都買了,好像又什麼都沒有買,好像這裏用幾十塊,那裏花個幾百塊並不多,但是沒幾天,怎麼錢就沒有了。
是的,孩子也不是故意要浪費,而且沒有人教過他們理財的知識。
某學校曾經做過一次比賽,讓參賽的孩子每組掌握一筆一定數目的錢,然後給他們一天的時間去買學校指定的用品,誰買得又好花的錢又少就勝利,節餘出來的錢可以作為獎勵給他們,在這一天中孩子們坐車、吃飯都從這筆錢裏麵拿,要孩子們計劃著用。
其實他們掌握的錢都是經過計算的,除去買物品需要的錢,隻要孩子們合理使用,坐車、吃飯、買飲料之餘還有近三分之一的節餘。
比賽的結果卻讓人哭笑不得:孩子們都覺得手中的錢好像很多,因為大部分孩子對金錢的概念不強,所以他們很揮霍:有一組的孩子商量著要多去幾個市場比較價格買便宜的籃球,但是就為了比較幾十塊的差價他們竟然做出租車來回兩個市場,結果等確定好了買哪一家的商品後他們發現剩下的錢在吃飯和坐公交車中隻能選擇一樣了。
另一組的孩子,被要求買50副乒乓球拍,他們也很有想法地認為批發市場更便宜,不過因為比較遙遠到了已是中午,孩子們決定先吃飯。附近有茶餐廳,不過孩子們卻被美國牛排吸引了,一分叫了一份。買乒乓球拍子的時候預算不夠了,為了完成任務隻好買了30副,還有孩子挺驚奇地說:“乒乓球拍怎麼那麼貴!”
幾乎沒有一個組能夠有節約地回到學校,老師們驚歎:這些孩子真不會花錢,難道他們就不知道幾十塊的差價還不夠補償他們的出租車費?難道他們就不知道先為買東西留夠預算再用剩下的錢去吃飯?這些孩子,為什麼就一點理財的常識都沒有呢?
投資理財是人生的重要內容,從小學點理財知識,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零花錢,對將來走向社大有幫助。
父母常犯的錯誤
——不讓孩子知道家裏的經濟情況。孩子隻知道沒有錢可以就可以向父母伸手,父母的錢是從何而來完全不知道。這方麵,相對貧困一點的家庭也許還好一點,因為他們不能完全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而一些富裕家庭,孩子似乎總是在金錢方麵被滿足,於是得到了一個概念就是錢是很容易得到的。不管是什麼樣的家庭,都應該讓孩子知道,錢是父母工作掙來的,而且家裏的經濟條件處在怎麼樣的水平,哪些東西你孩子可以享受的,哪些是不能享受的。
——孩子的物欲過強。現代人非常推崇揮金如土的生活方式,人們總是愛渲染明星或富豪們奢華的生活,這些風氣會讓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對物質的欲望愈來愈強烈,還不知道工作艱辛的他們卻已經開始向往奢華的生活。
——不知道如何花錢。孩子們花錢的時候沒有計劃,不知道哪些東西是必須的重要,哪些是不太重要的,買東西沒有輕重緩急的區別,不知道什麼才是自己能負擔的商品,花了很多錢,卻沒花在需要的地方。
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個正確的金錢觀念,我們可以從以下八個方麵教育孩子學會理財。
——教孩子認識各種貨幣的價值及其使用。家長從小就注意讓孩子識別各種貨幣,讓他們認識貨幣上的麵值,告訴孩子錢是做什麼用的,從小讓孩子知道你是如何購買東西的。
——教孩子養成儲蓄觀念。孩子的零花錢、壓歲錢,給孩子在銀行開一個戶頭存進去,有需要的時候再取用,不需要的時候要學會積蓄,讓孩子懂得積少成多。
——讓孩子自己承擔一部分花費。孩子有了一定積蓄後,除了生活的必需品家長資助他們購買,一些他們平時要用的不需要花太多錢,不是很重要的孩子讓孩子自己去支付。
——學會分享。體驗到捐款和助人的喜悅,懂得從小就要關心和幫助別人,自覺自願地把自己的微小積蓄捐贈一部分給需要幫助的人們,讓孩子從小就體驗到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幫助和分享。
——禁止孩子浪費。孩子的錢是如何花掉的要記帳,家長要常常和孩子研究這些記錄,然後和孩子一切檢查是不是有花得不合理的地方,讓孩子懂得正確花錢不浪費。
——給孩子一些機會去賺錢。假期讓孩子去打工,孩子如果時間允許去做一些兼職,隻要不影響孩子的學習可以讓孩子通過勞動去獲得一些收入,這樣既可以讓有更多的錢可以支配,也可以令孩子更懂得珍惜。
——可以適當地為孩子的進步發一點小獎金。
——家長不要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自己卻胡亂花錢,因為家長的很多模式也會傳給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