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1 / 2)

可惜的是,藥鋪門前雖然排著很長的隊伍,卻都是指明要看中醫的,坐在裏間的蘭少祖便隻能偷閑看書,百無聊賴。

靜語打量了一眼等候的隊伍,思慮半晌,主動走到隊伍末梢勸說病人去看西醫,還陳述了許多西醫見效快,吃藥簡便等多種道理,可惜,中國的傳統思想令這些病患寧可排隊等候也不願嚐試西醫,靜語隻好轉而遊說年輕的病患者,並將好幾名思想動搖的年輕患者送到了蘭少祖麵前。

他放下書,意味深長的掃了她一眼,開始專心看起病人來。

很快地,蘭少祖的紮實藥理知識便令許多年輕病患折服,口碑本就是靠一對一的宣傳堆積而成,那些排在末梢的病患見這年輕人居然也醫術不凡紛紛改投了西醫的隊伍,一時間兩個窗口都忙碌非凡,靜語看在眼裏喜在心裏,眼看一個個病人憂傷而來,歡喜而去,她心中滿載著幸福。

蘭少祖本就生於中醫世家,隻因父親突然去世才家道中落,靠母親變賣祖業供去了國外學醫,這些年他是靠自己邊學習邊打工掙錢才支撐著念完了九年的醫藥課程,人雖年輕,卻醫術深厚,能得宋靜語賞識,他心中亦是充滿感激。

三天義診,安心藥行虧損嚴重,不僅因為義診看病,更是因為贈藥過多,可看著那麼多的病人歡天喜地,靜語覺得非常值得。

可沒想到,三天義診期結束後,藥行便迅速冷清下來,每天來抓藥看病的人廖廖無幾,經多方打聽,靜語才知常陽人對支持本土經濟有根深蒂固的觀念,他們本能的排斥著外來商戶,導致很多外來商家在常陽不得不以慘敗告終。

即便三天義診令安心藥行贏來了良好的口碑,也不過是在貧苦百姓中傳誦,這些人多是平常看不起病的,寧願自己扛著也不願意花錢看病買藥,自然也不會再來光顧安心藥行了。

宋靜語很快意識到,想要在本土立足,必須迅速打進常陽的上流社會圈,如能成為上流社會的專用醫藥顧問,才能使安心藥行真正的長盛興旺下去。

所以,她備了一份厚禮去沈家,這是她第一次踏入沈庭的家,這位年近六旬的老者腰板很直,戴著眼鏡,一看便是位學問淵博的老者,在看見多年好友宋承業的長女時,他顯得非常熱情,盛情款待了她,可在聽說她的難處後,隻是搖頭說,“我也是初來乍到常陽,雖然我的親家在當地頗負盛名,可做生意這回事,終歸隻能靠你自己,我能幫你的,隻是為你製造機會,能不能進入上流社會圈,還是需要靠你自己的實力!”

靜語並沒有灰心,她知道沈伯伯已經對她十分關照,便千恩萬謝的離開了沈家。

在等待機會的同時,她並沒有閑著,經常帶領員工到常陽最大的碧湖廣場上擺出攤位宣傳,還拉上少祖現場為病人解答疑難問題。與此同時,她還聘請了許多學生到人口密集的住宅區挨家挨戶傳送宣傳單頁,這些做法雖然沒有使藥行有明顯改善,卻還是令安心藥行的招牌在業內響亮無比。

“宋老板,你可真讓我佩服啊,”看完一個病人,蘭少祖一邊整理看病的器材,一邊漫不經心的說。

靜語看了一眼對麵一平如洗的人造碧湖,笑說,“不過是些生意上的技巧,還得多謝你們肯配合,沒有怪我拉你們到處拋頭露麵才是。”

“你是老板,我們是職員,服從老板的安排天經地義。”少祖似笑非笑的表情很像一個人,靜語有些失神,似乎好久沒有想過那個人了,今日陡然在腦海裏浮起他的表情,心中還是有些隱隱作痛。

意識到她的反常,蘭少祖好奇的問,“你怎麼了?”

“啊,沒事,沒事,”急忙移開目光,靜語心下有些黯然。

“我看這樣子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如我去拜訪一些父親舊時的故友看看,畢竟我是本地人,或許能替藥行拉些大生意也不一定。”

少祖的建議令靜語暫時拋開心頭的不快點點頭。

忽然,人群湧動,喧鬧的聲源隨著一隊士兵的到來迅速壓低,靜語和少祖同時抬頭時,便見穿著軍服的士兵自動分成兩行將他們的攤位團團圍住,一個官兵樣的人走出來,冷眉怒目的問,“你們是哪個藥行的?”

靜語忙自攤後走出來,陪著笑說,“軍爺,你好,我們是安心藥行的,請問有什麼指教嗎?”

因為這突發事故,廣場上本來就很多的人紛紛圍了過來,宋靜語心裏一陣陣打鼓,卻不得不擺出笑臉,站直身子,一幅大方得體的模樣。

“我們正是要找安心藥行的人,你是老板?”那軍爺瞟了她一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