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慧眼如炬:辨識人才中的非常手段(3 / 3)

戴維·施瓦茲是世界“時裝大王”,他創辦和經營的南羅珍服裝公司已經幾十年了,在世界範圍內聲名遠揚。現在這個公司已經擁有二十幾個分公司,在海內外有十幾個展示中心。20世紀70年代初,它在各地的訂貨就已達到了2億多美元,在美國大約5萬家大型服裝公司中首屈一指。

他的成功一方麵得益於自己的經營才能,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能夠意識到自己一個人力量的不足,從而千方百計搜羅人才來幫助自己。

在創業之初,戴維·施瓦茲沒有財力去聘請一位有名的設計師。但是,如果不能請到一位好的設計師,公司的前途就很讓人擔憂。這個難題讓施瓦茲夜不能眠,茶飯不香。

有一天,他到一個零售商店去推銷公司的成品衣服。那個商店的老板隻看了一眼,馬上說:“你這衣服最多就是三流設計師設計的,也許你的公司裏根本就沒有像樣的設計師!”

其實,這些衣服都是施瓦茲自己設計的,這一句話說到了施瓦茲的痛處,也引起了他很大的興趣,於是,他便同這位老板認真地攀談起來。

店老板十分傲氣,一點都不把施瓦茲放在眼裏。他說:“別看我開了這麼一家不起眼的小店賣衣服,說實話,我根本就不把你們這些服裝業的老板放在眼裏。說句不客氣的話,你們除了固執之外,根本就沒有人真的懂得設計。”

麵對店老板這樣的嘲笑,施瓦茲毫不介意,說不定這個店老板就是服裝設計上的高手呢,他想。

經過交談,他了解到這個老板對設計還真是頗有研究,他曾在一家大型服裝公司搞過設計,但是那家公司的經理是一個完全不懂設計的人,每當他提出一個很好的方案時,經理不僅不讚賞,反而橫挑豎挑。店老板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人,在遭受多次打擊之後就對繼續搞服裝設計徹底失望,轉行開起了現在這個小店,從事服裝經營。

施瓦茲從15歲就開始給別人打工,他很理解店老板的心情。他用很誠懇的口氣邀請店老板到公司工作,店老板竟然毫不理會,說寧願餓死,也絕對不再給任何人做設計師。不管施瓦茲怎麼勸說他就是不理會。

事後,施瓦茲又對店老板進行了進一步的了解。得知他叫杜敏夫,不到30歲,是一個很有才幹的人,隻是脾氣很暴躁。

施瓦茲轉而又去拜訪杜敏夫打工時的公司老板史特拉登,向他了解杜敏夫這個人。

“這人脾氣很壞,和別人很難相處。”史特拉登說。

“隻要他真的有本事,我是不會在乎他的脾氣的。”

“你真有那份耐心嗎?縱然他在很多人麵前指著你的鼻子罵你,你也不在乎嗎?”

“當然,隻要他不是無理取鬧,我就能接受。”施瓦茲肯定地回答。

“很好,”史特拉登笑了,“你有這種精神,你的事業必定不可估量。”

史特拉登給了施瓦茲許多建議和鼓勵,臨走的時候,史特拉登還對施瓦茲說:“你要記住,一個真正的大企業不可能是一個人的獨角戲,不但需要有傑出的領導人才,更要有優秀的實幹人才。你知道為什麼很多大公司慢慢地衰敗下去,而一些小公司卻一天天成長起來嗎?最主要就在於領導的用人觀念。如果你在用人的時候老是抱著我有錢哪裏會請不到人的心理,你一輩子都不會找到一個真正有用的人才。真正有抱負的創業者,是不會因為你的那一點點薪水而對你點頭哈腰的。”

施瓦茲決定再難也要把杜敏夫請來。他一次又一次地去杜敏夫的服裝店。終於,杜敏夫被感動了,他接受了施瓦茲的邀請。

杜敏夫果然是一個很好的設計師,他沒有辜負施瓦茲對他的期望。他建議用當時最新的衣料——人造絲,並且設計出了好幾種不同的款式。

施瓦茲是第一個采用人造絲當衣料的人。正是由於這一步的搶先,南羅珍服裝公司迅猛發展,不出10年的時間,整個服裝界都知道了施瓦茲的名字。

7年考察接班人

1998年,美國的GE公司以93億美元的年利潤,名列世界500強第一位。

GE公司的光輝業績的主要創造者是執掌GE公司董事長、總裁要職長達18年之久的傑克·韋爾奇。

現在已被無數企業家奉為圭臬的傑克·韋爾奇無疑是有能力的,但傑克·韋爾奇的被重用和成功卻與他的前任雷吉·瓊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雷吉·瓊斯花了7年的時間來物色和考察韋爾奇。這7年,譜寫了GE公司曆史上最輝煌的樂章,任用韋爾奇,是GE曆史上最成功的決策。這7年的遴選準備工作,為GE公司後來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1974年,瓊斯擔任GE公司的董事長才3年,但他已經著手挑選自己的繼任人了。這個時候他才57歲,離65歲退休還有8年的時間。但他的深思遠慮促使他把挑選接班人的工作提到了議程,他想提早做準備。

瓊斯要找一位能讓GE公司更加壯大的繼任人,認為經過先期的認真挑選與考察,一定會找到一個滿意的接班人。

有了這樣一個想法,瓊斯開始了選擇接班人的工作。對於繼任人,瓊斯的腦子裏並沒有一個現成的合適人選。於是,他要求人事部門給他準備一份名單。但他的要求被委婉地拒絕了,人事部門認為這至少也應該是10年之後的事情。在瓊斯的強烈要求下,人事部門不得不提供了一份含有多名候選人的名單。這個時候,瓊斯發現名單上少了一個應該有的人,那就是負責塑料企業的傑克·韋爾奇。

人事部門的人卻看法不同,他們說韋爾奇好鬧獨立、為人特別,而且當時隻有39歲,太嫩了點。在這種時候,瓊斯隻得以命令的方式把韋爾奇加入到候選人的圈子裏。經過各種考慮,候選人最後減少到了11位,韋爾奇仍在其中。

經過3年的考察,各位候選人在瓊斯心目中的形象也清晰了。為了進一步地了解候選人相互之間的印象和自己對他們的感覺,瓊斯實施了他的“機艙麵試”。

1978年元旦過後,他把候選人一個個請進了辦公室。從談話中了解有關候選人合作的可能性和對其他候選人的想法。每當一位候選人走進他的辦公室時,瓊斯都會把門關上,點上煙鬥,示意交談者放鬆。然後開始說出一個公式般的問題:“假設,你和我現在乘著公司的飛機旅行,這架飛機墜毀了,誰該繼任GE公司的董事長?”

韋爾奇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在意料之外被召去接受“機艙麵試”的。根據要求,韋爾奇寫下了3個董事長的候選人姓名,其中包括了後來成為他董事會合作者的胡德、伯林蓋姆和他本人。

“誰最有資格?”瓊斯問。

韋爾奇想都沒想,說:“這還用問嗎?當然是我了。”

他們都忘了,這個時候,他已經和瓊斯在旅行中“墜機遇難”了。這次談話使瓊斯對韋爾奇更加欣賞了。

3個月後,瓊斯把候選人壓縮到了8個人,並讓他們接受了第二輪的“機艙麵試”。當然,問題作了改變。

“這次,我們兩個還是乘同一架飛機,但是,飛機墜毀後,我死了,而你卻很幸運地活了下來,你說,誰該來做公司的董事長?”瓊斯要求列出3名候選人。

這次,最令瓊斯高興的是,他最中意的3位候選人——韋爾奇、胡德和伯林蓋姆,各自在3名董事長候選人的名單中都包含了另外兩位。這時,他心目中的繼任人已經選定了傑克·韋爾奇。

為了讓董事會認識韋爾奇,他讓韋爾奇、胡德和伯林蓋姆都進入了董事會。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1980年11月,瓊斯讓人事部門提交了包括聰明才智、吃苦耐勞、自我管理、同情心在內的15項測評結果,韋爾奇的分數位居第一。這時,不僅瓊斯,GE公司的其他19名董事都同意推舉韋爾奇為下一任GE董事長。繼任後的韋爾奇使GE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果然沒有負瓊斯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