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知道答案:和另一個自己談談心8(2 / 3)

然而,三個男殺手的靈魂複活了,這就產生了共振,使得那個女子的靈魂也複活了。她的靈魂複活後,首先散發出的是積攢很久的衝天怨氣。

這種怨氣,既反映了深藏在我內心深處的女性的集體無意識,也反映了X和那個30多歲的美女的故事。夢中那個毀滅性的死亡之海摧毀了許多城市和村落,象征著她們主動作為第三者對那些家庭的摧毀。

夢中,三個男殺手不斷地忙著疏散人群,並通知“美國國會”來構建大壩,可能象征著我在和這兩個美女,以及其他充滿怨氣的女性聊天時所做的工作。

但這怨氣是堵不住的,隻有理解才能化解它。所以,當那女子說“我愛我叔叔”的那一刹那,她就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怨氣,一旦達到了這一點,死亡之海一瞬間變成了清澈的大海、瀑布和河流。

死亡之海和清水之海,都可以理解為欲望。欲望,當是控製、征服和占有時,它就是毀滅性的;當是愛時,它就是生命之水。

“我愛我叔叔”這句話裏,還藏著一個重要的信息:這個女子的愛是一種亂倫。夢中的女子說愛叔叔,現實中的X和那個30多歲的美女,她們做第三者的動力其實都源自父愛的缺失。

也許,我把自己這個夢解得過於宏大了,很可能,它隻是反映了我自己內心的一些糾葛而已。

因為,夢中的美國人在輸送構築大壩的材料時,他們顯得輕鬆幽默。可能夢是在提醒我,世界一直以來就是這樣的秩序,這隻是你自己那麼緊張而已,即便你擔心的事真的發生了,這個世界一樣在照常運轉。

戀上章子怡

夢 者

R,女,一名年輕的女明星。

夢 境

我是一個化妝師,在一個山村裏,正為章子怡化妝。

她的皮膚特別好,人也漂亮極了,為她化妝的感覺真好。為她描眉時,我看著她的眼睛,她也看著我的眼睛。我們四目相對,臉上同時綻放出了笑容。這一瞬間,我突然有了一種奇特的感覺,感覺與她無比默契,心靈上息息相通。

難道我愛上她了,我有點惴惴不安,那豈不是成了同性戀。

這時,夢中的畫麵突然拉成了長鏡頭,變成了從一座小山上往下看,而我和章子怡就在這個長鏡頭捕捉的畫麵中。

章子怡來了。這個消息傳遍了山村,無數的人湧來,想靠近章子怡,我一隻手拉著章子怡,另一隻手則不斷為她護駕,擋開了一雙又一雙充滿仰慕與渴望的手。

這個場景是固定的,但畫麵卻是不斷變幻的。仿佛在拍電影一樣,一會兒是用廣角來展示全景,一會兒是用長鏡頭進行特寫,一會兒平拍,一會兒又是從山上或樹上俯拍。

分 析

R是廣州一位頗具人氣的主持人,上台之前,她喜歡為自己化妝。一天,她化妝後,一個同事誇她這妝化得真漂亮,她聽了心裏特別受用。

下班的路上,她看到章子怡的一個廣告,畫麵上的章子怡皮膚白皙、神態迷人,她隻是瞥了一眼,並未對這個廣告留下很深的印象。

但是,當天晚上,她就做了這個夢。

為什麼會夢見章子怡,而且在夢中還那麼喜歡她,甚至都令自己擔心是同性戀了?對此,R感到非常納悶,作為一名在演唱、影視和主持等方麵都有涉足的當紅女明星,她自己並不怎麼喜歡章子怡。

聽了她這個困惑,我先給她講了一個故事,她肯定聽說過的故事。

2003年8月,在美國MTV音樂錄影帶大獎頒獎晚會上,樂壇三個流行歌後麥當娜、小甜甜布蘭妮和克裏斯蒂娜同台演唱,到激情處,麥當娜分別熱吻了布蘭妮和克裏斯蒂娜,這一幕引起轟動效應。特別有趣的是,克裏斯蒂娜後來大發牢騷,抱怨電視台隻給了麥當娜與布蘭妮熱吻的鏡頭,而把她和麥當娜熱吻的鏡頭給刪掉了。她還抱怨說,她向布蘭妮索吻過,但遭到了布蘭妮的拒絕。

布蘭妮為什麼接受麥當娜的親吻,卻拒絕克裏斯蒂娜?

布蘭妮後來自己給出了解釋,她說自己並不是同性戀,但的確忍不住渴望與麥當娜親近。不僅如此,她還模仿麥當娜的很多行為,譬如皈依了麥當娜信的教,模仿麥當娜寫了一本幼兒教育讀物,並在她一些專輯中模仿了麥當娜的衣著、姿態和音樂風格。

模仿麥當娜,並與麥當娜親吻,這兩者的含義其實是一樣的:布蘭妮渴望成為麥當娜這樣的人。

論音樂上的造詣以及演藝圈內的影響,布蘭妮與麥當娜不分上下,因此她沒有必要在這一點上模仿麥當娜,布蘭妮真正想模仿的,是麥當娜做人的風格——特別有主見,自己為自己的人生做主。

可以說,麥當娜這樣的做人風格是布蘭妮的理想自我,而布蘭妮的現實自我是特別沒主見,她不能為她的人生做主,因為她的人生的掌控者是她的媽媽。

布蘭妮與麥當娜的接吻貌似同性戀行為,R在夢中與章子怡的心有靈犀也貌似有點同性戀心理。這兩者的含義都是一回事:布蘭妮渴望成為麥當娜這樣的人,R渴望成為章子怡這樣的人。

R一開始否認這樣的說法,因為她認為自己的確並不喜歡章子怡。

“你不喜歡她什麼?”我問她,“不喜歡她的相貌?她的成就?她的做人風格?她的做事風格?還是其他的東西?”

我解釋說,每個人都不是鐵板一塊的。章子怡身上有許多因素,相貌、成就、性格和風格等。同樣的,R也不是鐵板一塊,她身上一樣會有矛盾的地方。簡單而言就是,她的一部分外顯的“我”明確地不喜歡章子怡的某些因素,但她的另一部分的隱蔽的“我”會特別欣賞或羨慕章子怡的另一些因素。

聽了我這一番解釋,R承認有道理。

其實,在對我講這個夢之前,她的一段話已清晰地揭示了她這個夢的含義。

她說,有兩三年時間,她的內心衝突非常強烈。一方麵,她是一個沒野心的人,從不去爭取什麼,更不會去搶。通過心計搶來本來不屬於自己的戲份,這樣的事她從來不幹。但另一方麵,她又特別想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就可以大膽地去追求,為它奮鬥。”

隻是,這樣的“奮鬥”意味著我行我素,挑戰甚至違背一些大家普遍認可的規則。然而,R恰恰是一個特別守規矩的人,她的意識不允許她這麼做。

簡而言之,R有這樣一個內心的衝突:意識上要求自己守規矩,但潛意識上又特別希望成為一個有目標就去大膽追求的人,也就是章子怡這樣的人。

這種潛意識,她平時自己盡管會意識到一些,但一覺察就會刻意否認,將它壓抑到潛意識中去,而夢是潛意識的展現,她與章子怡親密無間的夢,清晰地告訴她,成為章子怡這樣的人,是她的渴望。

不過,真實的章子怡,R即便在夢中也不能接受,她必須做點工作才行,那就是化妝。把章子怡的一些瑕疵——自然不是相貌上的——修飾掉,那就是完美的章子怡了,也是她所渴望達到的完美境界了——不僅受萬人矚目,同時也無可指摘。

R的夢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夢的發動者宛如一個導演,一會兒玩全景,一會兒玩長鏡頭,一會兒玩俯拍……總之,它要用一切手段來切割、剪輯並組織畫麵,讓畫麵按照導演的意思展現出來。

這也反映了R的人生態度,即試圖用各種手法,剪輯掉自己人生中一些不怎麼完美的畫麵,盡可能隻留下自己完美的一麵。

不過,她這樣做,主要不是展現給別人,而是展現給自己,她對自己,有不少偏苛刻的要求。

這樣自然很累,R深知這一點。她說,做這樣的夢,似乎比白天的生活還要累。

房子裏很亂

夢 者

Lily,女,38歲。

夢 境

我的家裏在裝修,很亂,我的心裏有些煩。

分 析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夢,不過,它有一個很棒的引子。

Lily是我在廣州蓮花山上催眠課時的同學,她做這個夢的前一天上午,給我們上課的世界頂級催眠大師斯蒂芬?吉利根老師講了一個故事。

法國一個男孩,8歲的時候和同學在教室裏打鬧,不經意摔了一跤,兩隻眼睛碰到尖銳物,雙雙失明。

對於一個8歲的孩子來說,這是何等殘酷的意外。然而,這個男孩卻很快就接受了這一事實。當醫生說,你會終生失明時,他反而有一種奇特的感覺,自己好像正處在一個光明的世界裏。這個世界充滿能量,當他調整自己的頻道“聽”到這能量時,一個光明的世界就在他麵前展開了,他似乎還可以聽到別人的內心世界。

這個男孩成長為一個青年時,趕上了納粹德國侵占法國。他和另外3個青年參與創辦了一個反納粹組織,成員最多時有15000餘人。他的一個重要工作是麵試想加入的成員,以防止間諜的闖入。

麵試時,他隻是坐在那裏,去“聽”那能量,以此來判斷對方是否合適。

一直以來,他總是對的,隻有一次錯了。那次,時間很緊張,而對方又是他們中的一個人的好朋友。他開始使用頭腦來做判斷,對自己說,這個人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他感覺到,能量場中有一塊很黑的地方。盡管如此,他還是想,這個人就算有點問題,總歸還是可以信任的。最終,他同意吸收這個人進入他們的組織。

很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這個人果真是間諜,他出賣了整個組織,大部分人被抓並被送進集中營,不少人死在集中營裏,但這個負責麵試的青年生還了。

二戰後,這個青年成為一名作家,在一所大學教授文學,並寫了自傳。在自傳中,他一再強調,我們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光明,而我們的欲念和思維把我們卡住,讓我們遠離了這內在的光明。也許因為失明的原因,他比普通人更容易碰觸到這內在的光明,但有的時候,光明會黯淡下來,甚至幾乎要消失了。

在他的家中,如果他讓自己自信地行走,毫不猶豫地投入,那樣失明對他沒有任何阻礙,他能“看”見家中一切事物。但是,如果他走神了,譬如走在房間裏,卻想著鎖裏的鑰匙,想它是有敵意的,那麼每一次他都會被傷到。

在自傳中,他寫道:

當我的心平和時,無論走在家裏什麼地方,我在前一刻就會知道,房間裏的東西在哪裏。但如果我生氣了,不管生氣的緣由是什麼,家裏所有的東西好像比我還氣,會在最不可思議的角落裏躲起來,像烏龜一樣躲起來,像瘋子一樣野起來,這時我會不知道我的手和腳該放在哪裏,並且很容易就會碰到東西。

我學會,不嫉妒、不友善,因為一旦如此,就會有一條繃帶封住我的“雙眼”,突然有一個黑洞在我周圍打開,我隻能無助地待在裏麵。

……

有了這個工具(內在的光明的指引),我為什麼還去在乎規範?我還需要紅綠燈嗎?我隻需要信任那個光明的所在,它會教我怎麼生活。

這是一個很動人的故事。吉利根老師在講這個故事前,先集中講了他的老師米爾頓?艾瑞克森的生命奇跡。這兩個故事的類似之處是,故事的主人公都遭受了命運的無情打擊,但他們並沒有抱怨自己失去的一切,而是由衷感謝自己所擁有的,最終他們開啟了生命的廣闊空間。對此,吉利根描繪說:“任何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是一個機會,是一件禮物。有一些禮物非常可怕,即便是你的敵人都不願意給你,但當它發生後,請接受它。一旦接受,它就是一個禮物。”

這個故事中,吉利根著力講了男主人公在自家房間裏的故事。而之後Lily便夢見了自家房間裝修的故事,顯然是法國男孩的故事引起了她的共鳴和反思。

房間,可以理解為心或自我結構,而Lily夢中的房間正在裝修,其寓意是Lily認為自己需要成長,而且是主動地成長。

Lily上了很多課程,這次的催眠課隻是其中之一。她說,她上課的目的是想更好地幫助別人。但這個夢或許是在提醒她,她上這些課更重要的是“裝修自己”。

房間很亂,這或許有雙重含義:Lily的內心有點亂,Lily的“家”,也即重要的親密關係中有些麻煩。通常,當一個人內心有點亂的時候,很容易找到外在的理由,覺得是別人,譬如配偶和孩子令自己心亂。然而,法國男孩的故事很經典地顯示,當你在一個房間裏迷失時,不是因為房間自身的原因,而是因為自己的心先迷失在憤怒、嫉妒或不友善中了。

考慮到這個故事和Lily的夢的緊密聯係,可以說,這個夢是在提示Lily,你感覺到亂,首先是你的心亂了,很可能是你先憤怒了。你的心失去了秩序,於是外麵的世界——家也失去了秩序。

怎樣才能恢複這個秩序呢?

可以通過“裝修”,將“家”修飾成自己所希望的樣子,這是我們的意識喜歡做的事情。也可以向法國男孩學習,學習相信內在的光明的指引,學習把自己像這個男孩一樣交給自己內在的靈性,讓它指引自己,它可能會將自己帶向和自己意識所希望的方向,但也很可能不是,這時她要聽從於它。

如果不這樣做,而仍然執著於自己意識層麵的希望,那麼就會像法國男孩招募那個間諜一樣,就像他在房間裏行走一樣,會“摔跤”。

有人放毒氣

夢 者

阿誠,男,34歲,企業培訓師。

夢 境

1.一個很大的房子裏,有幾十人躺著,突然一陣白煙升起,有人暈倒,旁邊人大喊:“不好,有人放毒氣!”

房子裏一片混亂,人們向外衝去,門口有兩個警察,逐一盤查試圖出來的人們。

最後,房間裏剩下兩個外國人沒走,肯定是他們幹的了。不過,他們好像沒有一點惡意。

2.一座大山上,有一座寺廟,廟裏在賣衣服,衣服很漂亮,我很喜歡。但衣服太便宜了,我隱隱有些擔心,這是好衣服嗎?

分 析

這是我在廣州蓮花山上學催眠時聽到的兩個夢。

這兩個夢都是我同學阿誠在學習期間做的,他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這兩個夢是什麼意思。

我忍不住笑了起來,因為夢中的寓意實在是太明顯了。第一個夢的寓意有趣至極。夢中的那兩個外國人,應該就是這幾天教我們的兩個老師,一個是教催眠的吉利根老師,一個是給吉利根做助教的Jorg。

Jorg是德國人,在武當山上待了7年,從16歲起就一直在練氣功,所以他在這幾天的早上會教我們氣功。

阿誠上課的時候很認真,言談中也非常“催眠”,對催眠、對吉利根老師非常推崇。但第一個夢顯示,他的內心深處其實還不相信催眠。他的潛意識在某個層次上認為吉利根老師和Jorg是在“放毒氣”,是把大家給迷暈的。

這個夢的夢境和我們上課的環境很像,我們約80人,在一個大房子裏學催眠,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至少有一次學員間的練習,練習前吉利根老師會做示範,給一個學員做催眠。每次吉利根老師都能令學員進入深深的且非常舒服的催眠,而練習中也常有人會被自己的拍檔給催眠。這些情境絲絲入扣地一一對應了阿誠的夢,如幾十人在一個大房子裏“睡覺”,突然有人“暈倒”,而這些催眠結果則被他的潛意識視為“外國人放毒氣”的迷惑所致。

不過,他對催眠的懷疑應是淺層潛意識上,而深層潛意識的感覺,當是夢中最後的感覺——那兩個外國人好像沒有一點惡意。

可以說,第一個夢是告訴阿誠,他意識上對催眠和吉利根老師的接受,是表麵上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表現:別人都顯得能進入深深的催眠狀態,我也不能落後。這就是一種比較心了,而且意識和潛意識發生了一定程度的分裂,意識的“我”和真我有了一定距離。

阿誠的第二個夢雖然很簡單,但一樣十足有趣。這個夢也揭示了他意識層麵的比較心,那些衣服非常漂亮,隻是因為價格便宜,他就開始懷疑衣服的價值了。可以說,他容易被外在的標準影響,而較難根據自己單純的感覺接納一件事物的自身價值。

這和吉利根的催眠課也大有關係。阿誠做這個夢的前一天,吉利根做了一個小調查,問我們誰有過那種極度的喜悅時刻。

我舉了自己的例子,一次在南澳島看海上日出時的震撼與喜悅。另一個故事更加引人入勝,一個女學員說,有一段時間,她辭職在家。一天早上,她起床後先練瑜伽,沒感覺,接著想跳雙人舞,但家中隻有她一個人。失望之餘,她突然想,為什麼不能和自己起舞呢?隨即,她開始起舞。在這次的舞蹈中,她第一次深深地感覺到,身體內還有一個更真實的自己,她可以和這個內在的自我融合。舞蹈結束後,她感覺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喜悅和安寧。

對此,吉利根說,你們看到了,最快樂的事情都是不花錢,很便宜的。

看來,這個情節被阿誠吸納到自己的第二個夢中了。夢或許是在提醒他,你其實也可以有很多這樣的時刻,隻要你能夠不被外在價格迷惑,而單純地去接受一個事物的本真。

或許,也可以說,在這幾天的催眠課上,阿誠或許也有過深深的催眠狀態。但他這時往往會加上一個評價:“來得這麼容易,這是真的嗎?”這種評價會讓他不能全然地沉浸在催眠時刻。

這兩個夢看似是一對相互矛盾的夢,而這種矛盾或是在提醒他:你要忠實於自己的體驗,你的體驗是什麼,就接受這一程度的體驗就可以了,不必拔高,也不必懷疑或貶低。

第一個夢,顯示他有時會拔高自己的體驗。有些時刻,他並未進入到催眠狀態中。當沒有這體驗產生時,他對催眠和吉利根老師有些不信服,這是很自然的結果。但吉利根老師大名鼎鼎,而身邊又有那麼多人進入到很深、很美的催眠狀態中,自己怎麼會這樣呢?!於是,向權威和向團體的認同心和比較心會令他表現出很深入其中的樣子。但夢提醒他,他的表層潛意識其實是覺得吉利根老師在裝神弄鬼;同時,他更深一層的潛意識,已經相信了吉利根和Jorg是沒有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