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製作秤,那就必須先定下重量標準,以前一直沒有製作一套標準的砝碼,那是因為一直沒有合適的材質,但是現在不同了,羅衝的手裏已經有了一袋金子。
那一袋金沙說起來還是冬末春初,羅衝帶著族人去烏峽治水的時候,族人們順手從下遊的河床上撿來的,沒想到現在還真的派上了用場。
用金子製作砝碼的好處,就是不容易損耗,其他金屬材質的,比如青銅,或者鋼鐵,都很容易生鏽,到時候就會對砝碼的重量造成改變。
可是金子不同,金子在有色金屬中,屬於化學性質最穩定的一種,一般的東西接觸根本不能引起反應,羅衝也是基於金子的這個特性,才決定用金子製作砝碼的。
首先是做一個簡易的天枰,然後按照漢部落的長度標準,再做一個畫有刻度的陶瓷量杯,用來測量水的體積,最後根據常溫下,清水的體機和重量比,確定不同體積下水的重量。
最後把不同重量的水倒在天枰的一側,另一麵逐漸加入金沙,使兩邊平衡後,再把相應重量的金沙融成一個金塊,這樣一套標準重量的砝碼就做成了。
有了這套黃金砝碼,接下來才可以用來製作用來稱量重量的秤。
說到秤的製作,這又是一個問題,現在的秤一般都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天枰秤,另一種就是壓力秤,像是那種有托盤,用指針和刻度盤來顯示重量的就是壓力秤,它的變種很多,現代常見的電子秤也屬於壓力秤的一種。
不過壓力秤雖然操作和辨識重量比較簡單,但是製作成本卻很高,更關鍵的是,裏麵的技術原理羅衝並不知道,他沒研究過這玩意,所以隻能嚐試製作最原始的天枰秤了,也就是那種基本上被淘汰掉了老秤杆子。
這個玩意的技術含量很低,學過杠杆原理的基本上都能明白,其實秤杆子和秤砣的組合,利用的就是支點不變的情況下,力臂越長越省力的原理,隻要明白了這個,以漢部落目前的科技水平,製作出來並不是難事。
首先就是一個實木的秤杆,這個秤杆的材質越硬越好,要不容易的變形,不然用的時間長了被墜彎就不準確了,所以秤杆這東西,就要本著寧折不彎的心態去尋找材料。
當然羅衝自己也沒經驗,本著實驗的態度,他選了杉木、橡木、還有食人樹尖刺這三種材質,然後每樣做了幾根,以後具體用哪種,先對比實驗一下再說。
把秤杆切削成合適的細圓柱形,然後就是打孔,秤杆的兩頭用銅皮包裹,省的開裂和磨損,接著安裝青銅的掛鉤,還有手提的方形環,最後給這些地方都係上手提用的繩子,然後再掛上一個一斤重的生鐵秤砣。
把這些都做好之後,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劃分刻度了。
不過這個也很簡單,首先就是在掛鉤或者托盤,也就是載物的那一端放上一個同樣重的砝碼,然後把右邊的秤砣在秤杆上撥到和左麵平衡的位置,在這個地方做上標記,這裏就是一斤重的位置,然後左邊的托盤加到20斤,右邊的秤砣再次向外拉,直到兩邊平衡,再做上20斤的標記。
畫好這兩個標記之後,再用圓規和尺子,把一斤到二十斤中間的這段秤杆平均分成19份,分別代表一到20斤,至於一斤往前到零的著端距離,就按照每斤在秤杆上的長度往前推一段相等的距離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