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新織布機雖然號稱數控編碼,但其實和電腦數控完全是兩碼事,畢竟是幾千年前的技術,那時候是哪來的電腦,就算是編碼,也都是人力手工編的碼,和編程的感覺差不多。
織布機還是那個織布機,唯一的不同就在編碼上,整個工作原理,其實說起來跟現代流行的十字繡很相像。
十字繡是把布畫成一個個的格子,然後在裏麵填上不同顏色的十字繡線,最後用這種密密麻麻的馬賽克效果組成一副圖案,這種織布機就是差不多的意思。
織布機沒有十字繡的格子,但是布匹本身就是由無數條經線和無數條緯線組成,這些經線和緯線橫縱相交,其實也可以看作一個個的小格子。
織布的過程,就是由控製甲乙兩組提縱杆,輪流開合兩組經線,然後讓緯線穿梭其中,逐漸組成密實的布匹。
但是想要直接織出圖案,那就不能把經線控製為兩組了,假設要在一塊黑色的底布上,織出黃色的圖案,那就要在合適的位置,挑起相應的幾根經線,然後穿入黃色的緯線,使緯線能夠集中在那個位置顯露出來,就像是給十字繡上,同一橫排的格子裏,在需要的位置上填上同樣的顏色一樣。
這個織布機也是如此。
首先和原來不同的地方就是,要改造控製兩組經線上下開合的提縱杆,改造後雖然還是分為甲乙兩組,但是要讓每根經線都擁有獨立調整的能力,這是一個十分精細的活。
具體做法就是在提縱杆上安裝一排和經線同等數量的細鐵絲,每根鐵絲對應一根經線,然後下麵穿過經線,上麵則要留出一排齊刷刷的頂杆。
控製數控編碼的機構就像是一卷超大的竹簡,由一根根長長的竹片編製而成,這裏的每一根竹片,都可以看作是十字繡上的一排格子,每一個格子就對應一根經線,然後在相同的一排,需要填寫相同圖案的格子上打個孔,最後安裝到提縱杆的上麵。
這樣一來,當每一次提縱杆把經線提起來的時候,經線上麵的鐵絲就會頂在竹片上,被編碼的經線中,需要提起的部分,上麵正好對應的就是竹片上的小孔,使的那一根經線可以成功的提起,不需要提起的經線,上麵對應的竹片上就沒有開孔,所以提縱的時候就會被竹片壓住鐵絲頂端,讓那一根經線提不起來。
之後每提縱一次,就換一根開孔位置不同的竹片,然後按照需要的提縱順序,再把竹片排序,最後組成一個循環的程序。
整個過程中,竹片上不同位置的開孔,實際上就是數控,通過把每一根經線數字化,然後通過阻擋提升,和允許提升兩種操作模式,控製下麵的經線按照設計的順序提升和下降,簡直就是最早的二進製編程。
接下來就是每一根竹片的排序,其實就是編碼了,也就是把每一組數據按照順序排列,讓機器可以按照這個順序不停的循環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