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竹簡被串成了一個履帶,通過兩個滾筒和齒輪固定,平攤在織布機的正上方,使提縱杆的那一排鐵絲能夠和竹簡充分結合。
至於聯動機構,則是通過機器兩側的幾根曲軸和連動杆,把提縱器的踏板和上麵的編碼竹簡齒輪部位連接,這樣一來,織布的女工隻要每次踩一下提縱器的踏板,上麵的編碼竹簡也會在連杆和齒輪的帶動下換到下一根竹片,然後像是皮帶輪那樣周而複始的重複一組編碼。
這個世界上最原始的數控編程技術,其實並不是很難,製作起來也都是鐵絲,木工,還有竹片鑽孔這幾樣,難的地方在於文化,也就是圖案的設計,畢竟就算你能直接織出圖案來,也不可能永遠一成不變吧,圖案當然是越豐富越好,這樣才不至於單調。
整台機器沒有重新製作,而是直接用以前的一台飛梭織布機改造而成,外形整體上要比原來龐大一圈,畢竟外麵增加了聯動機構,上麵又增加了個數控編碼裝置,裏麵還著重改造了兩組提縱器。
不過即使這樣,也算是非常小型化的了,因為羅衝曾經在紀錄片裏看到的那種織布機,足有兩層小樓那麼高,上下兩層都有工人,一台織布機需要四五個人同時操作。
而羅衝帶人改造的這台,放在平房裏也能裝得下,占地麵積和空間比較小,而且融合了先進的飛梭技術,在工人和功效方麵也比原版要強上一些。
原則上,這台機器隻需一個人就能操作,當然這隻是織布的時候,像是換梭,或者換編碼的時候,還是需要別人輔助的,一般情況下每台機器就要配一個織工,一個學徒輔助工,兩人即可。
至於功效方麵,由於蠶絲比麻線和毛線都要細的多,而且在編碼上也要麻煩一些,原本能一天織出十米毛布的織布機,現在一個人正常織一白天,隻能織出兩米左右,功效直接下降了五倍。
正所謂慢工出細活嘛,羅衝倒是對這方麵也沒有強求,要是那麼容易織的話,那還算什麼奢侈品,而且在技術方麵,不管是機械的複雜精細程度,還是功效方麵,都已經是目前能夠達到的最高水平了。
花了半個月改造出第一台數控織布機,第一批竹片編碼羅衝也已經做好了,分別是一套帶有璃龍紋的編碼,還有一個是祥雲圖案的編碼,最後一套則是一麵漢字旗幟的編碼,換上這套編碼和相應的雙色絲線,就能直接織出來一麵麵的漢字國旗,而且都是連在一起的,到時候隻要從中間截斷成一麵麵的就行。
半個月的時間過去,時間也到了今年第一季水稻收獲的日子,在一片金黃的稻田裏,族人們幹活兒的熱情明顯要比往年高漲,全因為,這次收獲的糧食,除了繳納相應的糧稅之外,剩下的全都可以自己儲存,他們自己的地裏終於收糧食了。
48634/501961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