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草原上的蝴蝶效應(2 / 3)

去年的時候,漢部落商隊和鑫部落原商長老發生了一場衝突,殲滅鑫部落商隊大部,搶掠糧種海鹽牲畜無數,引起了原商長老極大的仇恨,後使計謀誘使草原西南高原的雪原狼部落搶劫漢部落商隊,結果沒想到夜襲的時候遭遇漢部落商隊的車陣阻擊,又遭到商隊重騎兵的反複衝殺,最後不僅東西沒有搶到,反而損失慘重,漢部落還用敵饒屍體在草原上築起京觀,上麵插的“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大旗至今還在飄揚。

此戰之後,漢部落的大名威震草原,大多數遊牧部落都隻能瑟瑟發抖,誰也不敢打漢部落的主意,但也有極個別的強大部落從中看到了不一樣的地方,比如漢部落的籠頭,馬鐙,高橋馬鞍,重甲,長刀,這些東西給戰鬥力帶來的提升,冒頓就是其中的一個。

他就學著漢部落商隊重騎兵的樣子,模仿出了一支類似的隊伍,在跟新任商長老‘牛尾’談判之後,從鑫部落獲得了青銅的馬鐙,雖沒有高橋馬鞍,但僅靠馬鐙就讓自己的戰士有了質的飛躍。

馬鐙讓騎手在顛簸的馬背上有了支撐點,可以讓騎手做出更多的戰術動作,穿更沉重的厚甲,拿更重的武器,冒頓的騎兵就是如此。

他們沒有漢部落的草漆,做不出漢部落的牛皮紮甲,但是用普通的生牛皮做成衣服,也是能夠當作鎧甲使用的,一層不夠就用兩層,甚至他還學著漢部落重騎兵的頭盔和麵具,用生牛皮縫製成桶狀的頭盔裝備給自己的騎兵,全身上下隻露出兩隻眼睛,重騎兵全部丟棄弓箭,以長矛和投槍作為武器。

這樣的防禦能力對於草原上的其他部落來,簡直就是變態,由於草原上的遊牧部落不擅長冶煉金屬,所以他們使用的箭矢安裝的都是骨頭和石頭做成的箭頭,這樣的箭頭對冒頓的重甲騎兵來根本沒什麼卵用,兩層生牛皮做成的板甲足以抵擋這樣的箭矢攻擊,而重騎兵擲出的投槍和長矛卻不是他們能夠抵擋的。

當然這樣的重甲騎兵冒頓也沒有多少,人數最多隻有五百人,被他當作精銳中的精銳,但就是這麼點重騎兵,往往一個回合的衝殺就能把敵人殺的潰不成軍。

冒頓就靠著一手重騎兵,一手白鹽的政策,在草原上迅速崛起,收了一班願意臣服於自己的部落為手下,用大量的白鹽拉攏住他們,打仗的時候就拿這些弟的輕騎當炮灰,等打的差不多了,再把自己的重騎兵派出去碾死敵人,最後搶到的牲畜,人口,全都給自己的弟們分了,於是弟們就更加忠心的圍攏在冒頓的身邊。

僅僅半年的時間,冒頓能夠掌控的勢力就達到了十二萬人口,控弦持弓者萬八千人,成了草原東南部的一霸。

但也有不鳥冒頓的膽大者,比如和漢部落關係較好的中部草原蘇日圖的部落,當初在遊伏領著重騎兵截殺雪原狼的時候,還讓蘇日圖的部落出過人幫他們守護商隊。

蘇日圖雖然沒有冒頓的青銅馬鐙,但是他卻另辟蹊徑,自己用骨頭竹子等物做出了自己的馬鐙,比如在一根竹管中穿入麻繩吊在馬背兩側當作馬鐙使用,這樣的馬鐙雖然容易壞,不禁用,但製作容易,造價低廉,哪怕用一回就扔他都用的起。

再加上這家夥之前從漢部落買了些馬車,竟然也學著漢部落的車陣玩起防守戰來,當然這點車肯定是不夠的,但奈何冒頓在草原上現在是人心盡失,有很多被他劫掠過的殘部都投奔了蘇日圖,以及一些沒有信心能夠擋住冒頓進攻的部落,也跟風加入了蘇日圖的陣營。

他們把從漢部落買來的車輛集合起來使用,又用鹿角和木柵欄做了防禦工事,再按照蘇日圖的法子製作了一些簡易馬鐙,也組建出了一支數百饒“重騎兵”隊伍,隻不過在質量上還和冒頓有一定距離,但依然擋住了冒頓的工事,在草原中部擋住了冒頓北伐統一草原的進程。

不過蘇日圖這邊是個部落聯盟,大家隻是都害怕冒頓而已,因此才找到蘇日圖聯合起來抵抗冒頓,奉他做聯盟盟主,並沒有像冒頓那邊一樣效忠,所以蘇日圖隻能持守勢,攻是不可能攻的,就這樣心思各異的烏合之眾,聚在一起防守還行,因為大家都怕死,誰也不敢不出力,但要是去主動攻擊,先不他們敢不敢,估計就算出兵了,稍有不順就會四散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