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和杜朝南連同大房二房的人從頭幾天就開始忙碌起來,搭棚子,砌灶台,借桌椅碗筷,一樣樣的都要來幹。當然采買之類的,何氏可不放心交給別人,她親自去監督。何氏和老杜頭最疼愛小兒子,這樁親事雖然倉促,但喜宴辦得卻很體麵熱鬧。
迎親當天,那些隨禮的親戚鄰居一撥一撥的來。汪家的也派了人來,汪富貴還被老杜頭請來記禮單。何氏穿了新衣裳,笑容滿麵站在院門口招呼客人。最先到的是方寧的兩個姑姑,杜玲兒和杜盼兒兩家人。這兩個姑姑的性格有些像何氏,跟娘家也不大親,以前對杜朝南和方氏更是看不上眼。方寧姐妹幾個也沒去過他們家。不過,這次兩人倒是態度大變,對方氏顯得十分親熱。
眾人一邊忙著一邊聽著動靜,不多時,就聽見一陣熱鬧的吹打聲,這是新娘子快到了。一時間除了要幹活的媳婦外,其他人都一起向外湧出去看熱鬧。方寧和靜寧也跟著跑了出去。
方寧遠遠地就看見杜朝棟身著大紅喜服,胸前帶著紅花,騎著一頭毛驢,慢慢悠悠地朝這邊晃過來,緊接著是花轎和抬嫁妝的長隊伍。眾人嘖嘖稱讚,有的說這新娘子的嫁妝竟然超過了香草。靜寧對這位新小嬸不太了解就向方寧打聽,方寧就將自己知道的全部告訴了她:“我也不大清楚,她家是開包子鋪的,姓陸,娘家離這挺遠的。”靜寧點點頭,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一陣劈劈啪啪的鞭炮放後,轎子停落在了院門口,接著有小孩子大聲吆喝著:“看新娘子嘍。”人流像潮水向湧上去,爭著一睹這位新娘子的風采。
鄉下娶親可不像大戶人家那麼講究,也沒有拜堂之類的禮節。一般都是直接從花橋裏下來迎入新房就行了,孫氏和王氏身著新衣,笑吟吟地掀開簾子,讓新娘子下轎。
等到陸氏一出來,就有那被大人挑唆的調皮孩子跑上去掀了新娘的蓋頭。人群中又發出一陣嘖嘖聲。新娘果然是個美人胚子,隻見她身段苗條,肌膚白膩,額頭中間還有一顆別致的美人痣。尤其是那一雙眼睛波光流轉,有一種別樣的嫵媚風流。她一出場就把那些因為常作勞作無錢保養的粗黑焦黃的村婦秒殺下去,圍觀的男人們個個伸長了脖子看著,心裏暗歎這個杜朝棟有福氣。杜朝棟臉上帶著笑意,目光像釘在了新娘子身上似的,一刻也舍不得離開。
靜寧突然小聲問方寧:“她是不是叫陸美玉,娘家在南平和西關縣交界處的陸家莊?”
方寧有些困惑地看了靜寧一眼,搖搖頭說不知道。
等到方氏忙完回到家時,靜寧又向方氏打聽了一番,方氏道:“她是叫陸美玉,不過娘家是哪兒我就記不清了。聽說離這挺遠的。”
靜寧臉上露出一絲奇怪的笑意,用譏誚的口吻道:“我奶的眼神可真好,千挑萬選的給我找了這麼個小嬸。”
方氏聽她話中有話就驚詫地問道:“難不成你認得你小嬸?”
靜寧就將自己以前聽說過的全說了出來。方氏一聽不禁傻眼了。原來是陸美玉跟上次來的那個陸大嫂有拐彎抹角的親戚關係。靜寧也就輾轉知道了她的一些事情。陸美玉一家在老家時,為人就不大好,她父親和哥哥總想著投機倒把,不務正業。而陸美玉本人仗著自己有幾要姿色就想著找個有錢的人家嫁了。可鄉下人家哪有機會結識那種人。
剛巧,陸美玉的哥哥就認識了這麼一個人,那人姓白,人稱為白老爺,這白老爺三十來歲,原先家窮,後來得了自家娘子和大舅哥的幫助漸漸發跡。他家娘子相貌平平,再加上年紀漸大,越發入不了白老爺的眼。他一見了陸美玉這種年輕貌美,小意溫柔的女人,心自然而然的就活動了。陸家人不願意讓陸美玉作妾,就攛掇白老爺休了糟糠之妻另娶新人,白老爺也有了這心思,誰知這件事還沒成行就被白夫人的娘家知道了,白夫人的娘家兄弟性子十分強硬當即就帶人將白老爺痛揍一頓,又硬生生地把陸家給逼得背井離鄉,並聲明在他有生之年,陸家不得回鄉,否則他會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經這麼一鬧,陸美玉的名聲就徹底臭了,方圓幾十裏內沒人敢娶。聽靜寧的潛台詞,這個陸氏可能已經跟姓白的有了首尾。
後來,陸家就來到了南平縣,又搭上了杜家。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陸家生怕家鄉的事傳到了這裏,他們一看到杜朝棟是個童生,杜家家境也不錯,就趕緊訂下了這門親事,然後又怕夜長夢多,又讓陸美玉私下裏誘惑杜朝棟,杜朝棟果然上當,緊催著何氏迎陸氏進門。
方氏聽罷,思索半晌,最後鄭重囑咐幾個女兒:“不管怎樣,她以後就是你們的小嬸,鬧得太過,咱們臉上也不光彩,這些事咱們自已知道就完了,都給我爛在肚子裏不許片外說。”
靜寧笑道:“娘,你等著吧,要不了多久,別人也會知道的。”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方氏仍不改口:“那也不能從咱們口中傳出去。”姐妹幾人都信誓旦旦的答應了方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