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1 / 2)

方寧一家剛安頓好大姐母子三人,次日高氏就帶著人打上門來了。方氏先是好聲跟她商量,讓她好好管管兒子,誰知高氏毫不服軟,張口閉口春寧是他們家掏錢買的,不能她的允許不能回娘家雲雲。

方氏想到大女兒這些年受的委屈,再看看高氏這個態度,口氣也不由得就硬了起來:“你別總提錢,你怎麼不想想,就你兒子當初那樣子,你不出重禮能娶到媳婦?就這樣,你還是蒙了我們家,相看時還用頭發遮住臉,這事是誰幹的?我這閨女是嫁到你們家不是賣給你們家!”

高氏拍著大腿大聲嚷道:“你以為你閨女好啊,粗手粗腳的,大字不識一個。過門六七年才隻生一個兒子,還傻不愣登的。”

方氏反唇相譏道:“你生的兒子好,先是不全乎如今又尋花問柳的!”

靜寧幫著方氏回罵:“老不死的,你們黃家就一個講理的又死了,這該死的不去死,不該死的倒死了。”

高氏氣得臉色鐵青,跳腳大罵起來。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就這麼嗆上了。

高氏本來以為親家一家還像當初那麼軟弱可欺,才敢這麼跋扈。如今一見他們是今非昔比,先是把大兒媳婦給揍個鼻青臉腫,然後不知用什麼說動了小霸王黃寶根,自己也不明不白的又挨了一頓打。高氏是越想越氣,叉著腰大聲威脅道:“我今兒把話摞在這兒,你們家要是不給我們一家賠禮道歉,不乖乖的把你閨女送回來,我們黃家就休了她!有本事你養她一輩子!你們可得想清楚,就憑我們的家世,那黃花大閨女都往我兒子身上上貼。”

方氏氣衝上頭,生硬地接道:“你憑啥休我閨女?即便是不過,那也得是合離!我們家還真能養她一輩子!”

“你等著瞧!”

“好,我就等著!”

高氏來時是氣壯如牛,走時像被踩得半扁的氣蛤蟆似的。待高氏一幫人走後,方氏就勸大女兒好生在家住著,什麼也別想。春寧剛出嫁就隨夫家人離開本縣,這麼多年來回娘家的次數屈指可數,心裏也想念得緊,她自然是十分珍惜這次親人團聚的機會。

春寧在娘家時是家裏地裏一把抓,幾個妹妹都是她帶大的。姐妹幾人剛開始還有些生疏,但畢竟骨肉情深,過不了幾天就熟稔了。姐妹五人時常擠在一起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方氏看著既欣慰又有些難過。雲兒和子錦這兩個孩子也十分受歡迎,眾人爭著哄來逗去的。這兩孩子最喜歡跟方寧和靜寧玩,一天到晚像個小尾巴似的在後頭跟著。方寧生怕家裏的事給孩子留下陰影,就讓狗蛋多帶他們玩。狗蛋鄭重其事的接受了這個任務,心中油然而生一種責任感,每日帶著他們到處瘋玩。

轉眼間就到了麥收時節。春寧身上的傷一養好,就開始幫著父母下地幹活。因為夏寧快要出嫁了,方氏怕她下地曬黑了,就讓她留在家裏做家務。方寧負責放鴨和看孩子,靜寧幫著跑腿打雜。今年家裏有了牛,活計比往年輕鬆了許多。

李三順家裏就二畝地,杜朝南就沒讓再平打麥場,說是兩家合用一個麥場。他力氣大,幹完自家那份,就過來幫著碾麥揚場。他和春寧多年不見,兩人當年又有過一些過往,再次見麵,多少有些尷尬。他們又都是內向之人,話從不多說,見了麵笑一下就匆匆低頭離開。

杜家老宅的事也暫且停當下來,不知道那陸美玉是怎麼哄的杜朝棟,她在娘家住了幾日就被接了過來。隻是杜朝棟經此一事,十分心煩,時不時的外出散心。有人曾看見他和鎮上王舉人的弟弟王清舉在酒樓喝酒聽小曲。

方牛子也撞見過幾回,有一回他還好心勸了幾句,被杜朝棟給硬頂回來。方牛子忍不住向方氏抱怨:“還讀聖賢書呢,連粗人都不如。拿著家裏的血汗錢去聽小曲,也不怕耳朵長膿,都什麼東西。他還跟王清舉比,人家是什麼家道!”

方寧隱約還記得這個王清舉,當年,她還利用過那人一回呢。

方氏一聽這話,心裏就有些隱憂,這讓她想起了宋喬,以後,他以後會不會也這樣啊?方氏本來剛興起的念頭又開始漸漸冷卻,特別最近關於宋喬的姑媽程宋氏和她女兒程金鳳的事傳得村裏人盡皆知,愈發讓方氏覺得還是劉雙來穩當。

宋老財的這個妹妹當初跟他一起逃荒走散了,宋老財輾轉到了顧家當上門女婿,而程宋氏因為走投無路,便賣身到了程家當丫環,後來被大她三十歲的程老爺收了房當上了姨娘,不久,程老爺的原配夫人過世,這程宋氏就被扶了正,並生了一個女兒程金鳳。隻可惜沒過多久,程老爺就一命嗚呼了。程宋氏沒有娘家撐腰,前房留下來的一幫兒女早就恨她們母女恨得牙癢,父親一死,就將母女兩人趕了出來。程宋氏偶然打聽到哥哥當了顧家的上門女婿,就上門去找。誰知她去晚了一步,宋老財一家早搬走了。就這麼耽擱了一年多,母女兩人賣變賣首飾為生。後來,程宋氏又打聽到宋老財在南平縣就帶著女兒前來尋親。兄妹倆闊別二十多年,乍然相見,當下就抱頭痛哭。宋老財這麼多年時不時為自己弄丟妹妹而愧疚。這回是下了決心要補償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