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集團垮台前,每年向國會議員們行賄的資金高達250萬美元,為了更好地得到議員們的保護,安然甚至希望通過行賄的手段插手國會的人事安排。醜聞爆發後,安然向國會遞交了一份類似於自白書的報告,報告顯示安然在“證券交易委員會人事任命”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人事任命”等問題上大力遊說過白宮跟國會。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房利美跟房地美是兩個帶有政府性質的、聯邦住房貸款抵押融資公司。1995年以來,房地美和房利美持有的房貸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到2005年年底,“兩房”共擁有價值1.5萬億美元的住房貸款和抵押貸款證券,超過了10大商業銀行的總和。房利美的總裁雷恩斯甚至得意地宣稱:“我們就是住房供給領域裏的美聯儲。”
兩房的迅猛發展得益於兩家公司“專業的”向國會以及政府官員行賄,取得國會的一些政策特許,諸如財政部可以購買兩家公司各22.5億美元的債券;兩房不用向州、地方政府納稅;監管機構對其資本的要求也遠較銀行寬鬆。
美國住房產業督察局更是一個怪胎,它是依靠房利美的政治力量在1992年建立的,該機構並沒有隸屬於美國財政部或者證監會,而設在完全沒有金融市場監管經驗的住宅與城市發展部。督察局的經費來自政府扶持企業,諸如房地美房利美。在兩房的鼓動下,國會通過了一項修正案,每年都要對督察局的經費進行審批,這樣一來,兩房可以通過國會議員的手控製它們的監管者。
史文森判斷房貸市場要出問題源於督查局長法爾孔在國會山遭遇拷問。
督察局指控房利美利用會計規則將衍生工具業務的虧損轉入資產負債表,同時指控房利美在1998年報告的開支僅為2億美元,但其內部數字卻表明實際應報開支約為4億美元:房利美通過低報開支而虛報利潤。
法爾孔和房利美總裁雷恩斯麵對麵地坐到了眾院的聽證會上。
法爾孔指控房利美的罪名是欺詐。囂張跋扈的雷恩斯把國會當成了自己的辦公室,很不屑地嘲笑法爾孔:“會計準則非常複雜,對其中的一些規則,專家們常常看法不一。沒有事實證明房利美高管在1998年為獲得紅利而瞞報開支。”
雷恩斯得意地看了看法爾孔。法爾孔還沒有來得及回答,房利美的支持者、議員阿瑟?戴維斯就開始咄咄逼人地質問法爾孔:“會不會是這樣,在你製造所有這些誹謗中傷後,就有可能削弱這家機構在市場中的地位,並且有可能削弱美國的住房供給市場?”
誹謗中傷?
法爾孔無奈地搖了搖頭,作為監管者,他有權對兩房的任何問題進行質問,怎麼成了誹謗中傷呢?法爾孔剛要張嘴回應戴維斯,卻被戴維斯打斷了,戴維斯像一位詰問罪犯的檢察官,他隻要法爾孔用一句話作答:“會,還是不會?”
法爾孔憋紅了臉,戴維斯指著法爾孔的鼻子再度發問:“會不會?”
看著法爾孔的尷尬,參議員哈格爾異常氣憤地指著雷恩斯的鼻子說:“國會創建了這家機構……可是當國會要認真監督它的時候,這家機構卻花錢挑戰國會的權力。我感到非常吃驚!非常吃驚!”
兩房在國會山的表演跟安然何其相似?高盛房貸結構性產品交易小組迅速達成共識,以菲利浦·伯林斯金為核心,邁克爾·史文森跟喬希·伯恩鮑姆為成員的拋空房貸次級債的鐵三角組合成立。拋空鐵三角的設想迅速得到了高盛總裁勞埃德?布蘭克費恩的支持。下手對象有兩家:競爭者貝爾斯登和雷曼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