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若是有一天,我聽到有人發現了三皇之墓,我也想去看看。”

劉邦也是一臉的輕鬆。

“所以,未來的世界,並不需要挖掘!

你竟然敢停下來,就是為了不讓3.3被破壞!”

“這樣的話,我的陵墓也不會有事。”

到了東漢末年,曹老板也是嚇了一跳。

“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糊弄一下專業的盜墓賊,現代人不差錢,但他們對盜墓賊充滿了好奇!

“要不,等我死了,我給他們建一棟結實漂亮的房子,讓他們好好玩玩。”

大唐,李世民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你們華夏人,果然是懂禮貌的!

在挖到一半的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沒有能力保住墓穴裏的東西。

真是少見啊!”

“既然如此,我也要像秦始皇一樣,將寶物放在最高處,將自己埋葬在下麵!

如此一來,後人想要保住這些寶藏,就會半途而廢,而我,也就不會被人發現了。”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男子,他愛子愛妻,而且非常重視身後的人生。

所以當後人得知皇陵被發現的時候,都慌了神。

但聽完後半段,朱太祖心中一鬆。

“還好,後人對寶物的興趣不大。”

“可就算是這樣,你也別把老朱家給拆了!”

“老朱家的確沒有什麼好東西!

但是,很快,光幕上就出現了關於考古的第二件大事。

考古地點2:定陵,定陵!

一聽到這個名字,所有的皇帝陛下,盡都是渾身一顫!

這是帝王墓啊!

也不知道是誰這麼倒黴,很多人都在心中默默的祈禱著,唯獨秦始皇,這個被人從墳墓裏挖出來的人,此時卻是異常的平靜。

定陵中,朱元璋的第十代孫子,朱元璋朱翊鈞,看到這一幕,心中一震,險些沒哭出來。

“我們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他們竟然真的將我們老朱家連根拔起!

你這個無恥之徒,你以為我們會讓你把東西給挖出來??”

朱元璋怒了,清朝的皇帝們卻是渾身一顫。

09大明都被大秦挖走了,那大清王朝怎麼可能不被發現?定陵的曆史,隻有幾百年,但卻經曆了無數的磨難。

明朝末年,李自成攻打昌平,一把火燒掉了定陵的大部分建築物,後來清軍入侵,定陵的地上建築全部被焚毀清乾隆時期,定陵經過修複,但是規模已經大大縮小。

清朝覆滅後,定陵又一次付之一炬,朱元璋聽到這個消息,心都在滴血,他是不是瘋了?為什麼老被火燒?太慘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定陵的挖掘工作便在全國範圍內展開。

又往下挖掘了數十米,終於看到了一個入口。

宮殿的大門,全部都是白色的大理石砌成,兩側各有一尊玉雕,三具棺材中,有三具棺材,其中一具,就是大明朝的孝靖王後。

掀開棺材,露出了一張錦被,錦被之下,是數不清的珍寶,而孝靖皇後的骸骨,卻因為科技的原因,沒有經過任何的防護,很快就褪去了原來的色彩,而孝靖皇後的骸骨,則是一碰就碎。

又過了六個月,萬曆皇帝的棺木也被掀開,露出了裏麵的龍袍和數不清的寶物,然後,在挖掘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寶物被人發現,卻沒有任何的防護,很多精致的綢緞,在被挖出來的時候,就已經化為灰燼。

更嚴重的是,文物遺失。

定陵的發現,被譽為考古界的一次浩劫,所以,我們的考古工作,暫時停頓了一下,雖然之後又進行了一次挖掘,但還是盡可能地保護好了這座陵墓,但即便如此,還是給了我們很多有價值的資料。

舉個例子,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萬曆皇帝生前愛刷牙,所以在他死後,他的牙齒上仍有明顯的楔痕。

大明,萬曆皇帝,一邊看著屏幕上的文字,一邊用手抹了抹自己的牙:的確是磨壞了!

但很快,他反應過來,一臉的悲憤。

“我,還有我的兩位皇後!”

“你還在看我的牙!”

“太丟人了!”

“誰會去刨別人的祖墳啊?雖然憤怒,但萬曆卻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光幕。

“看來,後世之人,並不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子民,否則,秦始皇陵為什麼要停下來?本宮也要灌水銀!”

秦始皇陵沒有繼續挖掘,但是,可憐的萬曆皇帝,卻被人給翻了個底朝天!

“小心駛得萬年船!

傳我的旨意,讓我多買一些水銀,等我死了,我要用水銀填滿整個墓穴!

劉邦,在漢朝的時候,就已經下了一道聖旨。

而其他幾位皇帝,也不約而同地下達了同樣的命令,將水銀運到了皇城之中,以備皇上駕崩之時使用。

遺址三:商代晚期的殷墟殷墟,又名北蒙,是商朝晚期的都城。

商王朝被滅之後,由紂王的兒子武庚負責治理這片土地。

武庚之亂被誅,殷民遷徙,古城成為一片廢墟,人們稱之為殷墟清朝末年,國子監王懿榮帶著一塊龍骨回來,用來治療疾病,偶然間,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看到了一副銘文,他斷定這是一種古老的文字,於是王懿榮就去尋找,購買了一大批龍骨。

後來,在愛好金石的人的努力下,終於發現了殷墟的產地,這就是殷墟,從民國17年開始,一直到現在,殷墟已經被挖掘了將近一百年在這段時間裏,有一批殷商時代的遺物被發掘出來,其中有十五萬塊甲骨,幾萬件陶器,一千五百多件青銅禮器,三千五百多件青銅兵器,2600多件玉器,6500多件石器,30000多件骨頭製品。

其中,就有著名的後母戊鼎,又稱司母戊鼎463號。

此外,還出土了殷商的宮殿、宗廟遺址,以及殷商王室的陵墓,以及曆史上首位女將婦好之墓殷商遺址的發現,為我們認識自己的祖先提供了直接的依據。

大量的文物表明,殷商時代,我國的先民就已經掌握了冶銅工藝,能夠製作出各式各樣的精致器皿,更重要的是,殷商時代就有了書寫的存在。

“文字,是一種文化的象征,是華夏人從上古時代就存在的智慧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