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9章 一、蒼穹和道德律(1 / 2)

記得我上研一的時候,有位教傳播學老師特別敬仰康德,他專程去歐洲祭拜過康德的陵墓,回來的時候,他跟我們念了刻在康德墓誌銘上的句子:

“有兩種東西,我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所喚起的那種驚奇和敬畏就會越來越大地充溢我們的心靈,這就是繁星密布的蒼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人在蒼穹麵前會發現自己的渺小,這一點,我從小就發覺到。

我生於80年代,小時候,南京人的夏天還沒有空調,一到夏天,整座城市熱得像個電烤箱,等太陽下去,夜幕上來,家家戶戶都會把竹床支在家門口、大路邊,吸一口晚風捎來的涼氣。那時候,年幼的我就會躺在竹床中央,看著繁星密布的蒼穹,感覺自己如此渺小,好像天地間的一粒微塵。

人在道德律麵前亦會感覺自己的無能為力,道德源自習俗、倫理之類祖祖輩輩積澱下來的文化觀念,它由人所創造,又對人有著反作用,表現為,道德一旦形成,就會約束人的行為。

例如我們在公交車上,會自覺地給老人孕婦讓座,不是每個人打心眼裏都情願的,但是如果一個大肚子站在你麵前,你作為健康的年輕人依舊坐著,那你要忍受周圍人群襲來的鄙夷目光,更難受的是,你要忍受自己內心良心的拷問。

斐斐把她和安和的悲劇,歸結為安和抵擋不住他內心的道德律,在他看來,自己始終是斐斐的長輩,長輩和晚輩,談愛情是違反道德的。

她在離開南京後的某個午夜給我打電話,談了很久。

我說:“那你就這麼算了?”

她說:“當然不是,經過這段時間,我也思考了很多,起初是恨他,現在是懂他,我快畢業了,一旦畢業,我就不再是安和的學生,他也不再是我的導師,脫離了這層關係,也許他會覺得自在些,我現在正在做一件事情,但是還沒完成,不好告訴你,是跟安和有關的,等成了,我一定第一個讓你知道。”

我說:“還真巧了,孫嶽揚也跟我說他在做一件事,不成不好告訴我,等成了再說,我周圍的人都在搞這種地下活動嗎?”

斐斐早聽我介紹過孫嶽揚的情況,她哈哈一笑,說:“孫嶽揚還能背著你幹什麼事,我都能猜得到,但我沒法告訴你,那是他的隱私。”

我說:“林斐斐你是誰的朋友哇,跟我還賣關子?”

斐斐突然用格外認真的語氣跟我說:“葉小舟,用句東北人的話說,你也長點心吧,在孫嶽揚看來,你現在最煩惱的是什麼?那孩子是喜歡你,想給你幫忙吧?”

我隱約明白了她的意思,不覺暗暗擔心起來。

林斐斐說:“許寧徽怎麼說?春節也不回來了?”

許寧徽是不回來了,他之前的頂頭上司剛剛調任,新來的上司對部門的業務還不夠熟悉,許寧徽看來是很想在新領導麵前表現一番,他是個野心勃勃的男生,這一點我明白。我所不開心的是,他拚命要求我過去,我說我過年隻有七天假,況且習俗上說,還要回家陪伴父母家人,出國這事兒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