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子的衝動,既害了自己,又害了朋友。每個人都有衝動的時候,但一定要牢牢控製住它。否則一點兒細小的疏忽,就可能貽害無窮。
對衝動的克製和理智行事,來自一個人的見識與自控力。才識高、見解深的人,一般都比較善於思考,能分清事情的本質。
在社會生活中,有時候人際交往的不愉快會讓你憤怒,工作的不順利會讓你心存不滿,家庭生活的不和睦也會讓你心中充滿怨氣,這些時候,是人最容易產生衝動、做出錯誤決定的時候。對於本身性格比較急躁,情緒容易激動的人,一定要三思以後再去行事,才能避免衝動引發的後患。
人生之路不可能是平平坦坦的,當你麵對別人的詆毀,或者遇到使你生氣的事情時,要敢於去麵對它,保持冷靜和寬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去抑製衝動和不愉快的心情。
克製自己的衝動
下麵這個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
與韓信、蕭何一起被稱為“漢初三傑”的張良,原本是一個落魄的貴族。後來成為漢高祖劉邦的謀士,為劉邦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名揚一時。
張良年輕時,曾在一座橋上偶遇一位老翁。那老翁見張良走近,便故意將鞋墜落橋下,然後無禮地對張良說:“小子,去把鞋子給我撿上來!”
張良心裏不悅,想道:不看在你年老的分上,我今天非暴打你一頓不可。可他還是下橋把鞋拾了起來。
等張良把鞋交給老翁時,老翁又讓他幫著把鞋穿上。對老翁這樣帶有明顯的侮辱性的要求,張良強忍心中怒火,小心翼翼地跪著幫老翁穿上了鞋。
等穿好了鞋,老翁不但沒說句“謝謝”,反而哈哈大笑著離去。隻剩下張良站在橋上,一臉疑惑。
沒想到老翁走出十來步後又返回來,對張良說:“孺子可教也!五天後黎明時分在這裏等我。”
張良按老翁的指示,五天後天剛亮,他就來到橋上。不料老翁早已在那裏等候,見了張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約會也要遲到,真是豈有此理。過五天再早一點兒來見我!”說完就離去了。
又過了五天後,雞剛打鳴,張良便匆匆地趕到了橋上,但這次他還是比老翁來得晚,老翁這次更不高興了,重複了一遍上次所說的話,便拂袖而去了。
這下張良可有點急了,又過了五天,他幹脆連覺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來到橋上等著。
不久老翁來了,見著張良便點頭稱讚,並從袖中拿出一本書遞給張良,他說:“你讀了這本王者之書,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十年之後,天下大亂,你可以用此書上學到的本領建功立業。再過十三年,你到濟北,可以與我重逢。我就是穀城山下的黃石公。”說完便揚長而去。張良一看原來是《太公兵法》。從此,他開始認真研讀那部兵書,最終為劉邦統一天下立下大功。
張良的成功得益於他麵對愚弄甚至戲弄時,有著穩定的心理素質和處變不驚的應對能力。麵對老人近乎挑釁的無理要求,他沒有勃然大怒、暴跳如雷,而是克製住自己的脾氣,敏銳地捕捉事態的發展與變化。正是具有這樣超人的心理素質,才使得他日後在亂世中功成名就。
【寬心術】
有句話說得好:人生在世,不過就是笑笑別人,然後被別人笑笑。這句話雖有失偏頗,但也不是沒有道理。至少它告訴我們,被人愚弄的事是時有發生的,當有愚弄臨頭時,不妨學會隱忍,因為即使你的忍耐不會給你帶來像張良那樣的奇遇,至少也不會讓事情發展得更糟。所以,別用衝動的言行去反擊愚弄你的人,當你忍住這一時後,你會在日後慶幸你當初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