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逆境之中,寬心能幫你超脫艱難困苦(3)(1 / 3)

預防和回避抱怨的發生

戴爾·卡耐基在他的書中寫道:

在我的私人檔案櫃裏,有一個卷宗夾,上麵寫著“我所做過的傻事”。我把所有做過的傻事留下書麵記錄,放在這個卷宗夾裏。有時候我會用口述的方式讓我的秘書打字記錄下來。可是有時候這些問題太個人化,或者太愚蠢,使我不好意思口述,就隻好自己動手寫下來。

每次當我拿出那些“我所做過的傻事”的檔案,重新讀一遍對自己的批評時,它們都能幫我解決我所麵對的最困難的問題,就是怎樣控製我自己。

我以前常常把碰到的麻煩歸罪於別人,可是年歲漸長之後發現,歸根結底,幾乎所有的不幸都應該怪自己。很多人在年紀大了之後都會發現這一點。“除了我自己,再沒有別人。”拿破侖在被放逐的時候說,“除了我之外,沒有別人應該為我的失敗負責。我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自己不幸命運的起因。”

成功的人是不會怨天尤人的,因為他們懂得事情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把精力浪費在抱怨上沒有任何意義,而且會使自己成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同時也會讓自己的意誌更加消沉。

每個人一出生就有一個背景。不管你背景如何,過去你經曆了怎樣的遭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樣去改變你的現狀。抱怨隻是一種逃避,它不能幫你解決任何實際問題,隻有努力提升實力,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才是對困難、對不幸、對逆境最有力的回擊!

【寬心術】

打鐵還要自身硬。要想用實力證明自己,你就得練就真正的實力。與其毫無意義地抱怨,不如去尋找改變自己、充實和提高自己實力的東西。

人在遭遇不公正待遇時,心裏通常會產生種種怨恨情緒,甚至會采取一些消極對抗的行為來逃避內心不公平的感覺。如果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用一種豁達大度的心態來對待這種不公正,就可以將這種不公正當成對成功者的一種考驗。

在逆境中保持達觀的心態

對於害怕危險的人,這個世界上總是危險的。

——蕭伯納

人生長河中,逆境有很多種。絕大部分的逆境是自身力量所改變不了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樂觀麵對,走出逆境。保持樂觀的心態,在遇到挫折後,才不會抑鬱、消沉甚至一蹶不振。達觀的人更容易直麵挫折,更容易盡快從挫折中走出來。

別做逃避逆境的人

2008年秋天,一場起於美國信貸危機的金融海嘯迅速地席卷全球,不僅給世界各國經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而且也引發出嚴重的個人心理問題和社會問題。2009年1月5日,個人資產達到92億美元之多、高居《福布斯》富豪榜的第94位的德國第5大富豪阿道夫·默克勒,因為不堪金融危機和投資失手的雙重打擊自殺而亡。同日,52歲的美國房地產大亨史蒂文·古德在芝加哥郊外的一片森林裏開槍自殺身亡,他在死的前一個月還在一份有關行業前景的文章中說,市場形勢“非常嚴峻”。2008年12月23日,65歲的知名法國基金經理蒂裏·德拉維萊切特因深受麥道夫“龐氏騙局”之害,損失超過10億美元,因“無法應對隨之而來的壓力”而選擇在辦公室內割腕自殺。2008年9月,身為英國Olivant投資顧問公司首席營運官斯蒂芬森跳上鐵軌,與時速160千米的特快列車迎麵相撞致死。也是在2008年接近年末的時候,我國湛江糖業巨頭龐貴雄,因不堪10億元的負債而跳樓自殺。

比金融危機更加可怕的是心理危機。在我國廣東的一份相關心態調查中,顯示50.3%的人經常感到壓力大,31.2%的人感覺太累,1.6%的人有時甚至會想到輕生。換言之,人們普遍存在五種不佳感覺:生活不滿足感、工作不穩定感、發展不公平感、人際不和睦感、環境不安全感。分析其原因,主要源於三方麵:其一,社會生存競爭越來越激烈;其二,工作環境和形勢緊張;其三,執著於“功名利祿”,將之看得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