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狼拖著受傷的腿逃生時,受傷的腿會成為逃跑的阻礙,它會毫不猶豫地咬斷自己的傷腿,以求生存。因為它清楚地知道,與生命相比,那條受傷的腿是“沉沒成本”。而人呢?假如一隻老虎咬住我們的腳,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如果我們試圖用手去拯救自己的腳,老虎會連我們的手一起咬住,而且我們越掙紮,就被咬得越緊。實際上,如果我們不能立刻擺脫這種困境,那麼我們最好的做法就是犧牲掉那隻腳。
當我們發現自己的行動背離了既定的方向時,必須立刻停止,予以糾正,不能延誤,也不能心存僥幸。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承認既定事實,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放棄應該放棄的,這是在困境中自救的先決條件。”
【寬心術】
放棄我們應該放棄的,這樣生命之舟才不會因為超重而覆沒。努力地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情,勇敢地接受那些不可改變的事情,理智地分辨二者的不同,並做出取舍,這樣我們才能夠在困境中不泥足深陷,才能收獲更多。
有時放棄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天使太完美了,太完美就沒有了進步的可能,不完美是做人的代價,也是做人的本質。
——《聖經》
中國人做事一般都講究“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但如果過分執著,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這就像一張琴的琴弦一樣,假如琴弦繃得太緊,那麼它不僅彈奏不出美妙的音樂而且還會斷掉。因此,無論做事還是做人,我們都要把握好一個度,不要過分執著。經過百般努力得不到的東西,我們就不要再刻意去追求,要知道有時候放棄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抵製誘惑也是一種放棄
“誌士不飲盜泉之水”這句古訓告訴我們,在誘惑麵前要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要學會放棄,不要被其蒙蔽。
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擺在我們麵前的誘惑太多太多。權力、金錢、美色……麵對這些我們不要過多地奢求,否則它們會成為我們人生路上的絆腳石。我們現在努力的拚搏奮鬥,是為了自己及家人、兒女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我們也必須清楚地知道不要一味地向前跑,該回頭時就回一回頭,否則,你將會入不敷出。
有一個勤勞的農夫,為了養家糊口在自己的一小片田地裏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是,盡管這樣,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還是十分艱難,他甚至有時感到力不從心。有一天他在地裏幹活,有一位老神仙看他很可憐就對農夫說:“隻要你不怕吃苦,你就不斷地向前跑,無論你跑過的地方有多大,你跑過的這些田地都是你自己的。”這位農夫一想到家中吃不飽穿不暖的妻兒,就狠下心要拚命地跑。可是對於上了年紀的他來說,身體哪吃得消呀,但他為了心中的信念,想到家人需要錢,仍然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啊跑……最終他體力不支,倒在地上死了。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但留給人們的卻是無盡的思考。大家回過頭來想想,這位農夫這樣做又何苦呢,既沒有讓家人過上好日子,反而把自己的老命賠進去了,因為大片土地的誘惑竟然白白丟掉了自己的性命。
麵對誘惑重重的大千世界,我們千萬不要抓住那些誘惑不放,有時候要懂得該放手時就放手,這是人生的一條寶貴的經驗。抵製住誘惑我們就可以將腳下的絆腳石踢開,不再阻礙我們前行,就會使我們在與邪惡勢力作鬥爭時伸張正義,勇往直前,無往不勝。
不懂得放棄就難到頂峰
有一次,一支勘探隊的隊長對隊中五名隊員進行能力測試,以此來選拔副隊長。隊長命人在海拔4000米的高峰上放置了一件“稀世之寶”。然後他向被測試的隊員們解釋道:“誰先取到那件寶物誰就是勝利者,但是這次並不會讓你們輕裝上陣,你們必須用你們身上所背負的幾十斤的重物作為證件去換取,我會在上麵等你們,我會親手把寶物送到你們的手上。另外,時間最多不得超過半天,否則視為自動棄權。這次的勝利者將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隊長麵帶笑容地補充。
就這樣,隊員們帶著心中的夢想及那“意想不到的收獲”的誘惑上路了。正所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剛開始的一個小時裏,隊員們個個都精力十足,爭先恐後地向上爬。可是後來他們越來越感覺身上的重物就像一座山一樣壓在自己的身上,讓他們無法喘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