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一味地執著,要懂得適時轉變
我和誰都不爭。
——英國詩人蘭德
執著固然好的,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一味地執著卻並不可取。那種“不撞南牆不回頭”的盲目執著或者“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固執到底更是為聰明人所不齒。路到盡頭,適時地轉彎才是最佳選擇。
適時轉變,成就完美
伊索寓言中有這麼一個故事:
一天,一陣狂風把一棵大樹連根拔起,大樹旁邊的池塘裏的蘆葦卻安然無事,大樹很不服氣:“為什麼這麼粗壯的我都被風拔起了,而這麼纖細的你卻什麼事也沒有呢?”蘆葦回答說:“我知道自己軟弱無力,起風的時候就低下頭給風讓路,而你卻挺直了腰拚命抵抗,當然就會被狂風連根拔起了啊!”
“識時務者為俊傑”,狂風到來時,如果抵抗不了,何必還要硬充英雄呢?那樣隻會落得個被吹折刮斷的下場。這顯然是不明智的。做人就是要低調,像蘆葦那樣,盡管不強大,但是有智慧。狂風來襲,不是自不量力地與之對抗,而是伏下身子,低頭彎腰,適時轉變,化險為夷。因此,如果我們無法改變客觀的世界和周圍的環境,那麼就應該適時地改變自己。這是一種策略,也是一種大智慧。
以理想為例,人有理想是好事,理想的意義是無限的,但人不能光靠理想過日子。對年輕人來說,理想是遠大的,也是現實的,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是執著前進,還是另辟蹊徑,這些問題總會困擾著他們,以致使其茫然無措。有時盲目地堅持,隻會讓人一錯再錯。因此,路到盡頭時,適時地轉彎,或許會有新的景色。
成功源自獨辟蹊徑的創造
規矩,雖然是已經為絕大多數人所認可的法則,但規矩並非不可打破,隻要你有勇氣和力量。生活中有些人因為他們的因循守舊、按圖索驥而走向失敗,也有些人因為具備推翻循規蹈矩的性格而絕處逢生。
公元前233年的冬天,馬其頓的亞曆山大大帝進兵亞細亞。在亞細亞的弗尼吉亞城,他聽到了一個著名的預言:誰能解開幾百年前弗尼吉亞的戈迪亞斯王係在他的牛車上的一個繩結,誰就會成為亞細亞王。這個繩結吸引了很多人,但卻沒有人能夠解開它,甚至連繩頭也找不到,根本無從著手。
亞曆山大來到保存著繩結的朱庇特神廟裏,麵對那個複雜的繩結,他同樣沒有找到繩頭。但他卻拔出劍來,一劍把“繩結”劈成了兩段,他用自己的方法,將這個保留了數百年的難解之結輕易地解開了。
找不到繩頭,就不要再找下去了,揮起手中的劍將其劈開,也能得到一樣的結果。生活中的我們也會遇到各種難以解開的結,能解開的,我們一定不要怕辛苦;解不開的也別就此罷手,換一種思路去解決,一樣可以走出艱難的境遇。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情,用變化的眼光去把握一切,並且敢於突破規矩,才會獲得新生;而盲目的執著,則注定無法超越。
【寬心術】
其實,成功很簡單,隻要你能打破僵化的思維定式,擁有嚐試的態度,並且勇敢地放棄事實證明已經不能成功的方式,轉而去尋找一種更利於成功的方法,那麼,這種轉變遠遠強過盲目地執著。敢於打破常規既是對老路的放棄,也是對新路的開拓,而這也許恰恰就成就了你的人生。
人生沒有完美,卻有著自己的風景
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一定是一個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個隻做物質的主人而不做物質的奴隸的人。
——陶鑄
期望越高,失望也會越多。生活本身就不存在完美,如果你對生活要求得太高太完美,那麼,你在不能得到完美的時候,你就會對生活有更多的失望。所以,承認人生的不完美,對生活少一點期待,你就會有更多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