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東海劍癡(2 / 3)

“是!是!原來前輩是家父的舊交啊,真是失禮,失禮了!”驚駭不安的年輕公子好像撈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臉上堆滿了笑容。

旁邊角落裏的老者和他的孫女聽了,嚇得全身打顫。

“對不起!不認得,也沒聽說過!”青衫中年男子突然一臉正經的說道。

“啊?”那年輕公子一聽之下,彷佛嘴裏被塞了整整兩個滿頭,一臉的愕然,嘴張的老大,那表情好像剛吞了兩個蟑螂下肚。

寧伯子身邊的兩個師侄聽了,一臉的笑意,好不容易才忍住。

那年輕公子終於明白了這個中年男子在耍他,頓時臉色蒼白,不停的磕頭:“大俠饒命,饒命啊!小子有眼不識泰山,前輩,前輩饒命!”嚇得屎尿都快出來了。

中年男子的古劍還是架在他的脖子上,絲毫微動,抬頭看了看寧伯子三人。寧伯子三人見了,立刻低下頭去,避開他的眼神,裝作喝茶。

“哎!不知道為什麼?堂堂武林正派之首少林寺竟然能夠容忍這種敗類在少室山上撒野?更不知道為什麼,堂堂武林正派,居然見死不救,真是讓人寒心。”

中年男子一邊說一邊收回目光,看著眼前的敗類,緩緩道:

“小子!你聽著,回去跟你老子說,我叫林笑生,好像還有個稱號,叫什麼‘東海劍癡’。”

說完,隻見寒光一閃,頓時聽見慘叫傳來,那年輕公子雙手捂著頭部,地上掉了兩隻耳朵,滿臉是血。

“滾!”林笑生一腳把他踢了出去。在外麵等著的隨從立刻把他扶上馬,匆匆忙忙的逃去,隻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

林笑生哈哈大笑,丟下茶錢,出得涼棚,縱身上馬,揚長而去。

“師叔,他是?”

“東海劍癡,武林中出了名的劍癡,發瘋的時候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你們還是少招惹他為妙,我們也該上路了。”寧伯子說罷,也留下茶錢,帶著兩個師侄上路了,心裏卻在暗忖:“奇怪,這瘋子怎麼跑到少室山來了?”

涼棚裏隻剩下那對惶恐的爺孫兩。

少室山山道。

溫和的春風徐徐的吹著,天空碧藍,萬裏無雲,晌午的太陽暖暖的照在身上,感到格外的溫暖。

山道兩旁長滿了嫩嫩的綠草,開滿了各式各樣的野花,鬱鬱蔥蔥的樹林,剛抽芽的楊柳,長出綠葉的刺槐,還有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木花草。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麵不覺楊柳風。

林笑生坐在馬背上,縱馬緩行,身體隨著馬身左右搖晃,對眼前的山林美景視若無睹,腦海裏不停的回蕩著往昔時光。

想起自己從小孤苦無依,被師父收養;想起從小就跟隨師父習武,在東海諸島之間飄蕩;想起師父一生執著的追求武學的最高境界,不惜被逐出師門;想起師父臨死前還囑咐自己不要放棄對武學的追求;想起自己為了學武,如癡如狂,遭到不少武林眾人的笑罵。往事的點點嘀嘀,不停的在腦海裏閃爍,不禁感慨萬千。

林笑生抬起頭,看了看藍天,緩緩道:“少林寺,我來了!”說完胯下一緊,揚鞭縱馬,加速馳去。

轉過山道,已來到了少室山的半山腰。

展現在眼前的是不大的湖泊,湖麵不大,湖水碧藍,湖泊半麵被不高的山崖環繞,一麵瀑布從對麵的山崖上衝流而下,砸到湖邊的岩石上,激起朵朵水花,融在湖水中。

湖邊綠樹成蔭,山花野草,鬱鬱蔥蔥,一片繁榮景象,一間木屋坐落在湖邊不遠。

林笑生看著眼前景象,一種安寧愜意的心情湧上心頭。

突然,平靜的湖麵激起一陣水花,一個年輕的麵容露出水麵,原來是一個少年正在湖中戲水。那少年猛的一個紮猛栽進水中,再露出水麵時已是在對麵湖邊的山崖瀑布下了。

少年一聲大叫,居然沿著山崖,雙手攀岩,往上爬去。瀑布衝下,雖不是很急,卻也衝得少年晃晃悠悠。但執著的少年沒有絲毫放棄的意思,雙手牢牢的扒住山崖上突出的岩石,慢慢的一邊躲著瀑布,一邊往上前進。看他的熟練程度,就知道不止一次在此情況下攀爬山崖了。

經過不懈的努力,少年終於爬到了山崖頂端,彷佛取得了很大的勝利,高舉雙手,不停的歡呼。等他轉過身來,遠遠看到湖泊這邊立著一人一騎,停住了歡呼,然後一個魚躍,直直的往湖中跳下,“轟”的一聲消失在湖水中。

林笑生一生飄蕩於東海,水性極佳,但看到少年如此跳水,也不禁暗暗替他擔心。

不一會,那少年已浮出水麵,慢慢往林笑生這麵遊來。此時,林笑生才看清楚,少年大概十五、六歲年紀,俊朗的臉被陽光曬成了古銅色,水中半現健碩的身軀。

戲水少年遊到岸邊,也不上岸,半浮在水中,目不轉睛的盯著林笑生。林笑生也不說話,笑吟吟的看著這個少年。濕漉漉的頭發披在腦後,水珠順著額頭流過臉頰,端正的麵容,濃黑的眉毛和一雙閃如星星的眼睛,這一切都讓他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在東海戲水的情景,不禁有了一絲親切感。

“這位小兄弟可是住在這兒附近?”林笑生笑吟吟的問道。

“是啊!從出生到現在都住在這兒,出生之前不知道。”少年一本正經地道。

林笑生聽罷不禁委婉一笑。

“這位大哥,你是武林中人吧?而且應該還是個高手。”水中少年問道。

“武林中人倒是,但高手不敢當,你怎麼看出來的?”

“看你相貌堂堂,目光內斂,氣定神閑,舉手投足之間有股卓然不群的風範,再加上帶著把寶劍,除了高手,那還能有啥啊。”少年有板有眼的分析。

“哈哈!小兄弟,難道‘高手’兩個字還寫在人的臉上不成,要知道,越是武林高手,越顯得平凡,不露聲色。”

“哦!這位大哥說的也有些道理。”

“小兄弟,能問你件事情嗎?”

“什麼事,說來聽聽。”

“請問少林寺怎麼走啊?”

“少林寺?”少年眼中閃過一絲神色,繼續道“一直往前,轉過山道,沿著岔路往左,再走上兩三裏就到了。”

“如此,多謝了,後會有期!”林笑生說罷,立刻拍馬離去,留下滿腦狐疑的少年。

“少林寺?奇怪,他打聽少林寺幹什麼?看他的樣子也不像是惡人。”少年在水中暗自揣測,“哎呀!路超,你真是笨到家了,有把‘惡人’兩個字寫在臉上的嗎?莫不是來尋仇的,那也不能單人獨劍闖少林寺啊,不會是武功已經高到把腦子燒壞的地步了吧?不行,我得去看看,說不定又有什麼大事情了。”

少年的心,總是不安,充滿激情,期盼著自己成為故事的主角。

少年兩三下遊到岸邊,爬上岸,穿上衣服,立馬沿著小路往少林寺趕去,心中又是新奇,又是激動,彷佛在企盼著有什麼重大的武林盛事發生。

他又哪裏知道,這一看卻看出了一段武林中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來。

少年順著小路緊趕慢趕,還是慢了林笑生半拍,等到他趕到少林寺的時候,林笑生已經進了少林。於是他直接來到後門,進了少林寺的後院。

剛進少林寺,就迎麵碰上了小和尚悟明。

“路超?!你怎麼又來了,今天你的柴不是送來了嗎?”悟明一臉詫異,還帶著一絲歡喜。

路超一個人住在湖邊,一半靠少林寺養活,平日為少林寺砍柴,跟少林寺的一幫小和尚混的很熟。由於不是少林弟子,不用遵守什麼清規戒律,甚至有時候還帶著這幫小和尚出去喝酒、打獵、吃肉,搞得人緣很好,很受這幫小和尚歡迎。

“悟明,剛才有客人來少林寺嗎?快說,有沒有啊?”路超急切的問道。

“客人?”悟明看著路超急切的表情,充滿詫異“我沒聽說有什麼客人來啊,這個時候應該是做下午課的時候。”

“有,肯定有的!你幫我去問問,快!快點!”

“那你等著,我去問問。”悟明轉身跑開了,留著路超在原地待著。

“笨和尚,怪不得學不會高深武功!要是我,早他媽進羅漢堂了。”路超心裏暗罵。

不一會兒,悟明跑了過來,“我知道了,剛剛問了師兄,原來是華山派的寧伯子師伯帶著兩位華山的師兄來了,好像是邀請少林參加六派盟會的事情。”

“華山‘擰脖子’,名字真夠怪的。”路超一邊嘀咕一邊暗忖“華山,六派盟會,應該是件大事情,想辦法去看看。”

“不對啊,我說得不是三個人,是一個人,一個三十多歲年紀的男子,他肯定來了,你再仔細問問啊。”

“沒有啊,我都仔細問了,不信你自己去。”

路超瞪了悟明一眼,也不說話,往裏走去,搞得悟明一邊摸著光頭,一邊狐疑的跟在後麵。

路超進得禪院,沒走幾步就迎麵碰上了悟行師兄。悟行和尚是少林年輕一代弟子中的佼佼者,羅漢堂首座慧空大師的得意弟子。路超在他麵前也不敢造次,連忙止住腳步,必恭必敬的問好:

“悟行師兄,你好!”

“哦!原來是路超啊,怎麼?這次進來又想偷學什麼武功啊?哈哈!”武林第一大派的傑出弟子又怎麼會正眼看路超這種砍柴郎呢。

路超臉上閃過一絲紅色,立刻恭敬道“師弟我好長時間沒有見過慧塵師父了,很是想念,這就去給師父問安去。”

慧塵大師就是當年在路邊把路超揀回少林寺收養的人,所以路超也以少林弟子自稱,稱少林年輕一代的弟子為師兄。

“哦!慧塵師叔正在下午課,馬上應該完成了。悟明,你跟著做什麼,還不去做事。”

小和尚悟明聽了,馬上行了個禮,轉身疾步走開了。

路超見了,也道:“那師弟我這就去了。”說完行了個禮也往內院走去。悟行理也未理,緩步離去。

路超往前走了幾步,突然拐彎,穿過幾道門,往少林寺前院的大雄寶殿跑去。你們不帶我去,我還不能自己去啊。

少林寺自唐朝太宗以來,因有功於社稷,得朝廷賞賜擴建,規模宏大,寺院眾多。初入少林的人很容易在其中迷路,但對於路超這種可能一天在少林寺裏混半天的人來講,簡直就是老馬識途。他左拐右轉,不知穿了幾個庭院,一路上的僧人都對他知熟,也不多問。不一會兒,他已來到大雄寶殿的內廳,隔著廳牆,已能聽到大殿中的人語。內廳走道中並無他人,路超隔牆聽去,辨出大殿之上其中一人語音正是在半山腰向自己問路之人,心中不禁一陣暗自得意:我猜得沒錯,果然是他。路超正要往前多走幾步,聽得更清楚些,忽然背後一人拉住他,一隻大手已捂住他的嘴巴,扭頭一看,發現是悟塵和尚。悟塵把嘴湊到路超耳邊,輕聲道:“噤聲!呼吸綿長,調節內息。”

悟塵和尚身形高大健壯,方形國字臉,濃濃的粗眉,雙目炯炯有神,一看便知有著很深的武學修為。原來路超自繈褓之中被慧塵大師從路邊撿回,寄養在少林寺,悟塵和尚念其是孤兒,從小無父無母,身世可憐,對其很是照顧。路超從小對悟塵之倚仗,猶如自己兄長一般,更是對其軟磨硬泡,還騙了一套少林羅漢拳和一些少林寺最基本的打坐吐納、調節內息的內功心法。悟塵考慮到他整天砍柴打獵為生,也就指點了他一二,這樣算來,路超也算是少林記名的俗家弟子了。

路超聽得悟塵的指示,當下暗自調節自己的呼吸,把聲息降到最低,但還是聽不太清楚大殿之上眾人的言語,正在犯愁之時,忽覺悟塵捂住自己嘴巴的手放在自己的背上,一股熱流從手心傳入體內,頓覺精神一震,立刻順著這股真氣調節內息,大殿中人的話語便聽得一清二楚了。

悟塵此人平時行為低調,專心於武學,由於其練武天賦甚高,被少林寺上一代僧人作為重點對象培養,更是在十年前的上一屆六派盟會的比武大賽中奪得第一,武學修為直追上一代高僧,被認為是少林年輕一代弟子中的翹楚。再加上他德行很好,善待師兄師弟,已是公認的下一任少林掌門的接班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