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使者,帶著滿意的笑容走了。他從彼得這裏帶走了一份秘密條約。
在這份條約中規定,一旦將來荷蘭遭到法國的進攻。俄國必須第一時間支持他。荷蘭的龐大的商船至少有權運走俄國兩個步兵師的兵力。同時,如果荷蘭可以支付彼得一世的軍費,俄國皇帝彼得一世將有義務出兵,至少十萬人的遠征軍將從瑞典方向進入歐洲。幫助荷蘭作戰。
同樣的作為荷蘭一方。在彼得的俄國的五年計劃中。給予支持,技術,人員,有償資金,等等。並且有義務幫助彼得在黑海建立一支至少擁有十五艘戰列艦的艦隊。荷蘭政府承擔至少三分之一的無償資金。當然,一旦荷法開戰,這支艦隊,將來有義務聽從荷蘭海軍的指揮,作為荷蘭海軍的附屬艦隊,與荷蘭人並肩作戰。
這是一份權利和義務很對等的條約。但是它對整個世界的影響卻是意義重大。這意味著一旦將來荷蘭與如何國家結盟,隻要它的戰爭對象是法國,彼得就會因為這份條約,自動劃歸荷蘭一方。甚至彼得的海軍喪失了自主權,要聽命於荷蘭海軍。陸軍也必須要為荷蘭流血。
如果是一位滿足現狀的君主,他是絕對不會簽這樣的條約的。但是作為一個有野心並且了解曆史大勢的君主。他卻可以利用這份計劃。作為將來他幹涉歐洲的依據。
要知道,無論是現在,過去還是將來。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打仗一般都是講究一個師出有名的。有了這份條約,彼得將來至少也有權參加到歐洲的戰爭中。並且能夠自動擁有一批盟友,也就是荷蘭所參加的陣營,他的盟友也就自動是彼得的盟友。
這可比彼得自己去找盟友,要簡單的多了。現在的歐洲,雖然已經意識到了俄國也是一個不弱的國家。俄軍的戰鬥力也值得稱道。但是,戰爭考驗的不單單是軍隊的戰鬥力,更是對整個國家的考驗。在加上俄國在彼得的領導之下,打的戰爭基本上就是一場決戰搞定。如果像歐洲那樣,打個七八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他們不得不懷疑俄國人是不是真的吃的消。
當然,現在的歐洲,剛剛打完一場法荷戰爭。按照以往的曆史習慣,一般都會和平一段時間。當然,這段時間的長短,就要依據情況隨時會調整的。但是一般來說,都是以年為單位的。
看著荷蘭人的遠去,彼得漸漸微笑起來。雖然荷蘭現在還很弱,但是比舊的將來,荷蘭卻會短時間實力急劇上升。因為英國的光榮革命,很快就要爆發了。光榮革命以後,現在的英國國王詹姆二世就會流亡歐洲。荷蘭的最高統治者,荷蘭執政威廉,詹姆二世的女婿,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被英國的議會邀請進入英國,成為新的英國國王。這也是曆史上有名的“女婿繼承嶽父的王位”。
同時這也就意味著,荷蘭不再隻是一個國小寡民的國家,它可以說是英國和荷蘭的集合體了。一個人同時擔任兩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這在歐洲並不少見。除了神聖羅馬帝國那多如牛毛的諸侯國,公國,侯國,伯國,騎士領,什麼的。會有很多人是同時兩個領地的主人。就說大國裏麵,將來哈布斯堡皇朝衰落,為了照顧匈牙利的獨立情緒,搞了一個所謂的奧匈帝國這樣一個二元製國家。奧匈帝國同樣也是一個皇帝同時是奧地利大公和匈牙利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