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近衛與旅衛(1 / 2)

現在的歐洲,民族國家的概念還未徹底成形。梵蒂岡所代表的宗教勢力,也在走著下坡路。這就導致了在這一段時期,信仰和國家民族意識,都沒有辦法很好的成為人民為之犧牲自己的理由。這也就意味著,軍隊的士兵沒有敢於犧牲自己的勇氣。

事實上,因為歐洲人的戰爭觀念,打了敗仗投降敵人並不可恥。以及一些很不利於作戰的消極態度,導致了“死戰不退”,永遠隻是一個美好的願望。真正能夠做到讓士兵死戰不退的國家,在歐洲曆史上隻有德意誌帝國和蘇維埃了。

但是彼得有不可能真的組建這樣的軍隊。因為要組建這樣的軍隊之前,就必須改造他的國家。隻有成為了這樣的國家,才能有人願意為之付出自己的生命。但是這種國家有很大的弊端,首先彼得作為封建勢力的頭子,絕對不可能生存在這樣的國家了。因此彼得隻有另想它法。

其實彼得並不是真的想要那樣的國家。雖然這樣的國家戰爭潛力會大幅度提高,但是對彼得自己絕對沒有好處。別看彼得現在扶持資產階級,但是彼得同樣對他保持謹慎。在俄土戰爭之後,彼得授予了十幾個貴族頭銜給為他作戰立下功勞的心腹,就可以看出彼得依舊是依賴貴族的。並沒有說為了獲得資本家的支持,就放棄了貴族。畢竟彼得本質上就是最大的貴族——皇帝。

當然,彼得不需要這樣的國家,但是彼得卻是極度渴望那樣的軍隊。不要看彼得的常備軍在土耳其如何的威猛無敵的樣子。其實包括現在歐洲積極組建的常備軍在內,這個世界上所有國家的軍隊本質上就是升官發財的。普通士兵為了拿錢,軍官為了升官發財。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因此彼得需要一批真真正正的無條件支持他崇拜他的人,為他組建一支絕對效忠沙皇的軍隊。而之前的彼得大改革中,建立的莫斯科堡皇家軍事大學,它建校的宗旨就是為彼得培養這樣的熱血青年,也就是俗稱的腦殘粉。

彼得打算仿效日本的師團的組織方式,組建兩支這樣的部隊,他們由彼得親自指揮,不算在俄羅斯軍隊編製之內,可以說是彼得的私人軍隊。

當然彼得學習的不是坑爹的大阪師團,而是殺氣騰騰是板垣師團。分別命名為近衛師和旅衛師。兩個師的編製相同,但是和俄羅斯普通師的編製不同。

首先,近衛師和旅衛師,是真正的步炮騎混成師團。每個師團有六十門火炮,兩萬步兵,四千哥薩克騎兵,全師配備大量的駑馬騾馬,擁有很強的機動性。而且這隻是真正職業作戰的力量。一旦準備上戰場,軍部將會配備高達六千人的後勤輜重部隊。並且後勤人員也必須有能夠等同於普通士兵作戰的能力。這裏的普通士兵指的是現在的俄羅斯常備軍士兵的作戰素質。並且他們將會擁有獨立的醫療保障係統。也就是一支優秀的醫療團也會在他的編製之內。

可以說這是一支真正具備獨立作戰能力的部隊。不像現在的常備軍,必須抱成團,才有勇氣和能力打仗。

當然這樣的軍隊,絕對不可能大量的組建。因為單單就這樣的一個師團,組建的財政就相當於兩個半普通的師團。其中大量的可以使其具備高機動性的馬匹,就要價不菲。而且平時的訓練強度也遠遠高於普通師團,當然訓練產生的費用也會高於普通步兵師。

為了組建這樣的兩個師團,近衛師團和旅衛師團。彼得首次提出了兵源考察製度。之前的歐洲,基本上年輕力壯的男子就已經是個合格的士兵了。但是彼得的這兩個師團,他的士兵來源要求更為苛刻。除了哥薩克騎兵旅之外,所有的士兵包括後勤輜重部隊,都必須由俄國人斯拉夫血統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