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暗流湧動(1 / 2)

伴隨著土耳其的三十萬新軍的整訓完畢,俄土兩國的戰爭氣氛愈熾。

俄土雙方自《俄土庫巴條約》以來,彼此敵對仇恨高漲。由此帶來的雙方貿易的大幅度下降。現在在兩國邊境,幾乎沒有居民敢於定居,紛紛遷往內陸。唯一還在活動的,恐怕就是密密麻麻的邊防站和邊境巡邏隊了。

兩國的仇恨,如果一方沒有徹底失敗,恐怕是沒有終結的那一天。隻要勝利者彼得依舊在莫斯科堡享受全俄國的愛戴,隻要彼得還坐在沙皇的寶座上一天,土耳其人對於俄國的憤恨恐怕就沒有終止的一天。

莫斯科堡,沙皇宮殿,書房。

彼得坐在他的位置上,享用著他的午飯,旁邊皇家谘詢處的處長,正在向他報告土耳其的近況。

作為打敗了這個國家的彼得,當然會考慮到報複問題了。在俄土戰爭以前,這個國家的存在就是強大的代名詞。至少在土耳其乃至俄國人民的心目中,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一個強盛的大帝國。

可以說,正是彼得將土耳其外麵的那張看起來強大的皮,狠狠扒下來的。將隱藏在土耳其內部的腐朽軟弱徹底的暴露在世人麵前。

在五年計劃期間,俄國的經濟發展迅速。與之帶來的一個好處就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乃至為數眾多的農奴,都享受到了戰爭勝利帶來的好處。平民百姓雖然沒有足夠的文化知識,讓他們分析日益複雜的形勢。但是,他們也不傻,長年累月的積累,也讓他們有了自己的判斷。

任誰都知道,五年計劃的好處,這可是能夠實實在在看到.拿到.觸摸到的。但是誰都知道,要維持這份計劃所需的龐大資金,根本不是俄國財政承擔的起的。況且,彼得除了在即位以後,為了建立維持他的軍隊對全國加過稅以來。俄土一戰後,根本沒有加過稅,反倒為了支援那些在內戰中受到損害的地區,頒布了很多減稅甚至免稅的善政。

那五年計劃的資金,從哪裏來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從某一方麵來說,任何一場戰爭,都是由其內因所在的。平民百姓雖然是戰爭的受害者,但在某一種方麵看來,他們其實也是戰爭的參與者,乃至幫凶。

軍隊的士兵從哪裏來,武器從哪裏來,國家的財政從哪裏來......

當然,很多時候,平民百姓都是被迫參與的,是遭到當權者綁架,迫不得已加入的。但是,也有很多時候,是他們自己積極主動的參加的。

很多時候,這些都是沒有辦法的,畢竟輿論導向掌控在權勢者的手上。

“陛下,土耳其方麵。他們的君主蘇丹一反常態,頻繁的召見大臣。同時土耳其新軍的將領也接受了蘇丹的褒獎。土耳其的民眾也在紛紛議論。”

彼得聽到這裏,笑了笑,喝了一口蘋果汁,繼續嚼著他的牛肉,“看來我們的蘇丹也著急了呢?繼續,土耳其的民眾怎麼看?”

“到今天為止,土耳其已經有三個城市發生了要求蘇丹向我國宣戰的遊行,不過很快被土耳其警方製止了。但是這三次遊行一次比一次大,我們收到消息,土耳其的某些大人物已經秘密指示警察局放鬆對遊行的限製。事態可能進一步擴大。”

彼得放下刀叉,拿起餐巾擦了擦嘴,隨手把餐巾扔在桌上。站了起來,說道:“看來,我又有的忙了。國庫裏的錢都花的差不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