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羅馬教皇的號召下,整個奧地利頓時迎來了許多自發從歐洲各地參加這場神聖戰爭的信徒。
無論這些人秉承著怎樣的想法,無論是真的想要為弘揚基督而獻出生命,還是隻是湊個熱鬧,或是騎士小說看多了一時頭腦發昏,抑或是想要在巴爾幹半島發一筆財。總之,奧地利卻是受到了雖然不是特別有力但卻尚算可以的支持力量,歐洲各國直接派出的軍隊被位於大後方的奧地利政府直接送上前線。而這些從歐洲各地趕來的自發支援此次戰爭的人們,則被奧地利政府留下組織訓練以後再送上戰場。
而這些自願參戰的人物之中,就有一位來自法國的青年,弗朗索瓦-歐根,也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歐洲名將,足以與拿破侖比肩的歐根親王。
原本曆史上,維也納之戰爆發,利奧波德也是同樣發出過勤王詔書,歐根親王就是那時候進入奧地利軍隊中效力,最終嶄露頭角,成為神聖羅馬帝國曆史上最優秀的統帥之一,為哈布斯堡家族立下了汗馬功勞。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聯軍在巴爾幹半島受挫,利奧波德因此就如同曆史上的那樣發出了詔書,而歐根親王也受到吸引進入維也納。曆史,總是在不經意間,驚人地巧合。
歐根的家族領地位於北意大利半島的薩伏依,被稱為薩伏依王朝。,祖父為薩伏依-卡裏尼亞諾親王托馬斯·弗朗西斯,父親為法國薩伏依—蘇瓦鬆總督歐根·莫裏茨親王。他的母親是法國前任首相馬薩林的侄女,因此他的父親臣服於法國,得到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器重,成為法國薩伏依—蘇瓦鬆總督。
歐根的母親擁有著巴黎小姐的一切消極的惡習,喜愛奢侈品,熱愛各種舞會沙龍,囂張跋扈,作風放浪,在巴黎城的風評相當不好。因此,他的父親和母親一直感情不合,歐根自幼生活在一個幾乎體驗不到父母疼愛的家庭。
再加上歐根身材瘦小,長得也不討人喜歡,因此更加造成了他那種自小養成的孤僻的性格。因為母親的問題,使得他不是那樣關注女性,因此也就導致了他一生未婚的悲劇。
也正因為父親臣服於法國,為了讓薩伏依家族的下一代能夠繼續保持對法國的好感,因此歐根自小就生活在法國,接受法國的貴族子弟教育。
原本曆史上,土耳其大軍進攻奧地利,利奧波德一世發出勤王詔書,雖然在神聖羅馬帝國境內響應者寥寥,但是卻是把在法國的歐根吸引力過來。
歐根原本是想加入法軍,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服務。然而當這位在後世舉世聞名的名將請求法王路易十四讓他在法軍中指揮一支部隊時,路易十四認為對方太過年輕.資曆不足,而且身體瘦弱矮小的歐根也難以讓人相信他能夠上得了戰場,因此路易十四拒絕了。
在路易十四那裏遭到拒絕,歐根顯得非常失望,正好看到奧地利所遭遇的危機,因此從法國出發進入奧地利,通過他在奧軍中服役的哥哥卡洛的幫助,成功獲得了在奧軍中指揮一支部隊的資格。
歐根的父親是法國的總督,哥哥卻是奧地利的軍官,這種一個家族內的成員,分別在多個國家中擔任職務的現象在歐洲特殊的人文政治環境中,還是比較常見合理的。
後來維也納之戰爆發,歐根的哥哥戰死,戰後的利奧波德感慨歐根哥哥卡洛所立下的功績,也震驚於歐根在戰場上的表現,因此將一支新組建的龍騎兵團交給歐根指揮,從此歐根開始了他的波瀾壯闊的一生,指揮了數十場堪稱經典的戰役。
再後來,歐根的父親死亡,因為歐根的哥哥也早就戰死了,所以薩伏依親王的頭銜由歐根繼承,然而此時歐根卻是奧地利的元帥。因此,歐根率領奧軍進軍意大利,擊敗法軍.粉碎了法國在北意大利苦心經營多年的統治,北意大利重新回歸哈布斯堡家族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