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自己母妃點頭,朱常洵就知道這件事穩了,畢竟萬曆皇帝可是聽鄭貴妃的,有自己母妃點頭,那自己也可以開始準備了。
“你不要高興的太早,最後行不行,還是你父皇說的算。今日晚宴你和母後同你父皇說說,可不要忘了。”
鄭貴妃又陪著朱常洵說了會兒話,就離開了。主要是朱常洵的精神狀態並不是很好,鄭貴妃也怕多和他說話,影響他休息。
待鄭貴妃離開後,朱常洵起身看了看天色,然後對著外麵的太監宮女喊道:“本宮餓了,快去弄些吃食來。”
身為萬曆皇帝最寵愛的兒子,他的話不亞於聖旨,很快,一係列在外麵吃不到的美食,端到了朱常洵的麵前,幸好現在是明朝大部分吃的都有了,不著朱常洵還得為此而苦惱。
舒舒服服的吃完這一頓,朱常洵就帶著貼身的太監侍衛離開了皇宮,目的地自然是軍營。
至於前身受的傷,在他穿越過來的時候就已經好的差不多了,現在完全沒什麼阻礙。
再說他馬上就要去遼東了,說什麼也要把大明的最強戰力拿出去,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中的精銳,他都想帶走。
不過為了防止下麵的人陽奉陰違,他還是要自己過去親眼看看才放心,畢竟現在已經是明朝中後期了,雖然有萬曆三大征和抗日援朝,但是也都過去了好幾年了,軍隊的戰鬥力能不能保證?還是需要他親自去看一看的。
畢竟他可不想讓薩爾滸之戰的敗局出現在自己的身上。
“殿下,咱們這是幹什麼去呀!”朱常洵身邊的小太監也就是他的大伴,此時也不過十幾歲的年齡,還沒有那些老太監的圓滑。
由於明朝皇子特殊的撫養製度,使得他們每個人天生就有一個太監陪伴視為大伴,這也是明朝中後期太監掌權的根源之一。
這些太監從小便和皇子在一起,深得這些皇子信賴,等到這些皇子登基為帝後,首先重用的便是他們,這也就有了嘉靖時期的東廠都督馮保、天啟皇帝時一手遮天的九千歲魏忠賢、崇禎皇帝時戰至最後的王承恩。
不過這些太監不管是有能力還是沒能力,但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絕大多數都忠心皇帝。
由於和皇帝自小和在一起緣故,他們這些太監也和自己的主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麵對小太監的提問,朱常洵並沒有隱瞞,反正一會他也會知道,“孫泰清本宮帶你去三大營,看看咱大明的精銳。”
孫泰清是有些不解,可以沒提出更多的疑問,誰是主子?誰是奴婢?他還是分得清楚的,知道的越多,未必是件好事。
朱常洵身為萬曆皇帝最寵愛的皇子,在出行上聲勢必然浩大,僅僅是一次出宮,就調動了數百人。
侍衛、宮女、太監一應俱全,正陽門、永定門的守將也是一路綠燈。生怕耽誤了這位爺的事。
錦衣衛北鎮撫司衙門。
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聽到三皇子出宮也是一驚,他可是知道皇帝對這個三皇子是有多麼的寶貝。
他能受萬曆皇帝賞識,不光是因為在中日朝鮮戰爭中立下了軍功,更多的是鄭家的幫助,雖然他不否認自己的能力,可是大明的官場有能力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