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盼蕭暄和兄長在北疆一行能夠順利。
顧曇雖沒有去各家赴宴,但也沒有停歇下來。當初答應了周月娘要將繡坊開遍大周,還有保育院。
哪怕當今陛下在民生上算是明君,也還是有很多的孩童流離失所。
天子腳下,就沒有失孤的孩童了嗎?
顧曇一麵籌備繡坊的事,一麵想著京都的保育院該如何進行。
其實朝廷設置了慈濟院,也是收容那些無家可歸的孩童。
所有一應費用都是朝廷支出。
從前她並未將目光放在這一塊,故而對裏頭的詳細事宜不清楚,隻了解個大概。
不過她不知道,不代表沒人知道。
既然蕭暄將賀一留給她,那就要好好用起來。
“娘子想要了解慈濟院的事?”賀一詫異了一瞬,想到在揚州,顧曇起初就是在保育院做工,心頭又了然。
他將慈濟院的大概說了一遍,“如今管著慈濟院事務的是張洪安大人,九皇子的舅舅。”
說是舅舅,但九皇子的生母已故,如今養在張德妃的膝下。
聽說母子感情相宜,連帶著德妃的母家對這個抱養過來,沒有血緣的外甥也很好。
“張大人將慈濟院打理得很不錯,賬務分明,下頭的人也不敢偷奸耍滑。已經連續三年評級都是優等,想必很快就會擢升。”
“不過慈濟院不是什麼孩子都收,所以街上難免還會有一些小乞兒。聽說都是不願意花功夫學技藝,偷偷跑的。”
顧曇有些奇怪。
哪裏會有人不願意學技藝的?
畢竟慈濟院不是那些孩子能夠呆一輩子的地方。學好一門手藝,不論去到哪裏都能找一份工做。不至於餓死。
“那慈濟院隻收孩童?不收無辜的婦人和老人嗎?”
顧曇蹙了蹙眉問了句。
賀一搖頭,“從前收倒是收,隻是張大人上任後,看不慣那些婦人和老人借住慈濟院。說都是有手有腳的人,哪裏不能找口吃的?哪怕漿洗衣裳也能吃上一口粥。”
“所以稟報了內閣後,又安置好那些婦人和老人,此後隻收無家可歸的幼兒。”
“而且,要確定真的無人可收,九族內沒有親眷,慈濟院才收錄進去,傳授手藝。無論男女,到了十三歲就不得再領慈濟院的口糧。得自找出路。”
聽起來好像很不錯,張大人看著鐵麵,卻是讓那些孩子能夠獨當一麵。
不過,十三歲就出去,男孩好說,女孩也是將及笄的年紀,出去了哪裏能安家?
“女孩有些會立女戶,也有會去一些高門大戶寫下契書做短工。”
顧曇不動聲色挑眉,麵上未顯,心頭的疑惑揮之不去。
最後,她問:“不知可否請賀統領幫忙查一下,近幾年女孩們的去處?”
顧曇很真誠地看著賀一。
“……”賀一微愣。
對於留在京都他起初是有些情緒的,畢竟堂堂男兒,怎可錯過去邊疆那樣好的機會呢。
但想到自家殿下對顧娘子的看中,賀一心頭的情緒又消弭了許多。
“不知娘子想要了解到何種程度?”他問。
顧曇想了想:“就查她們的去處即可。”
不過是想要解解她心頭的疑惑。
慈濟院做得那樣好,無家可歸的孩子能得到妥善的安置,那她也無需操心。
隻安心做好繡坊也很好。
若是那些女孩沒有去處,或許她可以找找張洪安,可以簽到繡坊來做女工。
由於顧曇要的是近幾年女孩們的去處,故而賀一肯定沒那麼快來稟消息。
所以她想著先去一趟城外的青龍寺給蕭暄和顧景辰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