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讀故事,解讀機遇與風險(2)(1 / 3)

相傳周文王帶群臣去野外打獵,在荒涼廣闊的草地上布置好羅網,將野獸牢牢地包圍起來。有人向周文王報告已經從東西南北四周完成了包圍之勢。周文王命令身邊大臣撤去其中一麵羅網,網開一麵,然後才能開始捕獵。群臣不解文王是何用意,臉上現出疑惑的神色。文王對他們解釋道:“我們若將野獸一網打盡,不留下一些老的和小的,是不符合天道的。我們把它們全部獵殺,它們不能繼續繁殖生息,我們明年就沒有可以捕獲之物了。”群臣聽後,無不欽佩文王的英明。

故事解讀

老子說過:“大成若缺,其用不敝”。意思是:大的成就好像是虧缺的,正是由於這樣它才不會失敗。周文王打獵“網開一麵”的故事,是老子“大成若缺”格言的再恰當不過的注腳。有所虧缺,才能更趨完美;有所失,才能有所得。

任何事情都不要做到百分之百,太過圓滿就會使事情變得走向另一個極端。一個聰明的管理者是不會把事情做到極致的。

這就好像是登山,你登到了山頂,就隻有走下坡路了。凡事都要留一些分寸,作為一個管理者,更要時時地為自己想一想,在做事情的時候,不要把事情做到沒有退路,無論是對上司還是對下屬,都要把握好分寸。

◎ 把握真正的機會

一個養魚人承包了一塊大魚塘。他用抽水機把水抽幹,對魚塘進行了清理後,放下了魚苗。

可是,時隔不久,在魚塘裏發現了幾條黑魚。黑魚在魚塘裏瘋狂地吞食魚苗。

養魚人跺著腳說:“我可是把魚塘清理得幹幹淨淨的,沒有發現一條黑魚呀!”

一個老漁翁告訴他:“你隻是做了些表麵文章。其實你把水抽幹時,黑魚正悄悄藏在淤泥裏呢。”

故事解讀

隻有挖出管理者思想裏潛伏的“黑魚”,才能真正把握市場。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經常會有各種機遇出現,但是市場機會可分為潛在的和表麵的兩種。那些明顯沒有被滿足的市場需求稱為表麵市場機會,例如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西服熱就是一個明顯的表麵市場機會,好多企業都發現並抓住了這個機會。但這也正是它致命的弱點,機會明顯,發現者多,進入者也就多,一旦超過一定限度就會造成供過於求,給企業帶來虧損。

那種隱藏在現有某種需求後麵的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稱為潛在市場機會。它不易被發現,但正是由於識別它的難度大,如果你找到並抓住了這種機會,你的競爭對手要比表麵市場機會少,你成功的機會就大得多。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化妝品市場日漸興隆,這是表麵市場機會,在這一表麵背後有許多未被發現的機會。陝西戶縣一家鄉鎮企業對市場進行分析之後,尋找到一個隱藏在現有化妝品市場背後的大市場——工業護膚品需求。他們認為,目前大家重視的僅僅是生活護膚品需求,而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要特別的保護。各種勞動過程和勞動崗位由於勞動條件不同,如高溫、有毒、野外等,對護膚的要求就不同,所需護膚品一般生活護膚品差別很大。所以,他們把這一機會作為企業的目標市場,結果獲得巨大成功。

通過市場細分,公司可以有效地發現新的潛在市場。

◎ 珍惜自己需要的東西

漢朝時期,中原的幾百人奉命出使西域。在漫長的路途中,使者們屢遭搶劫,隨身攜帶的貨物財寶幾乎被洗劫一空。

一天晚上,他們來到了大漠上,正準備安營紮寨休息的時候,忽然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籠罩。他們知道神就要出現了。因此,他們滿懷殷切地期盼,恭候著來自上蒼的重要旨意。

最後,神終於說話了:“你們要沿路多撿一些鵝卵石,把他們放在你們的馬韃子裏。明天晚上,你們會非常快樂,但也會非常懊悔。”

說完,神就消失了。使者們感到非常失望,因為他們原本期盼神能夠給他們帶來財富和平安,但沒想到神卻吩咐他們去做這件毫無意義的事。但是不管怎樣,那畢竟是神的旨意,他們雖然有些不滿,但是仍舊各自撿拾了一些鵝卵石,放在他們的馬韃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