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隻有雄鷹才能獵到大的目標
《莊子》裏記載:鯤鵬是一個龐然大物,有幾千裏那麼大,它們翅膀一旦展開好像從天上垂下的雲,它的脊背之大如同五嶽之首的泰山,它一定要向南飛,飛向九萬裏以外的南冥天池。
而胸無大誌、眼光短淺而且自負的小動物蜩、學鳩、斥(安鳥),飛不高遠,以自己狹隘的眼光,說鯤鵬不可能飛到九萬裏遠的南冥,以自己的渺小嘲笑鯤鵬的博大,以自己的無能否定鯤鵬的“絕雲氣、負青天”的偉力。
故事解讀
在組織的發展中,一個清晰、遠大而且富有理想價值的遠景目標,對於組織的興旺發達很重要。管理者要有足夠的想象力和膽識來設計遠景,並努力實現理想。他會將振奮人心的遠景展示給員工,帶領員工投入到大幹的洪流中去,最後將遠景變為現實。管理者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善於確立長遠目標,並能夠實現這一目標。一位成功人士曾說過:“理想產生責任心。”如果你將自己的理想之國設在高山之巔,就不會無所作為。理想之國本應建在高處。現在,你需要的是踏踏實實地沿著山路去送磚運瓦。
組織的管理者可以經常使用遠大目標來推動變革、鼓舞士氣,並激勵大家集中精力來實現它。某快餐店用“我們要成為餐飲業的第一名”這句話,把發展遠景勾勒出來,使本企業的每個人都明白,公司的未來發展遠景不止是開設一兩個飲食店而已。這個遠景設想對於該企業的成功將起決定性作用,結果是這些企業隻要鍥而不舍,總是一步步接近,最終達到了目的地。通常的情況是,你決心想成為什麼,你多半就能成為什麼。沒有遠大目標的企業,容易在市場的競爭中迷失方向。
鯤鵬與其他小動物的區別就在這裏。
香港金利來公司董事長曾憲梓先生認為,“屋簷下的麻雀是不可能有遠大和崇高的目標的,隻會在低矮的田間吃上幾粒糧食就心滿意足了;隻有山巔上的雄鷹,才敢於頂風鬥雨,在無邊無際的天空翱翔,才能獵獲重大的目標”。
◎ 成功者,必先執著於事業
今天的石油,決定著人們生活與生產的進程和質量,哪個國家沒有它,就等於一個人斷了氧氣。但是,地球上的石油資源有限,不能再生。杭州神力助燃劑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俞正良研究出的節能技術,正是想從節能的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俞總艱辛工作的意義,正像專家估測的:如果以現在全國年耗重油量(產量+進口量)6 000萬噸來計算,用俞正良的節能環保技術,就相當於一年增產了600萬噸石油。這就是說俞總公司的院子是一個蘊藏著幾億噸石油的油田,而且可以無限期地開發和利用。
1984年,哈爾濱人王洪成到處表演水變油的把戲,把一滴神奇的藥液滴到水裏,水就能像油一樣燃燒,於是誕生了“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王洪成從全國十幾個省市的300多個企業騙到6 000萬元,而企業幾萬元一噸買來的卻是毫無用處的膨化劑。於是偽科學、大騙子……各界對王洪成的咒罵不絕於耳。
隨後,人們開始談虎色變,“水變油”不問青紅皂白一概被批成偽科學,這給俞正良的研究和實驗帶來嚴重影響。但是他沒有向國家要一分錢,沒向銀行貸一筆款,頂著“學術權威”的蔑視,為他領先於世界的“HF綠色節能燃油技術”而堅持奮鬥。直到他千辛萬苦、磨破雙唇說服武鋼等企業對自己的技術進行試用並得到認可,開始大規模推廣時,俞正良才露出了些許勝利的微笑:不料就在苦盡甘來之際,他又接二連三遭受到綁架勒索以及內部人員企圖出賣公司核心技術等事件的重創……
在經曆大風大浪之後,俞正良的努力最終得到了政府相關部門領導的了解和支持,這項技術於1997年正式列入“國家部級科技開發計劃項目”。2000年,杭州市政府組織7所名校13位專家評審該項目,肯定了這項技術的科學性,節油率可達20%以上。目前,俞總的這個項目已為國家和社會節省了近兩億元。2004年,俞總計劃生產100萬噸乳化重油供市場廣泛應用。這一節能技術無論是燃燒效果、節油效果,還是在規模生產應用上,都將是世界最高水平。
故事解讀
企業家的精神首先是奉獻於社會的精神,其次是不受環境所困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無畏艱險執著奮鬥的意誌。大道理誰都懂,可要經受巨大的現實考驗,卻是不容易的。民營企業一方麵需要有好的生存與發展環境,但同時自己也要在核心技術上有不懈的追求。
◎ 隻有想不到的事,沒有辦不到的事
在莽撞中入主克萊斯勒的艾柯卡深知自己已是“過河的卒子”,隻能前進不能後退。艾柯卡曾說:“上帝隻讓我看到一天的命運,以後也隻好咬緊牙關幹下去。”
於是艾柯卡開始調查,他首先了解到克萊斯勒的領導班子是由35個自命不凡、自行其是、又不是真正喜愛汽車工業的人組成的,誰也不管誰,誰也管不了誰。這正是克萊斯勒失敗的根本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