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讀故事,解讀機遇與風險(2)(3 / 3)

一段時間後,擺渡生意開始清淡。他決定放棄,並繼續前往西部淘金。來到西部,四處是人,他找到一塊合適的空地方,買了工具便開始淘起金來。

沒過多久,有幾個惡漢圍住他,叫他滾開,別侵犯他們的地盤。他剛理論幾句,那夥人便失去耐心,一頓拳打腳踢。無奈之下,他隻好灰溜溜地離開。好不容易找到另一處合適地方,沒多久,同樣的悲劇再次重演,他又被人轟了出來。在他剛到西部那段時間,多次被欺侮。

終於,最後一次被人打完之後,看著那些人揚長而去的背影,他又一次想起他的“製勝法寶”:太棒了,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我的身上,又給了我一次成長的機會,凡事的發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於我。他真切地、興奮地反複對自己說著,終於,他又想出了另一個絕妙的主意——賣水。

西部黃金不缺,但似乎自己無力與人爭雄;西部缺水,可似乎沒什麼人想到它。不久他賣水的生意便紅火起來。慢慢的,也有人參與到他的新行業中,再後來,同行的人越來越多。

終於有一天,在他旁邊賣水的一個壯漢對他發出通牒:“小個子,以後你別來賣水了,從明天早上開始,這兒賣水的地盤歸我了。”

他以為那人是在開玩笑,第二天依然來了,沒想到那家夥立即走上來,不由分說,便對他一頓暴打,最後還將他的水車也一起拆爛。

李維斯不得不再次無奈地接受現實。然而當這家夥揚長而去時,他卻立即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再次強行讓自己興奮起來,不斷對自己說著:太棒了,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我的身上,又給了我一次成長的機會,凡事的發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於我。

他開始調整自己注意的焦點。他發現來西部淘金的人,衣服極易磨破,同時又發現西部到處都有廢棄的帳篷,於是他又有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把那些廢棄的帳篷收集起來,洗幹淨,就這樣,他縫成了世界上第一條牛仔褲!

由於牛仔褲耐磨耐穿,深受礦工、農夫和牛仔們的歡迎。產品往往供不應求,訂單源源不斷地湧來。

從此,李維斯的生意一發不可收拾,最終成為舉世聞名的“牛仔大王”。

故事解讀

如何抓住機遇,並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準則可循,但過人的洞察力和預見能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平時留心周圍的小事,有敏銳的洞察力,更容易捕捉靈感,把握機遇,獲得成功。

◎ 要有非凡的應變力

一次,日本的一家鍾表商想要打入美國鍾表市場。但打進美國市場談何容易,美國市場上一直是本地表和歐洲表的天下。

聰明的鍾表商對美國市場進行了認真調研,他們了解到,31%的美國人追求優質名牌表,而46%的消費者則喜歡性能較好,而價格適中的表,還有23%的顧客對價格較敏感,對表的品質要求不高,卻希望便宜。而美國本地的泰梅克斯等大公司的產品主要滿足第一類細分市場,另外兩類細分市場卻被忽略了。

日本鍾表商自知不敵泰梅克斯的高檔表,於是選定了中、低檔手表市場作為自己的“突破口”,推出價廉物美的產品,乘虛攻入了這兩類市場,獲得了很大的市場份額。

故事解讀

市場如戰場,企業要使自己的產品在對手如林的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樣需要避實擊虛,選準適當的市場“突破口”。企業經營者要有靈敏的嗅覺,同時對市場的變化要有閃電般的應變力。

◎ 機遇是創造出來的

20世紀20年代的時候,有一位歐洲的神甫到我國山東傳教。在傳教的同時,他看到當地人民生活非常苦,動了惻隱之心,他苦思良策想改善教友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