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做處理危機的高手——危機管理中的心理學(2)(2 / 2)

首先,肢體上的宣泄。比如進行一些擊打、踢一場足球等。踢足球的對抗性相對劇烈,在這樣的體育活動中,不管你的員工有多強烈的情緒,一下場他們就累了,情緒宣泄得也就差不多了。而且一個團隊組成一個足球隊跟別人對抗,會讓他們就意識到自己還是有陪伴的,自己和團隊成員還是能夠一起去完成一個挑戰的。這樣,團隊精神就得到了重塑。

你還可以為他們準備一些小道具,比如“尖叫雞”等。他們一捏尖叫雞,它就開始叫,在捏的過程,他們的情緒也就得到了宣泄。

其次,繪畫。很多人對於危機幹預過程中經常用繪畫覺得很奇怪,我來告訴大家為什麼。繪畫不是一種邏輯宣泄,而是一種情緒宣泄。因為在繪畫的時候,你可以任意選用顏色,而顏色是你內心深處情緒的直觀表現。另外,雖然繪畫用的不是語言,但它也是一種傾訴。

繪畫不是一種邏輯宣泄,而是一種情緒宣泄。

映秀鎮的一個小朋友畫了一幅滿是窗格子的畫,有些窗戶旁邊是紅的,他在表達什麼?他這是在無聲地傾訴,每一扇窗戶都在流血。還有一個小朋友畫了三幅彩虹,彩虹上都有黑色。這也是一種傾訴,是情感的一種宣泄。

再次,傾訴。這裏指的是語言上的宣泄。

鍋爐爆炸事故後,有員工每天一回到家,就去尋求自己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天天跟妻子去宣泄。由於每天都被擊潰一次,妻子最終受不了了,決定離婚。

因此,我要提醒所有的管理者,在嚴重的危機事件後,最好尋求專業人員的介入。家人、朋友或同事雖然可以給予幫助,但心理谘詢專家才會有針對性地“對症下藥”。大家都以為EAP服務的過程就是,心理谘詢專家往那兒一坐,然後讓親曆事故現場的所有員工,一個一個走進來說一堆話,他們靜靜地聽,並表示支持與理解。

其實,不是這樣的。心理谘詢專家為員工提供EAP服務,是要傳授員工三種技術:

第一,思維停頓技術。思維停頓技術可以防止情緒升級。我教大家一種最簡單的、兩個人就能操作的方法。假如小李和小趙一起玩這個遊戲。小李拿起一本書,翻開,指著某一行字說:“你念這一行。”小趙念了。小李啪地合上書:“猜,剛才你念的那一頁是單數頁是雙數頁?”小趙說:“雙數頁。”小李說:“雙數頁嗎?錯了,是單數頁。”然後小李啪地換了一頁:“你念這行。”小趙念完之後,小李合上書:“單數頁還是雙數頁?”

這就是思維停頓技術,用思維停頓技術對抗消極聯想和侵入性思維。

第二,情緒停頓技術(EDMR),也稱“快速眼動脫敏及後處理”。我們的情緒來自眼耳口鼻舌所感受到的外界信息,這是情緒的正常來源。比如你走在馬路上,突然間看到麵前的一個情景,讓你很氣憤;你明明睡得好好的,可隔壁的搖滾樂讓你睡不著,你覺得很焦躁;某個同事在辦公室抽煙,你一下感到怒不可遏。

人獲得信息最多的渠道是視覺,人的情緒在很大程度上會跟著視覺信息以及對信息的判斷走。你看見什麼,然後大腦會傳遞一種情緒給你。比如你看到馬路上有一錢包,大腦立刻給你一種高興的情緒,但如果這時你不能確定是不是錢包,你的眼球一停下來,你的大腦就會進入一種情緒等待狀態,而這種情緒等待狀態是無情緒的中性狀態。

第三,呼吸及肌肉放鬆技術。當麵對一些場景,我們特別緊張的時候,可以采用呼吸及肌肉放鬆技術,用呼吸的節律性、肌肉緊張和放鬆的節律性,來誘導自己進入一種放鬆狀態。

3.組織多樣化團隊活動

在突發危機事件後,我們可以組織相關團隊進行多樣化活動,比如球賽、拓展、儀式化活動等。組織球賽、拓展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員工在對抗中宣泄情緒,讓員工重新獲得陪伴,能夠重塑團隊的凝聚力。

什麼是儀式化活動?

我參與了某工廠強堿事故的處理。強堿事故後,出現死不見屍的情況。死者的侄女剛好在這個企業中工作。她是伯父撫養長大的,後來伯父把她帶進了工廠。她伯父死後,廠裏給她休了幾天假,不過她並沒有回家,而是在事故車間附近溜達來溜達去的。

我對廠裏的工會負責人說:“這麼著吧,你在那車間門口擺一台子,把她伯父的照片擱那兒,你把他伯父平時用過的一些東西拿出來燒了,讓廠裏一些年長的員工陪著她做一個儀式吧。她要沒告別,這事就放不下,她是不會走的。”

在這種情況下,隻有給她一個儀式化的行為,給她一個能哭的地方,讓她在儀式中接受並強化伯父已經不在的現實。這是企業管理者能夠做到且需要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