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你還彈吉他嗎?你還在堅守嗎?你在堅守什麼?(1 / 1)

——觀話劇《你還彈吉他嗎》後有感

由郭凱敏、張亮、杜若溪主演的話劇《你還彈吉他嗎》展示了一名鐵血軍人、同時又是一個中年喪偶單親爸爸賀衛平,與風流倜儻、遊戲人間的男影星餘隆麒,對同一個女人賀卓的價值觀爭奪。

仿佛就是:“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思想,和“活在當下的每一個瞬間”的“小確幸”理念之間在相互碾壓。

在爸爸賀衛平眼裏:女兒賀卓是個天才兒童和可造之才。

女兒賀卓從小到大獲得獎狀無數,參加過國際優秀兒童夏令營,接受過美國副總統的接見。

爸爸賀衛平認為:接下去,女兒賀卓的發展趨勢,應該是成為某個行業的精英、在社會群體中有較高的位置、或在某個領域發揮自身的作用和價值。

而不是眼看著,女兒賀卓成為一個被圈養在溫室裏的全職太太,隻為一個男人洗衣做飯的主婦。

女兒賀卓即便衣食無憂,也不過是個高級保姆而已。

沒什麼價值,顯得那麼的“卑賤”。

爸爸賀衛平打從心眼裏不認同這種生活方式,又因自己對愛女多年的栽培和心血付之東流而扼腕不已。

而在丈夫餘隆麒眼中,自己才是物質上的成功者。

外麵“彩旗飄飄,家裏紅旗不倒”。

也許曾經在深夜裏的山上給賀卓彈吉他、唱情歌的那個瞬間,餘隆麒是真的愛過的。

對著強硬迂腐的嶽父爭取和賀卓結婚的刹那,餘隆麒是勇敢的。

給賀卓創造優越的物質條件的婚姻中,餘隆麒是慷慨的。

但餘隆麒沒有賦予妻子賀卓更高精神層麵的東西:更多生活意義和社會認同感。

無孩的中年夫婦生活,除了出軌、相看兩厭外,沒有別的新意。

縱然長期陪伴的溫情仍在,但已抵擋不過放縱的刺激、新鮮小花的誘惑。

對於餘隆麒這種男人來說,他就是蝴蝶。

餘隆麒不是隻鍾愛那一朵玫瑰的小王子,餘隆麒眷戀的不是一朵特定的“花”,餘隆麒愛的是一片“花海”。

賀衛平的女兒,餘隆麒的妻子,賀卓,從兒時到青少年時代,在強硬的父權灌輸和引導下,以學習知識、培養技能、獲取師長的認同為傲。

賀卓作為女性的特質和局限性,使她想要獲得男權的認同。

在少女時,賀卓認同了爸爸灌輸給她的價值觀,要成為有學問的人、要成為女強人。

雖然這個“女強人”沒有明確的定義,但估計應該是居裏夫人、鐵娘子撒切爾夫人那樣的。

再不濟,也得是女航天員那樣優秀的女人,才符合爸爸賀衛平心目中的目標和預期。

爸爸賀衛平的強勢,培養了單純、善良、上進卻缺少被溫情關懷的女兒賀卓。

這樣的女兒賀卓,卻會輕易地被花花公子餘隆麒用溫情脈脈的凝視、幾首情歌、刻意營造的氛圍所打動。

在青春荷爾蒙的躁動下,賀卓依附於男朋友或丈夫,與強硬的父親斷絕關係形成了必然。

斷絕的不僅僅是父女關係,更有賀卓潛意識裏對“殘酷”及“嚴格”教育的反叛和決裂,對父親價值觀的質疑,對能夠享受片刻“小確幸”的認同。

十八年的婚姻生活,當懵懂的激情過去,富裕全職太太的生活讓賀卓覺得窒息。

麵對的是花心風流的丈夫、父親的老去、平凡但努力生活的小保姆....

賀卓看到那些進城務工的平凡女性,她終於開始反思自己到底要追求什麼?什麼是應該堅持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並堅守著自己的堅持。

我尊重你的,你也應該尊重我的。

可能發明衛星裝置,探索太空、潛下深海是一種偉大。

但能夠為家人創造溫暖穩定的生活,也是一種成功。

“成功”的定義應該是多元的。

我們的社會在發展,對於價值觀和成功的定義也應該多元。

並不是,隻為某一個男人洗手作羹,就是“活的卑賤”。

也並不是,像得了抑鬱症的大佬那樣,能夠把先進概念引入本國,自己卻日夜難眠,就是無比的成功和快樂。

一定要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淩駕在他人的價值觀之上,不能平等的對話和交流,是一種病態和狹隘。

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要多元和包容,平等和尊重。

套用話劇的題目和核心作為結尾,問自己幾個問題吧!

你還彈吉他嗎?

你還在堅守嗎?

你在堅守什麼?

你會動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