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二十 水陸營製篇(2 / 3)

六年冬,林翼克武昌,進圍九江。是時湘軍炮船增至四百艘,而楊載福尤雄傑無倫,常越賊壘,孤軍深入,橫行千裏無阻,眾驚為神。其後四年,國藩為兩江總督,議建淮、揚、寧國、太湖水師;林翼則欲立衢杭水師,皆不果行。而浙江已自立水軍,以湘軍將領之。自是,東南七省,皆有炮船,其製皆仿湘軍。而賊亦時掠官軍戰艦,依式造之,然脆劣不任戰,卒失長江之險。曾國荃之圍安慶,引江水灌濠,浮戰船,與陸軍犄角。已乃舁炮舟至菱湖,與賊拒。安慶既克,立淮揚水師,以黃翼升統之。

同治元年三月,曾國荃進軍規金陵,彭玉麟統水師十八營助之。五月,國荃屯雨花台,曾貞幹駐江東橋,以水師護糧道。其後李秀成、李侍賢率六十萬眾犯雨花台,而糧運不匱者,水師之力也。是年,更立太湖水師十營,以李朝斌統之。三年六月,金陵克。朝廷論平寇功,以國藩創立舟師為首。而國藩亦言長江既清,賊糧漸匱,故金陵兩載而告克。

明年,國藩北征,議立黃河水師。其時,劉長佑督直隸,初用民船載炮守河,已乃更置炮船,撚至輒卻之。而陳湜亦興山西水師。其後二年,李鴻章剿撚,益征黃翼升等水師守運河。於是,山東、河南濱水之區,皆有炮船。國藩、玉麟以長江五省戰事大定,師船千餘號,炮位二三千,利器不宜浪拋,勁旅不宜裁撤,奏請改經製水兵。詔允之。設長江提督一人,綰五省兵事,以黃翼升為之。旋命侍郎彭玉麟歲巡一次。翼升病免,李成謀代之。未幾,起前總督楊嶽斌分巡長江,嶽斌乞退,事專於玉麟。是時,中國輪船盛行,福建巡撫劉銘傳請減長江水師之半,移其費造小火輪。詔下兩江總督曾國荃、兵部尚書彭玉麟議之。國荃、玉麟言長江歲費銀才數十萬,減其半,無裨輪船,而於水師大損,事遂寢。

凡水師,快蟹船一,營官領之;長龍船十,三板船十,諸哨官領之;合二十一船為一營。快蟹,槳工二十八人,櫓八人,艙長一人,頭篙一人,舵一人,炮手六人,都四十五人。長龍,槳十六人,櫓四人,頭篙一人,舵一人,炮手二人,都二十四人。三板,槳十人,頭篙一人,舵一人,炮手二人,都十四人。此初定營製也。鹹豐五六年間,裁快蟹,減長龍為八,增三板為二十二,合三十船為一營。

凡水師營官,月給薪水辦公銀二百兩。哨官,日給銀四錢。艙長,一錢六分。舵工,一錢五分。頭篙、炮手,俱一錢四分。槳工,一錢二分。

凡船炮:長龍頭炮二,洋莊八百斤至千斤。邊炮四,各重七百斤。梢炮一,重七百斤(快蟹製同,後廢不用)。三板頭炮一,重七百斤至八百斤。梢炮一,重六百斤至七百斤,俱洋莊。腰炮轉珠二,重四五十斤。各船仍分配洋槍、鳥槍、刀矛,備短戰。

凡旗幟:桅上用方。長龍桅旗長一丈有二,寬七尺。三板桅旗長九尺,寬六尺。上半紅色,下半白色,畫北鬥、太極、如意從其意。梢用尖角。長龍梢旗長一丈一尺,寬九尺。三板梢旗長九尺,寬七尺,書某標、某營、某哨。其各標、營、哨,或桅上添小旗,或船頭設立旗,寫姓號為記,顏色製度從其意。

凡結營:小船依洲,大舟橫流,相距欲疏,以避暴風撞損。風起則三板保於大舟,接戰則三板爭先。快蟹、長龍以備指揮,敗則棄之,以三板歸。百舟雖敗,一舟可全;全船傷死,一人可戰。故水師之強,一時無敵。

凡快蟹、長龍:中裝窗槅,三板露載無篷版。停泊則施夾帳覆船,行則去之。弁卒終歲舟居,不許登岸。軍士自造長龍載輜重,號為公船。

凡接戰:宜乘逆風、逆流,勝則易歸,敗則易退;其次,順流、逆風,往來稍易。陳輝龍之敗,乘順風、順流,故一敗不能返。

凡長江水師:製兵萬二千人,月費銀五萬有奇。自荊州、嶽州至崇明以達於海,延袤五千餘裏。綰以長江提督。所部總兵四人,駐嶽州、漢陽、湖口、瓜洲。分二十四營,每營營官一人,以副將、參將、遊擊充之。每船哨官一人,以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外委充之。計船七百七十四,哨官如其數。提督、總兵坐船外,加督陣大三板二。其俸薪口糧,及修補船炮經費,於長江酌留厘稅。其地連五省,故議五省分任餉事。湖南留嶽州卡,湖北留漢口卡,江西留湖口卡,安徽留大通卡,江蘇留瓜洲卡。設船局於漢陽、吳城、草鞋夾,火藥局於安慶、武昌,子彈局於長沙。都、守以下坐船為衙署。遇搶劫案,哨官為專汛,營官為本轄,俱予疏防處分,而統轄之提鎮不與焉。其水師員弁,大銜借補小缺者,不準借至三級以下。已補借缺者,仍照本銜升轉,不得照借缺再借他缺,著為令。

凡長江水師:長龍,額設兵二十五人,舵兵一人,日給銀一錢二分,艙兵、頭兵各一人,炮兵四人,俱日給銀一錢;槳兵十八人,日給銀九分。三板十四人如舊製。督陣大三板二十人,舵兵、頭兵各一人,炮兵二人,槳兵十六人,口糧如長龍之製。稿書視舵頭,書識視槳兵,俱扣建。

以上水師。

我朝龍興東土,騎射之精,罕有其倫。外綏番回,內靖寇盜,不過精騎數千,即奏膚功。然恬熙既久,八旗世胄多溺貴寵,習文弱。而吉林、黑龍江為天下勁旅所在,鳴鏑馳馬,射獵為俗。其人類忠實勁質,勇於赴敵。如多隆阿、舒保之倫,不識漢字,操奇握勝,暗與古合,雖孫、吳無以過之。曾國藩常歎馬隊之妙,無美不備,而稍惜其擾民,欲增長夫助之。其後征江南,募馬勇。初定馬軍營製二十則。四人為棚,六棚為哨,十哨為一營。哨官十人,正勇二百四十人,營官領之。營官有幫辦、字識各一人,親兵八人,俱有夫馬。先鋒官五人為棚,夫馬如之。複設步隊什長一人,步隊親兵十人,共一棚,專備差遣及守營之用。又公長夫四十人,運軍械草料。其後剿撚,國藩乃改定前製焉。茲錄其後者:

凡馬軍一營,營官一人,幫辦一人,字識一人,分前、後、左、右、中五哨。其前、後、左、右四哨,如立正哨官一人,副哨官一人;中哨即以營官為正哨,外立副哨二人。每哨馬勇五十人,每棚什長一人。一營什長都二十五人,散勇二百二十五人。營官及兩副哨、幫辦、字識,共用夥夫二人。四哨之正副哨官,共用夥夫四人。二十五棚,每棚用夥夫一人。通營夥夫都三十一人。

凡馬軍,營官月給薪水、馬幹銀五十兩,公費銀一百兩,馬四匹。幫辦月給銀十六兩,馬一匹。字識月給銀九兩,馬一匹。正哨官月給銀十八兩,副哨官月給銀十五兩,如給馬二匹,俱不扣建。什長日給銀二錢六分,馬勇日給銀二錢四分,各給馬一匹。夥夫日給銀一錢一分,俱扣建。

凡營官,領藍夾棚二,白單棚一。正副哨官,共領藍夾棚一,白單棚一。幫辦、字識,領白單棚二。馬勇每十人領白單棚二。

凡搬運鍋、帳、子藥,每哨雇大車一輛,由糧台發價(如南方無車,每營仍用長夫四十人)。如或置買大車、駱駝,亦由台發價。每營百馬之內,每年準報倒斃三十六匹,如數換領,以資彌補。

凡獸醫、鐵匠、旗幟、大小掃把、鐵刮、竹槽,出自營官公費。修補鞍上坐褥、布屜、後鞦轡頭、肚帶,及拴肚帶寬皮條、拴鐙窄皮條,哨官、兵勇自辦。更換鞍橋、牛皮韉、皮劄、鐵嚼、全副馬槍弓箭、紮草刀、草料口袋,軍械所辦給。

以上馬軍。

昔田單攻敵,魯仲連策其不能下。已而三月不下,田單問之。仲連曰:“將軍之在即墨,坐則織蕢,立則仗鍤,為士卒倡。將軍有死之心,士卒無生之氣。聞君言,莫不揮涕奮臂而欲戰。此所以破燕也。當今將軍東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娛,黃金橫帶,而騁乎淄、澠之間,有生之樂,無死之心,所以不勝也。”

曾國藩服膺其言,常引以誡將弁。然湘軍起貧苦,忍饑赴敵,喋血千裏。其初並無部撥之餉、征調之兵,徒以將帥恩義相聯,感發興起。張皇補苴,朝不保夕。其徘徊於江西,躑躅於祁門,亦可謂有死心、無生氣者矣。及其克金陵,清廣粵,北靖撚回,西定羌戎,析爵儋圭,將相接踵,區區夜邑、淄上之奉,不足數矣,則所謂有生之樂、無死之心者,後來者可不引為戒乎?吾故采曾公歌辭,所以勸誡軍士者,見當時經始之難,用心之苦焉!

保守平安歌(鹹豐二年在湘鄉作)

第一莫逃走

眾人謠言雖滿口,我境切莫亂逃走。

我境僻處萬山中,四方大路皆不通。

我走天下一大半,惟有此處好避亂。

走盡九州並四海,惟有此處最自在。

別處紛紛多擾動,此處卻是桃源洞。

若嫌此地不安靜,別處更難逃性命。

隻怕你們太膽小,一聞謠言便慌了。

一人倉忙四山逃,一家大小泣嗷嗷。

男子縱然逃得脫,婦女難免受煎熬。

壯丁縱然逃得脫,老幼難免哭號咷。

文契縱然帶著走,銀錢不能帶分毫。

衣服縱然帶著走,豬牛難帶一根毛。

走出門來無屋住,躲在山中北風號。

夜無被鋪床板凳,日無鍋甑切菜刀。

受盡辛苦破盡財,其實賊匪並未來。

隻因謠言自驚慌,惹起土匪吵一場。

茶陵道州遭土匪,皆因驚慌先走徙。

其餘各縣逃走人,多因謠言嚇斷魂。

我境大家要保全,切記不可聽謠言。

任憑謠言風浪起,我們穩坐釣魚船。

一家安穩不吃驚,十家太平不躲兵。

一人當事不害怕,百人心中有柄把。

本鄉本土總不離,立定主意不改移。

地方公事齊心辦,大家吃碗安樂飯。

第二要齊心

我境本是安樂鄉,隻要齊心不可當。

一人不敵二人智,一家不及十家強。

你家有事我助你,我家有事你來幫。

若是人人來幫助,扶起籬笆便是牆。

隻怕私心各不同,你向西來我向東。

富者但願自己好,貧者卻願大家窮。

富者狠心不憐貧,不肯周濟半毫分。

貧者居心更難說,但願世界遭搶劫。

各懷私心說長短,彼此有事不相管。

縱然親戚與本家,也是丟開不管他。

這等風俗實不好,城隍土地都煩惱。

萬一鄰境土匪來,不分好歹一筆掃。

富者錢米被人搶,貧者飯碗也難保。

我們如今定主意,大家齊心共努力。

一家有事聞鑼聲,家家向前作救兵。

你救我來我救你,各種人情各還禮。

縱然平日有仇隙,此時也要解開結。

縱然平日打官方,此時也要和一場。

大家吃杯團酒,都是親戚與朋友。

百家合成一條心,千人合做一雙手。

貧家饑寒實可憐,富家量力略周旋。

鄰境土匪不怕他,惡龍難鬥地頭蛇。

個個齊心約夥伴,關帝廟前立誓願。

若有一人心不誠,舉頭三尺有神明。

第三操武藝

要保一方好土地,大家學些好武藝。

武藝果然學得精,縱然有事不受驚。

石頭要打二十丈,石灰罐子也一樣。

木板隻要五寸寬,箭箭要中靶子上。

石頭灰罐破得陣,叉鈀錨子一齊進。

靶子也立一塊板,板上先鑿四個眼。

眼內安個小木球,戳在錨子尖上留。

隻要枝枝戳得準,保守地方總安穩。

火器雖然是個寶,鳥銃卻要鑄得好。

火藥也要辦得真,不然炸裂反傷人。

銃手若是不到家,不如操演不用他。

惟有一種竹將軍,裝得火藥大半斤。

三股麻繩緊緊纏,一炮響動半邊天。

件件武藝皆無損,石頭錨子更要緊。

石頭不花一文錢,錨子要出一道圈。

若是兩個習得久,打盡天下無敵手。

讀書子弟莫驕奢,學習武藝也保家。

耕田人家圖安靜,學習武藝也不差。

匠人若能學武藝,出門也有防身計。

商賈若能學武藝,店中大膽做生意。

雇工若能武藝全,又有聲名又賺錢。

白日無閑不能學,夜裏學習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