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幫孩子打開絢麗多彩的語言寶庫(2 / 3)

除此之外,家長也可讓孩子執行包含方位詞的指令。如:“把玩具放在盒子裏”,“把勺子放在小桌子上”等等。 對於年齡稍大的孩子,我們可將指令寫在卡片上,讓他取出其中一張,然後按此卡片指令做出行動,使此遊戲將聽、讀語言文字有效的結合起來。

·聽音樂

聽音樂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聽覺感受,促進孩子的情感體驗,陶冶孩子的情操,還可使孩子的左右大腦平衡發達。

不少媽媽在孩子還未出世時,就用聽音樂的方法來進行“胎教”了。的確,音樂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明顯的促進智力發育的作用。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尤其是對於培養孩子的語言智能有很大的幫助。

在生活中家長適當的給孩子聽一些音樂是很有益的,比如在孩子上床後,放一首親切溫柔的“搖籃曲”,當孩子遊戲的時候,為他放一首歡快的、節奏鮮明的樂曲;或者當孩子在球場上馳騁時,播放一首歡快、激昂的進行曲。

家長除了在必要的環境給孩子播放音樂外,也可每天定時給孩子放一些旋律優美的樂曲,隨著年齡的增長,播放音樂的時間可適當延長,除了過於鏗鏘有力的和近乎瘋狂的樂曲不宜給孩子聽外,從節奏輕快、富有生氣的到舒緩流暢、優雅動人的各種風格都可以讓孩子聽一聽。

推薦曲目:

貝多芬:《致愛麗斯》海頓:第101號交響曲《時鍾》;莫紮特:《小夜曲》、鋼琴奏鳴曲等。巴赫:《耶穌,眾人仰望之喜悅》;貝多芬:月光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德彪西:月光;舒曼:夢幻曲等。

歌唱曲目

《娃哈哈》;《歌聲與微笑》;《讓我們蕩起雙槳》等。

說,可以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並且有效的“說”不僅涉及講話時所使用的詞彙,還包括說話的方式、音調、麵部表情、體態手勢等。可見“說”涉及了人類的所有智力!家長要讓孩子“說”話,因為這是激發孩子語言智能的有力舉措。

·跟我學

孩子們的潛力是不可估量的,隻要引導得當,個個都可能是天才。為了使孩子更好的掌握“說”這項技能,家長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有效的訓練。

平常生活中,父母要堅持每天和孩子說話。例如媽媽在給孩子喂奶時、洗澡時、在哄他睡覺時……媽媽應對視孩子,用親切的語言,柔和誇張的語調,變化的表情對孩子說話。盡管這時候孩子還不會說話,但他已經在聽爸爸媽媽的聲音了,感受到你在與他講話了,這時你也會發現,孩子嘴裏偶爾也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這是寶寶在跟媽媽學說話呢!

當孩子已經會說話,並掌握了少量詞彙時,父母要有意識的在孩子麵前多說話,結合生活中的事物,說出大量孩子生僻的詞彙,並且要有意識的重複多說,這時,你會發現孩子在模仿,或在講話時,無意識地在學習使用你所說的話語。當你發現孩子在模仿你說話時,要注意傾聽,用眼睛看著孩子,不要隨便插嘴,要隨時用“點頭”或“嗯”對孩子的話做出反應,當孩子說錯了時,要合理的給予糾正,並鼓勵他更好的說下去。

有興趣的父母也可以跟孩子做“跟我學說話”的遊戲,比如:帶孩子來到大鏡子麵前,引導孩子照鏡子。這時,可以給孩子提問:“你能看到自己嗎?從鏡子裏看到你身上的什麼?”孩子回答,而後父母以親切的口吻示範,引導孩子說出各器官的數量詞。重複多次,直到孩子掌握了各組數量詞為止。

如果你的孩子足夠大了,說話對於他來說,已不再是問題了。他可能還有自己獨特的一套說話方式,這時,父母就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說話的技能。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經常在孩子麵前使用一些富有色彩的、複雜的詞彙,講雙關語、說笑話、猜謎語,或者生動形象地描述個人經曆。也可以讓孩子有意的模仿你,這樣,時間長了,相信孩子在你的引導下,一定會從培養和鍛煉講話中獲益。

“逗”孩子說話

在孩子能發出一些簡單的“咳”“呃”“噯”“噢”的聲音時,父母就要利用多種機會,逗引孩子發出聲音。

父母可以模擬發出很多有趣的聲音,比如學動物叫、吹口哨等,也可叫孩子的名字,讓孩子集中注意聽媽媽的聲音;或者拍拍手,拍拍桌子,拉著孩子的手拍一拍並用嘴巴“配音”,激發孩子的愉快體驗,使孩子對發聲產生興趣,愉快地對父母發聲和笑。但要注意的是,這種訓練一定要注意時間,孩子在吃飽之後,渾身覺得舒服的時候做,這時孩子會主動發出一些聲音。並且媽媽對孩子發出聲音時,聲音不宜太大,以免嚇著孩子。另外,媽媽發音時可以配有相應的活潑而豐富的表情以吸引孩子的注意;或者每次換四五種聲音,也可給孩子念兒歌。

當孩子大些時,逗孩子說話是親子間的快樂時光,這是為了培養孩子愉快的情緒體驗,引導孩子進行發出聲音的嚐試。因“逗”與日常生活中的說話不同,這是用一些手段來讓孩子回應父母的“逗樂”,越早學會“逗樂”會越聰明,因此,爸爸媽媽要運用一切可以讓孩子主動發聲的方法來逗引孩子說話,可以多和孩子做遊戲,多和他說話,並且還可用一些形象誇張,色彩鮮豔的有聲玩具逗孩子說笑。

這種做法,不僅是為了給孩子豐富的語言刺激,而且還增進了孩子與父母的感情,達到親子教育的目的,更達到心靈與感情的溝通。

·給同伴講故事

聽故事涉及到很多傾聽技能,講故事則需要語言能力的延伸與發展。並且講故事是語言交流的令人愉悅且有效的形式,可以有效的訓練孩子把握語言的節奏、音調及語言的細微差別。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在家裏組織一場小小故事會。

家長可以在孩子的小夥伴來家玩時,組織他們舉行一場小小故事會,讓孩子們圍坐在一圈,輪流著站在圈子中間,給小夥伴們講一個故事,故事可以是以前孩子經常聽的故事。如果孩子中途卡殼了,這時家長可稍作提示。並且家長一定要深情地和孩子對視,鼓勵他們的一切反應。待孩子講完,家長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拍手喝彩。

可能在這樣的小小故事會上,一些孩子很樂意為其同伴講故事,並表現出很高的熱情。而有些孩子則對此感到畏懼。這時,家長則可采取一些小措施來幫助孩子,比如在孩子沒上場前教給他一些講故事的技巧,也可與孩子一起練習講故事。對於膽小又有表演欲望的孩子,可以將他安排在人少的小組中講故事.或是將他安排給比自己年齡小的孩子講故事,這樣可以緩解他們不必要的緊張。

這種方法同樣適用於大點兒的孩子,隻不過大點兒的孩子在給同伴講故事時,他們所選擇的故事內容則更加的有深意,還可以提前給孩子們找一些故事素材。必要時,還可以鼓勵孩子把自己的生活經曆編成故事講出來,並且組織孩子們對所講故事內容引發出的問題進行討論。

·和孩子聊天

凡是讓孩子做跟“說”行關的事情,都可以說是在訓練孩子的語言文字智能,聊天無疑是一種更好的,且簡單易行的訓練方法。其實,孩子都樂意講自己的事給別人聽,所以家長應該經常和孩子聊天、談心。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他們的語言表述還不太連貫,所以家長在跟他們聊天時,孩子總會出現言語不連貫、用語不當、多重複等情況,對此,家長不可當麵指責,隻要多示範,孩子漸漸就會講好了。

對於大點兒的孩子,聊天除了能培養他們的語言文字智能外,還能借此了解孩子的想法及需要,搞好親子關係。在這過程中家長需要學習傾聽的技巧,不要還沒等孩子把話說完就急著要糾正孩子錯誤的觀念。這種急躁帶點批評性的舉動會讓孩子自尊心受傷而不願意再與你分享他的想法,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親子之間的隔閡。家長要了解,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他願意把自己碰到的事情和父母分享,我們就應該像孩子的朋友,當個專心的聽眾好好的和孩子聊天交流。

·猜謎語

猜謎語是一種趣味性很濃的娛樂活動,也是一種很好的語言遊戲,它能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想像力,對促進腦力活動功能,提高對事物的思維、分析、判斷能力都有很大幫助。所以,平常有空時,家長可以多和孩子玩這種猜謎語的遊戲。一開始,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比較容易猜的謎語讓孩子來猜。比如,下麵這些謎語就比較適合:

“麻房子,紅帳子,裏麵睡個白胖子”(花生)

“兄弟兩個一樣長,一日三餐它們忙,光吃飯來不喝湯,酸甜苦辣它先嚐”(筷子)

也許,孩子剛開始還不會猜,不過這沒關係,你隻要堅持下去並一直鼓勵他,那麼他很快就會猜得很好的。

對於個別難猜的謎語,家長可以給孩子一些提示信息,如“熊貓”就可以告訴孩子“黑黑的眼圈,愛吃竹子”等他熟悉的線索。

玩過幾次後,就可以把謎麵難度提升。下麵這些謎語可以給你提供參考:

謎語

左一孔,

右一孔,

是香是臭,

問它,它都懂。

(打一器官)

丁零零,丁零零,

一頭說話一頭聽。

(打一通訊工具)

有時像個圓盤,

有時像把鐮刀。

有時落進山坳。

有時掛在樹梢,

(打一天體)

身穿綠衣裳,

肚裏紅瓤瓤。

結的黑籽籽,

消暑甜又涼。

(打一水果)

謎底: 1.鼻子2.電話3.月亮4.西瓜

·詞語接龍 孩子一般都會說一些童謠、古詩,當孩子熟練背誦之後,可與父母玩詞語接龍的遊戲。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對事物的反應能力,加強對詞語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孩子的語言文字智能。

父母除了可以和孩子背誦古詩、童謠,還可結合孩子平時的生活經驗,進行句子的連接。以孩子接地點為例,媽媽:“看病要到——”孩子接“醫院”。媽媽:“上學要到——”孩子接:“學校。”依孩子對水果的了解,媽媽可說出某一水果的特征,讓孩子說出水果的名稱。

對於大一點兒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掌握了大量的詞彙,父母可以和孩子玩接成語的遊戲,如媽媽說:“萬事如意!”然後讓孩子按這個成語的最後一個字的諧音相同的字作為一個成語的開頭字,這時孩子明白了,他會接:“意想不到”,然後,媽媽再接下去。……

為了更好的和孩子玩這種詞語接龍的遊戲,家長自身在平時生活中也要注意加強學習,以為培養孩子提供很多的訓練素材。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這句話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孩子因為對語言文字進行“讀”,從而使他產生對語言文字的正確認識和學習熱情,所以父母要努力的培養孩子良好的“讀”習慣。

·閱讀字卡

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家長應該有意識地教孩子認識或讀一些單字和詞語。對於小一點兒的孩子,家長可以讓孩子躺在床上,或坐在小凳上,然後取出事先做好的字卡,每次隻出示三張,逐張出示字卡。先拿出第一張字卡(媽媽),然後發音“ma ma”,再依次出示其他字卡,邊出示邊發音。注意出示時速度要快,從左到右一閃而過,一張接一張地出示,使孩千“閃電記憶”。重複幾次後,可停止此活動讓孩子做其他事情。但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裏應再次反複以上的閱讀字卡的活動,待孩子熟悉後再換其他內容。

如果是年齡大點兒的孩子,媽媽可把家中日常用品的名稱寫成字卡貼在相應的物品上,然後,媽媽領著孩子在室內見到什麼,就指著字卡說出它的名字。如:見到冰箱就指著字卡對孩子說:“這是冰箱。”長久下去。孩子會自然而然地掌握許多言語文字。

如果是更大點兒的孩子,我們則可以將他們所學的學科知識做成字卡讓孩子閱讀,比如將英語單詞做成字卡,將分子式做成字卡,然後,每天練習,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文字智能,並且對於他學習成績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