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因為要參加教師資格的考試,就沒有出去掙錢,所以他們隻能買一點麵包、茶和糖來充饑。高爾基在普列特涅夫的房間硬著頭皮學習各種科目,學習呆板的語法。
不久,他明白了,現在學習這些知識還有些操之過急,就算是通過了考試,因為他年紀太小也未必能夠當上老師。
於是,高爾基又出去找事做了。
普列特涅夫的房間隻有一張單人床,他們兩人就輪流著睡,高爾基晚上睡,普列特涅夫白天睡。
高爾基白天的時候就去外麵找事做,天一黑就回來,要是運氣好,他可以掙到一些錢買回一些麵包、香腸或牛雜碎,來補充他們的夥食;如果沒有掙到錢的話,他們就靠普列特涅夫的11戈比生活。但無論生活怎樣艱難,他們的日子都過得很快活。
這座房子裏住著的都是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其中有窮困的大學生、學裁縫的女孩和潦倒的文化人。這裏還住著一個身患肺結核的數學家,他一天到晚神神道道的,聲稱可以從數學中證明上帝的存在。
在這裏,高爾基還結識了一個叫巴什金的人。他上過師範院校,受過良好的教育,因為染上了肺病不得不住在這裏。
巴什金長著一頭棕色頭發,臉上像演員一樣,刮得光光的。他身材矮小,動作敏捷輕巧,仿佛一隻貓。
巴什金讀書很多,人也很聰明,他給高爾基推薦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基督山恩仇記》時說:“這部書主題鮮明,感情豐富,又有理想又有真情。”
他對待高爾基像大哥哥一樣,真心實意地為高爾基指點迷津。他講話的藝術和語言的優美,令高爾基非常羨慕。他對高爾基說:“你為什麼像女孩兒似的那麼羞澀?是怕別人罵你不老實?老實,對女孩子來說的確是資本,但對你,則如同枷鎖。公牛倒能安分守己,那是因為它整天隻會吃草。”
還有一個叫做特魯索夫的行蹤隱秘的人也跟高爾基很要好。這個人相貌堂堂,衣著講究,手指像音樂家那樣纖細。他在處於城郊的船舶修造廠地區經營著一間小店鋪,店鋪外邊兒掛著“鍾表匠”的招牌,但那裏實際上是一個銷贓的場所。
盡管如此,特魯索夫卻經常警告高爾基說:“彼什科夫,你可別去跟偷竊這種事兒沾上邊兒。在我看來,你不是這條路上的人,你是個重精神生活的人。”
高爾基不明白他說的重精神生活指的是什麼,他便好奇地問:“那麼,什麼是‘重精神生活’呢?”
特魯索夫得意地捋一下自己花白的胡須,一本正經地說:“那就是說,對什麼東西隻抱有好奇,而不是羨慕!”
他這個觀點讓高爾基很不服氣,因為高爾基羨慕很多的人和事,比如巴什金、普列特涅夫和特魯索夫等。
高爾基羨慕他們的生活經曆比自己豐富,羨慕他們總是懂得比自己多。
就拿特魯索夫來說,高爾基就羨慕他會講許多西伯利亞、希瓦、布哈拉等地的故事,這些故事讓高爾基熱血澎湃。而當特魯索夫一談及高級僧侶的生活,他又是一副冷嘲熱諷、尖酸刻薄的神態。
有一次,特魯索夫向高爾基神秘地提到沙皇亞曆山大三世,他說:“這位沙皇真是個能幹的君主!”
高爾基讀到的小說裏常有一種人,他們在故事的開頭是以一種壞人的姿態出現的,到結尾時卻出人意料地變成了無私的英雄。他覺得,特魯索夫就應該是屬於這種人的。
高爾基還與一些品德高尚、關心政治的有誌青年交朋友,他們介紹他認識了一個雜貨鋪老板安德烈·捷林柯夫。
捷林柯夫是一個患病的獨臂人,他長高爾基十來歲,相貌溫和,胡須灰白,眼睛裏透出精明。他的雜貨鋪在一條荒涼小街的盡頭,是一幢低矮的平房。他的鋪子迎麵是一個很大的房間,光線不算好,隻靠一扇天窗射入微弱的光。和大房間相連的是廚房,從廚房過去,走過一段不長的走廊,是一間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