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倉庫是一間秘密圖書室,收藏著許多禁書和珍貴版本的書。據說,這是喀山城最好的圖書室。喀山許多大學的大學生和抱有進步思想的人們,常常來到這裏借書,這兒也是他們的聚會點。高爾基很快和捷林柯夫成了朋友。
從這時起,科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著作,代替了高爾基過去讀的那些小說和冒險故事。他開始學習亞當·斯密的理論,讀俄國哲學家、文學批評家車爾尼雷夫斯基和馬克思的著作。
在當時的俄國,馬克思的《資本論》是少有的珍品,隻有第一章的手抄本在民間流傳。
每天晚上,許多大學生和中學生到雜貨店來,其中也包括從西伯利亞流放回來、留在喀山工作的革命者和秘密學生組織的成員。他們在這裏慷慨激昂地熱烈爭論,有時也在這裏竊竊私語。他們希望改變現狀,希望生活變得更美好,所以經常在一起閱讀曆史和政治經濟學著作,分析沙皇統治下的黑暗現實,為祖國的前途擔憂。
從這些人的談話中,高爾基發現,他們常說出一些他想說而不敢說出的話。這使他非常高興,但有時他又感到他們談論的書和事物,自己大都讀過,或親身經曆過,因而,他又覺得自己比他們更了解生活。
在這些人眼中,高爾基就像木匠手中的一塊好木材,他們也很想把他製成一件不同凡響的成品。他們對高爾基十分嚴格,有時甚至使高爾基認為傷害了他的自尊心。有一次,高爾基在書店的櫥窗裏看到了一本叫《格言與箴言》的書,他讀不懂這書名的含義,便在一次聚會時向一位神學院的大學生請教,並想從這位大學生那裏借到這本書。
這個人長得很像黑種人,他長著卷發、厚嘴唇、白牙齒。他以自己是未來的大主教的身份,嘲諷地對高爾基說:“您瞧瞧,小老弟,你這不是瞎胡鬧嗎?這種書也是你能看得懂的嗎?讓你看什麼就看什麼,別亂伸爪子了。”
高爾基是個很倔強的孩子,他把自己在碼頭上做工的錢,一點點地集攢起來,最終還是買了這本書。這是他第一次買的一本像回事兒的書,他十分珍惜這本書,認認真真地讀了一遍又一遍。
還有一次,高爾基讀《社會學入門》一書,他以為作者一是過分誇大了遊牧民族對人們文化生活的影響;二是忽略了富於創造才能的流浪人和獵人的功績。
高爾基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一個從事語言學研究的大學生。這是一個在街上走路都要讀書的大學生,他常常因為把書放在臉上而和別人相撞。
聽了高爾基的想法,這位大學生那張充滿女性美的臉上頓時莊重嚴肅了起來,他跟高爾基講起了“批評權力”問題,嘮嘮叨叨足足一個小時。
他對高爾基說:“你先得信仰一種真理,才可以去批評,才有批評的權力。那麼,你又信仰什麼呢?”
經常來小雜貨鋪聚會的還有一個在雅庫特省被流放過10年的革命家,大家都叫他“霍霍爾”。他是一個很獨特的人。他有寬闊的胸膛,密實的絡緦胡,韃靼式光頭,身著一件哥薩克短大衣,扣子扣到嘴巴下。他總是寡言少語,愛坐在聚會的角落裏,一聲不響地抽自己的煙。
這個人令高爾基很好奇,同時對他又很敬畏。
從這個階段起,高爾基的思想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革命的理論像春雨一般滋潤著他的心田。那些描寫農村生活的樸素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給了他新的啟示。他覺得隻有對人類充滿了最強烈的愛,才會激發出追求生活的力量。從這以後,高爾基再不是隻考慮自己,而是開始為他人著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