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住的瑪魯索夫加貧民窟,是上山的交通要道,它在雷伯內利亞德和老戈爾內婭兩條街的交會處。
老警察尼基弗勒奇的派出所孤零零地守在老戈爾舍內婭街的拐彎處,和高爾基住的大門相距不遠。
尼基弗勒奇在這條街上幹了很多年,看上去還算聰明,笑起來也還親切,但總是掩飾不住眼睛中的狡猾神情。
他對人員複雜的貧民窟相當重視,每天都會全副武裝地到此巡視幾回。有一次,尼基弗勒奇在搜查這個貧民窟時,發現了高爾基的一本抄滿了摘要的本子。幸運的是這個本子上所抄的是拉甫洛夫的《現代理論學說及其曆史》。可是警察局還是把這件事報告了高爾基的故鄉下諾夫戈羅德城當局。
秋天到了,高爾基看到輪船開進了過冬的停泊所,碼頭荒涼起來,他打算找個固定的工作。
經人介紹,高爾基來到了瓦西利·塞米諾夫的麵包作坊。
看見高爾基,塞米諾夫噴著滿嘴的酒氣,一副沒有商量餘地的樣子說:“喂!一個月3個盧布幹不幹?”
看著塞米諾夫那副醉醺醺的樣子,高爾基真有點不想幹,但想著嚴冬就要來臨,高爾基隻好咬咬牙說:“幹!”
塞米諾夫的麵包作坊在一個陰濕的地下室,裏麵的窗戶全部用鐵網釘死,隻能透出一點微弱的光。
高爾基和其他麵包工人被關在這裏,每天要幹長達14個小時的活。他們的工作任務是每人每天和7袋麵粉,並把它們都做成麵包。
這家麵包作坊不但工作十分繁重,而且像座監獄。老板塞米諾夫是個冷酷無情的家夥,經常虐待工人。
高爾基有時背著老板,偷偷地給工人們讀一些禁書,他很想使這些人產生過另一種新生活的願望。
高爾基時常把詩人們的詩句讀給同伴們聽:“哦!人呀!你的命運,是多麼崇高……”
他甚至想組織一次罷工,但沒有成功。
在這個階段,高爾基和其他工人還被老板派去給其他城市的麵包鋪幫忙,他看到,那些地方的麵包工人生活和自己所處的麵包作坊沒什麼兩樣。
複活節時,他還到工友家去串門,從一個村莊走到另一個村莊。沿途他同樣看到農民們在地主和貴族的壓榨下過著逆來順受、因循守舊的生活。
耳聞目睹的現實使高爾基對書本中那些美好和甜蜜的農村生活的描述開始產生了懷疑。他所讀過的民粹派作家說農民們都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質,生來就是社會主義者,如果擴大村社的權利,讓每一個人都加入村社、獲得一塊土地,那時大家就會過上友愛和美好的生活。
而現實生活中的一切同書本中的描寫截然不同,他看見的隻有綿延起伏的田野、光禿禿的土丘、黑色的樹木,一堆堆垃圾似的茅舍和灰蒙蒙的天空,人與人之間也不友善,村社中的人們生活得都不愉快,因為強者總是在欺負弱者。
同民粹派作家的作品相比,高爾基更喜歡平民知識分子的作品。他經常給一起幹活的工人們朗讀特舍列尼科夫、烏賓斯基等人的作品。有一次,塞米諾夫偷聽到高爾基跟工人們說的話,便罰高爾基揉了一個星期的生麵團。高爾基為了維護自己做人的權利,他利用零碎的木柴做了一個小書架,一麵揉麵團,一麵看書。
塞米諾夫走進麵包房,看見高爾基正在讀一本托爾斯泰的著作,他一把抓過書,想把它丟進火裏去。
高爾基大聲地喊起來:“你敢燒我的書?”
塞米諾夫被這突出其來的叫聲驚呆了,他把書丟在地上,一聲不響地離開了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