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乳腺纖維瘤好發於20~50歲,是乳房良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乳房出現無痛性腫塊。單個或多個,腫塊邊界清,可活動,表麵光滑,與周圍無粘連,病程極慢,可幾年甚至更長時間保持原狀,這是乳腺纖維瘤的主要症狀。盡管乳房纖維腺瘤的惡變率隻有0.2%,但仍應警惕。纖維瘤如果采取手術切除,術後要常規送病理活檢。
3.乳腺癌乳腺癌最早的表現是患乳出現單發的、無痛性並呈進行性生長的小腫塊,腫塊常是患者在無意中(如洗澡、更衣)發現的。少數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觸痛或刺激和乳頭溢液。腫塊的生長速度較快,侵及周圍組織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變,出現腫瘤表麵皮膚凹陷;鄰近乳頭的癌腫可將乳頭牽向癌腫方向;乳頭內陷等。癌腫較大者,可使整個乳房組織收縮,腫塊明顯凸出。癌腫繼續增長,形成所謂“橘皮樣”改變。這些都是乳腺癌的重要體征。X線鉬靶和乳房活組織病理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乳腺癌的早期信號
掌握乳腺癌的早期信號,可以達到早診斷、早治療,提高生存率。
要注意乳腺癌的早期信號,必須先做好自查:
1.乳暈區濕疹樣病變乳頭周圍皮膚顏色較深的區域稱乳暈。注意乳暈區濕疹樣變、或有糜爛、破潰、經久不愈等症狀,這是乳腺癌的早期信號。
2.乳頭溢液擠壓乳頭或自動出血性分泌物或流黃水、黏液等,提示乳癌病變破壞乳腺組織。
3.奇怪的乳頭有的乳腺癌患者隻表現乳頭內陷或乳頭抬高、偏位。
4.橘皮樣病變注意乳房區域皮膚有無橘皮樣變化(凹凸不平,有小凹陷和凸起),有這種情況也揭示乳癌的存在。
5.乳房腫塊孤立、質硬、邊界不清、高低不平的腫塊常為乳腺癌的征象。
乳腺癌治療的成敗決定於治療時機,如果早期發現,及時確診,可以手術去除病根。
三、乳腺癌的篩查
乳腺癌篩查是定期對成年女性進行乳腺健康檢查,其主要目的就是爭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所謂篩查就是在“健康”人群中篩出可疑者或癌症患者,然後再進行篩查,把癌症患者篩選出來。第一次篩查亦稱早期發現,即醫生跨出醫院大門到“健康”人群中,用簡單、低廉的篩查方法開展篩查活動。
第二次篩查即早期診斷,當病人或可疑患者到醫院求醫時,醫生一定要早診、早治,給予一個明確的診斷並進行早期治療。篩查的目的在於降低癌症的死亡率和發病率,使癌症在症狀沒有出現時或出現早期,通過篩查發現,並得到及時治療。
雖然乳腺癌篩查已開展了四十多年,但對此項工作的利弊,至今仍是眾說紛紜。支持者認為,進行乳腺癌篩查,能在早期發現病變,隻要一個簡單的手術即可痊愈;而反對者則認為並非所有篩查檢出的癌症都能被治愈,況且篩查的各種方法均有一定的假陽性和假陰性——假陽性者徒受虛驚;假陰性則更易誤導患者,以致延誤診治,後果更為惡劣。
那麼,到底孰是孰非呢?
乳腺癌是最適合篩查的癌症之一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各國進行癌症篩查的腫瘤隻有婦女的宮頸癌及乳腺癌兩種,因為這兩種癌症發展的進程比較緩慢,猶如婦女溫柔的性格,臨床上有足夠的時間在腫瘤還未發生浸潤或轉移之前就能將其檢出。
西方國家一致認為,應用定期的X線攝片及外科檢查,的確能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下降幅度在30%左右。現在,西方國家已將40歲以上婦女每年或隔年做一次這樣的篩查作為預防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並取得了顯著效果。
中國婦女乳腺癌的發病年齡要較西方提前10~15年,但所幸發展較慢,即使自然發病,治療效果也較好,所以首次開始做篩查的年齡應提前至35歲,並一直持續到70歲。
參加篩查有四大好處
從歐美等國家的經驗來看,乳腺癌篩查對於女性來說,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麵的益處:首先,在篩查檢出的乳腺癌中,Ⅰ期癌的治愈率達到90%以上,可以大幅度提高治愈率;第二,早期乳腺癌可以采用破壞性較小的保乳手術,因此不但能治愈,而且能保持很好的生活質量;第三,由於治療較簡單,可以避免昂貴的化療藥物帶來的經濟負擔及痛苦;最後,對乳腺癌後期可能導致的所有家庭悲劇,都能夠防微杜漸,甚至可以避免由此引起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