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放療
1.術前放療術前放療目的在於縮小腫瘤體積,消滅腫瘤周圍的亞臨床病灶、減少手術播散,使不能切除的腫瘤獲得可手術的機會,降低複發和轉移概率,但術前放療影響正確分期和受體檢測,也會增加手術並發症。隨著化學治療的廣泛應用,全身化療不僅能縮小原發病灶,對潛在的微小轉移灶也可得到控製,加之術前放療仍屬局部治療手段,因此術前放療已很少應用,將有可能被術前化療所取代。
2.術後放療可手術乳腺癌的術後放療,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爭議,爭議的焦點主要是術後放療能否提高乳腺癌的治療效果。多數學者認為術後放療可降低局部和區域複發率,對生存率的改善尚無明確的結論。
少數學者認為放療會降低機體抵抗力,對機體有害。
3.不做放療從多年的資料分析看,乳腺癌根治術後放療對Ⅰ期患者無益處。因Ⅰ期患者80%~90%都能存活10年以上。失敗者多為血行轉移,局部複發死亡者甚少,所以對Ⅰ期患者根治術後可以不放療。
六、營養療法
抗氧化物是保養性營養素,來自食物
人們發現有6萬~10萬種的植物化學物。它們沒有統一的分子式,具有全階段預防癌症的作用。硒是目前發現抗癌性最強的營養素,通過抗氧化機製,可以促進身體裏殺滅癌細胞的物質活性。維生素E、β-胡蘿卜素、維生素C是更經典的抗氧化營養素。但要提醒大家注意,如果單純補充抗氧化劑,比如吃5mg維生素E或者吃200mg維生素C或者通過其他製劑形式補充β-胡蘿卜素,從臨床流行病學研究並沒有充分證據。我們提倡從食物中攝取抗氧化物。
與乳腺腫瘤相關的幾條建議:首先膳食營養平衡,食物多樣化,強調葷素搭配,要低脂。經常選用新鮮蔬菜,攝入具有保護性的營養素,抗氧化維生素,各種各樣的植物化學物。但是在吃這些新鮮農作物的時候要注意清洗、削皮或來源控製,避免汙染物的攝入。在保存和烹製食物時要避免發生黴變、燒焦等。我們講,如果每天吃五兩主食,其中二三兩應該是粗糧和雜豆,食鹽量至少不應該超過10g。
身體裏長腫瘤了,還能攝入營養嗎
現在的觀點還是認為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非常重要。患有腫瘤可能直接造成營養不良,患腫瘤時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生病直接帶來的生理變化,都會造成營養不良。一些抗腫瘤治療比如放化療、手術創傷,還會加重病情。營養不良可能影響治療效果,甚至不能堅持完成這些治療。
血糖、蛋白等降低會影響腫瘤化療藥物的吸收、消化、代謝,增加藥物不良反應,減少有效性,身體抵抗力下降,導致感染發生率高。
自我幫助隻需要大家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是不是瘦了;第二是不是吃得少了。如果你發現自己瘦了,3個月內體重丟失達到了5%,或者是你發現吃得少了四分之一到一半,就可以確信自己已經有了輕度的營養不良。如果這個程度進一步加重,比如兩個月的體重丟失達到5%或者前一周的進食明顯減少,減少一半,就達到了中度營養不良。1個月內體重快速丟失達到5%,3個月內體重下降已經達到15%,或者體重指數小於18.5,再加上前1周幾乎不怎麼能吃東西,就應該確信自己是重度營養不良。
針對不同營養不良應該采取什麼手段
治療營養不良,吃飯是最優選的手段。在吃飯過少、營養攝取不充分的情況下,需要營養強化,最耳熟能詳的是蛋白粉還有維生素。如果程度已經進一步加重,患者雖然腸道功能正常,但吃得很少,有一些厭食反應,可以給予一些腸內的營養支持,就是用一些成人配方奶。嬰兒期要用配方奶,對成人來說如果也需要吃流質食物,就需要成人的配方奶。如果你腸道功能已經沒有了,就需要借助醫生的幫助進行腸外的營養支持。
常見食療方
1.當歸湯〔配料〕當歸15g,牛膝10g,木通10g,茯苓15g,赤小豆100g,鯉魚500g,蔥、蒜、薑、食油、鹽、米醋適量。〔製法〕將藥材洗淨包好,與鯉魚一起燉2小時。〔用法〕食湯,每日1劑,分2次飲用。〔功效〕活血消腫。用於乳腺癌腫脹者。
2.滋補湯〔配料〕熟地黃20g,大棗20g,女貞子10g,黃芪20g,雞250g,食油、蔥、薑、蒜、鹽適量。〔製法〕將藥材洗淨用紗布包好,與雞塊同燉2小時即可。〔用法〕食肉喝湯,每日1劑,分2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