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搞好財務管理,利潤滾滾而來(1)(1 / 3)

很多企業領導者在財務管理活動中,重價值實物管理,輕價值綜合管理;重生產成本管理,輕資金成本控製;重當期收益,輕風險控製;重事後分析,輕事前預防等,這造成了企業財務管理無章、無序,給財務工作埋下了隱患。管好財務,企業才能正常運轉。

抓好開源與節流

在商業社會中,企業要想不斷發展,無非就是開源與節流兩招,而兩者都非易事。開支管理不僅是節約成本,更是企業借以規範企業管理、提高經營效率和效力的重要工具。為了盡可能節省開支,企業需要一個全麵的企業支出管理解決方案,來管理所有的支出。

企業的利潤來自兩個方麵:一是來自於外部,即依靠經營和拓展市場得到的利潤,是我們常說的通過開源得到的利潤,這是企業發展的一個輪子;二是來自於內部,即依靠管理節約運行成本和提高效率得到的利潤,是我們常說的通過節流得到的利潤,這是企業發展的另一個輪子。企業要發展,這兩個輪子必須有效運轉且密切配合。任何一個輪子不能有效運轉或兩個輪子不能密切配合都會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有時經營的輪子是主動輪,管理的輪子是從動輪,即由經營帶動管理的提升;有時是反過來的,即由管理驅動經營發展。不論哪個輪子是主動輪,兩個輪子都必須協調配合,不然企業要麼由於發展太快,管理跟不上,導致企業轟然倒塌,如三株、巨人、秦池、愛多等名噪一時的企業就是由於管理沒有跟上發展的速度導致失敗的;要麼是精耕細作的管理,不發展壯大,像過去一些百年老店,幾十年、上百年就那麼大,但管得好,“活”下來了。

19世紀七八十年代,豐田汽車公司麵對以美國福特汽車為代表的大量生產方式,無法形成有效的競爭力。為此,豐田根據自身的特點,逐步創立了一種獨特的多品種、小批量、低消耗、高質量的準時製生產方式,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和理論研究,成為“二戰”後最有效和最有發展前途的管理方式之一,在學術界和企業界引起廣泛關注。值得注意的是:準時製生產方式在理論上提出“徹底消除浪費”,而在實踐上則是通過技術手段針對生產過程建立一套優化的“管理係統”。也正是這一係統,讓豐田公司在開源與節流兩個方麵為公司贏得了利潤。

經營的輪子和管理的輪子單獨運轉,是解決不了企業正常有序發展問題的,兩個輪子必須協調配合。一方麵,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目標追求,對管理的需求是不同的,管理輪子必須適合企業的發展階段並支持發展目標的實現,即適合企業經營的輪子;另一方麵,企業如果有較強的管理經驗和能力,在進入新業務時才有可能成功,即管理輪子的有效轉動能帶動經營輪子的有效運轉。俗話說:“沒有最好的管理,隻有最適合的管理”,同理,沒有最先進的經營手段,隻有最適合的經營手段。

企業的經營基本都以開源和節流作為主要工作,兩者對企業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要把握好兩者的關係,企業發展到不同時期,開源和節流分量也就不同。

企業處在導入期和成長期時,要把開源作為重點,使企業能夠快速達到一定的規模。此時,企業更需要創業的衝勁和不受限製的思維、想法,要給予員工更多的授權,“敢幹”是這個階段的最顯著的企業特征。企業的員工基本處於年輕化,雖然經驗欠缺,但具有很強的爆發力,有強烈內在的成功欲望,隻要給予適當權利和鼓勵,企業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企業的成長也會是非常規的。

當企業處在成熟期時,業務相對平穩,企業達到了相當的規模,員工就會缺少激情,懈怠和驕傲、浪費的情況會時常表現出來,這時,更多的是通過嚴格的管理來達到企業的目標,節流成為企業發展的重點,因為企業具有相當的規模,哪怕浪費1%,那後果也是很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