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剿殺中國打工皇帝 (3)(2 / 3)

2004年10月20日,中航油集團提前配售15%的股份,將所得的1.08億美元貸款給新加坡中航油公司。

2004年10月26日,高盛出手了。

曾經和藹的傑潤撕下了“狼外婆”的偽裝,留給中航油的隻有賠錢滾蛋一條路。

首先出場的是高盛的鐵哥們兒、中航油期權交易中最大的對手日本三井能源風險管理公司(高盛間接持股)。高盛讓日本三井能源風險管理公司出麵發違約函,催繳保證金。萬般無奈的中航油在接到催繳信後,隻能被迫在55.43美元的曆史高位實行部分斬倉。這樣一來,以前的賬麵虧損一下子變成了實際虧損1.32億美元。11月8日到25日,公司再度被迫斬倉,實際虧損達3.8億美元。

2004年12月1日,也就是陳久霖回湖北老家祭祖的五天前,在虧損5.5億元之後,中航油向法庭申請了破產保護令,航油大王打造中國第四石油豪門的夢想徹底破滅了。

2004年12月8日淩晨1點,飛往新加坡的航班剛著陸,陳久霖就被新加坡警方拘留了。

在飛往新加坡的飛機上,陳久霖回想往事,思緒萬千,他隱隱感覺到,中航油投機期權失敗是高盛的一個陰謀。

在《高盛陰謀》裏筆者曾經講過高盛跟三井住友銀行的恩恩怨怨。曆經數次起伏,高盛在2003年向三井住友銀行注資12.5億美元,獲得三井住友銀行7%的股權。同時,高盛跟三井住友銀行的大股東三井住友金融集團成了鐵哥們兒。

2004年9月,也就是中航油第二次挪盤期間,日本三井住友銀行給中航油發放貸款1 480萬美元,用於支付三井能源風險管理公司和傑潤公司的債款。並且,中航油把與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進出口公司進行的一筆燃油交易所得共計1 326萬美元轉入中航油在三井住友銀行的戶頭,以此為抵押,取得三井住友銀行1 350萬美元的信托收據。

2005年2月,距離陳久霖被拘留尚不足3個月,三井住友銀行跳出來,指控中航油、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及陳久霖三方串謀,隱瞞公司出現巨額虧損的實況以及一宗交易的實際付款情況,致使三井住友銀行蒙受損失,中航油應當有所賠償。

時間是如此恰到好處,對手又是這樣親密的關係,若說中航油的落敗不是高盛跟日本人的陰謀,那這世上的事兒豈不是太湊巧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陳久霖這次是中了人家的圈套了。

三井能源風險管理公司是三井物產旗下的公司,三井住友銀行既是三井物產的大股東之一,又是三井物產開展貿易業務的主要結算銀行,高盛則是三井住友銀行的大股東。隻要仔細推敲一下就能明白,很顯然,高盛才是三井能源風險管理公司的真正老板。名義上三井能源風險管理公司是中航油的第一大對手,傑潤是第二大對手,事實上高盛才是中航油唯一的對手。

陳久霖後來才恍然大悟:三井住友銀行、高盛等先是給中航油“放賬”操作期權,即在一定金額範圍內不收取保證金;後來又允許中航油挪盤,但卻隱瞞了挪盤的風險。等後來油價衝到高點時,突然取消放賬、提高保證金比例,招招都想要中航油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