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課 理財楊瀾:女人天生就是理財能手(1 / 3)

楊瀾給年輕女孩的忠告說,女孩到了二十幾歲,就要開始學會理財了,必須要有理財的動機,學習投資經營。不管你現在的收入有多少,都要為你的明天打算,即使你的收入再高,作為一個聰明的女人應該知道如何花錢,這其實也是一門藝術。會花錢的女人才是好女人。

1. 會賺錢更要會花錢

楊瀾給年輕女孩的忠告說,女孩到了二十幾歲,就要開始學會理財了,必須要有理財的動機,學習投資經營。不管你現在的收入有多少,都要為你的明天打算,即使你的收入再高,作為一個聰明的女人應該知道如何花錢,這其實也是一門藝術。會花錢的女人才是好女人。

古語雲: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財不僅要取之有道,還要“治”之有道。女人空有賺錢的能力是不行的。著名的船商、銀行家出身的斯圖亞特曾經有一句名言,他說:“在經營中,每節約一分錢,就會使利潤增加一分,節約與利潤是成正比的。”

會花錢就等於會賺錢。乍一聽,總覺得有悖於中國的傳統常理。在中國人的傳統理念裏,能賺會花總是和吃喝玩樂聯係在一起的。所以有不少中國人在掙了一些錢之後,總喜歡深藏不露,更有甚者終其一生,花費甚少,身後卻留下巨款一筆,讓人大吃一驚。

確切地說,財富並不是指掙了多少錢,而是指手裏還有多少錢。所以說,怎樣花錢也是一門學問。要知道,節約一分錢就等於賺了一分錢。節約每一分錢,把錢用在刀刃上,這應該是理財的基本要求。

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不同,要定義自己的幸福,首先自己得清楚,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如果你希望在45歲以後不用再為五鬥米折腰,可以四處走走,過一種輕鬆的生活;而如果你還計劃到夏威夷住半年,或是到加拿大移民養老,你更必須要清楚需要存多少錢,才能打造出真正屬於你自己的幸福。

女人花錢還是有講究的。首先不能誰的錢都花,也不能不管家境一味揮霍,更不能隻想著給自己花。見錢眼開,這樣的女人極其容易被金錢誘惑而丟了做人的原則。掙一個花倆,這樣早晚會把自己的日子過得一塌糊塗。說要會花錢,就是要合理利用財富,讓自己及家人的生活過得更好。如果不會理財,到頭來可能是晚景淒涼。

學會理財按需花費

很多人都愛說,現在啥都漲,就是工資不漲。盼望著工資漲得多些,漲得快些。其實,無論是期盼單位漲工資,還是通過理財漲收入,歸根到底還是希望過上小康生活。

關於小康生活的定義,在不同的人心目中答案肯定是不一樣的。這個定義,目前在國際上有著很多的統計標準,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歸根到底,也不外就是四個字:安居樂業。

看上去很簡單的四個字,卻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在家庭理財生活中,買房、看病、養老、教育等開銷都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在收入有限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學會怎樣花錢。

花錢是一門藝術:收入再多,亂花錢也會成為月光族;收入不多,善於花錢,也可以安居樂業。特別是在家庭保障以及日常開銷上,一定要根據家庭的實際收入情況訂好計劃,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並不是每個花錢的人都“會花錢”。“會花錢”是花了10元錢,得到了12元甚至更高價值的商品;更有些深諳花錢學問的聰明人,花了1元卻掙了100元。在不放棄生活享受,不降低生活品質的前提下,“花最少的錢,獲得更多的享受”,正是“會花錢”之人的過人之處。

生活中的每一處細節,“會花錢”的人都會利用得恰到好處,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我有錢,但不意味著可以奢侈”是他們的心態,“隻買對的,不買貴的”是他們的原則。

分清“需要”與“想要”

女人最常說的話之一就是“我想要……”,對於自己看中的東西,不管是衣服、首飾、娛樂品還是其他,就擺出一副非拿到手不可的架勢。當真的把這些東西買回來的時候,卻發現有些東西並不實用,有些東西也不適合自己,其結果就導致了這些東西或被打入冷宮,或被轉送他人。這些毫無意義的消費,讓女人常常感到囊中羞澀。怎麼才能改變這種狀況呢?首先要從觀念上入手,隻買“需要”,不買“想要”。

如果準備外出購物,可以在出門前先列出一個清單。當女士到超級市場,或是商場購物時,看到什麼好看的或有趣的,都會不知不覺地放在購物籃內,而生活中真正會用到,需要買的,可能隻是其中的幾件罷了。所以,要想把這個問題很好地解決掉,就需要列出一個購物清單,不但可以避免買漏了東西,又可以避免買了不必要的東西。

能夠詳細地清楚自己的財務收支狀況是達成理財目標的基礎。如何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呢?追查每一分錢的來龍去脈,最好的方法就是養成記賬的習慣。

聰明的女性會定期或不定期地查著自己的銀行賬戶,或在網上銀行查看金錢進出的往來狀況,隻要5分鍾的時間,你就能了解每一分錢的來往狀況,進而提醒自己要開源節流。

俗語說“開源節流”,怎樣把花銷控製在最合理的水平,也是理財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人認為,製訂開支計劃,還要做預算是既麻煩又枯燥的事情。

其實並沒有想象的那樣難。好的習慣一旦養成,有計劃地花錢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在每個月開始的時候,你要對收入、支出、貸款還款、固定費用、投資儲蓄等進行預算,其目的就是讓你的理財進入到計劃的正確軌道上來。

美國《財富》雜誌曾有份調查報告說,同樣的年齡和收入,有財務計劃和沒有財務計劃,到退休時,前者的財富是後者的五倍。由此可見,計劃開支在理財中是多麼重要。

所以,用智慧理財需要從生活中的方方麵麵去做,也隻有注意到了在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才能真正地成為一個用智慧理財的財富女人。

做個內外兼顧的美麗女子,做好預算,把錢花在刀刃上,節約不必要的花費,努力存錢,這就是最基本的理財原則。隻有這樣,你才能讓每一分財富,都能在生命中發揮恰到好處的作用。你才能擁有自在的心情,維持健康的身體,過上愜意的生活,實現幸福的人生。

2. 學會投資,讓錢生錢

每天穿梭在城市的中心,總有人發覺自己越來越沒有安全感了。但是,你知道嗎?安全感是要靠自己來創造的。

楊瀾說,女孩到了二十幾歲,就要開始學會理財了,必須要有理財的動機,學習投資經營。一方麵,我們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有能力就有機會,有機會則一切皆有可能。與此同時,還要有樂觀的心態,不必事事都拿最高、最好的來做比較。

新浪網讀書頻道曾經對“掙多少錢才有安全感”這一話題進行過一次調查,一周內共有1644人參與了此次調查,結果顯示,41.97%的人選擇每年賺20萬~40萬才有安全感,占被調查者的絕對多數。換句話說,錢就是膽,是人的安全感。

越來越多的女人,特別是當她們年老時,並沒有學會或者準備好在經濟上照顧自己。女人隻是思想與精神上的獨立是不夠的,還得學會如何賺錢,靠自己的能力賺錢。嫁個有錢的老公隻能說明你運氣好,不代表任何問題。女人應該盡早開始投資,起步越早成功的機會越大。

茱蒂說:“女人應該盡早開始投資和儲蓄,起步越早成功的機會越大,越年輕開始充實這方麵的常識越有利,在能力範圍內犧牲物質享受,學習精打細算,為未來做準備,不要甘於貧窮,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當然,絕對不可以為了金錢而不擇手段。”

當下,想辦法讓自己微薄的薪水可以越滾越多變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在當今社會中,總有一些女性,因為理財不當,導致一直缺錢,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處理呢?缺錢時可以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安於現狀,不去設法投資理財,其結果當然是永遠沒有錢,除非有天外之財從天而降;另一種選擇是設法去理財、投資。而投資理財又可能出現兩種結果:失敗或者成功。如果投資理財不當,就會雪上加霜。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是缺錢,隻不過比以前更缺錢一點罷了。隻要不去過度投機,而是精心籌劃,謹慎行事,這種情況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投資成功,並逐漸把“蛋糕”做大,就可以告別那種囊中羞澀的窘況。在投資理財的結果中,成功的機會至少有50%。而不投資理財,其成功機會為零。

有句俗語:“人兩腳,錢四腳”,意思是錢有4隻腳,錢追錢,比人追錢快多了。每個女人都想要青春、要美麗、要遇見好男人……但隻有首先把自己的物質生活打理好,才能過上真正幸福、快樂的日子。你會發現不是賺得越多就能過得越優越,將有限的錢財發揮出最大的效用,這才是理財的真諦。腦袋決定口袋,而口袋裏的財富,與女人的生活狀態有著直接的關係,當然,這也對她們臉上的笑容起著決定性作用。

有一個學金融專業的女孩,在她20歲的時候,用了父母給的5000元投身股市。兩年後,也就是在她畢業的那年,她已擁有20萬元的資本。

還有一位王女士,看中了郊區一個小區環境不錯,價格又適中的商品房,於是便以首付6萬元,分期付款1000元的方式買下,自己則從市區的兩居室中搬到郊區的房子居住,而將市區的舊房以每月800元的價格租了出去。過了10年,王女士現在已輕輕鬆鬆地擁有了兩套房產。而隨著房產市值的不斷增長,王女士郊區的住房已從原來的2000元1平方米上漲到現今的5000元1平方米,因為該城市的市區在10年內向外拓展了數10公裏,原來的郊區已成為該城市的商業中心。而她原來市區的房產租金也由原來的800元漲到現在的2000多元。

將財產作三等份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