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課 友情楊瀾:孤獨的人不會幸福(3 / 3)

鞠健夫說,自己和楊瀾相識已有十六年之久,大家在不同的崗位上仍“隻爭朝夕”,時常會互發一條問好或提醒“注意休息”的短信。

有一次接到楊瀾的電話,她問我近來的情況並致節日的問候,因為比較突然,外加職業的習慣,就習慣性順便問她是不是有什麼新聞告知,誰知被她嗔怪一通:“打電話給你不是有什麼事情,咱們朋友之間就不能問候問候?”

中國有句老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美國也有句諺語,“和傻瓜生活,整天吃吃喝喝;和智者生活,時時勤於思考。”朋友的影響力非常大,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如果你想展翅高飛,那麼請你多和雄鷹為伍,並成為其中的一員;如果你僅僅和小雞成天混在一起,那麼你就不大可能高飛。

世界很大,人脈圈子很小。要把有限的圈子發揮無限的作用,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要重視你的人脈。人脈在手中,事業好成功。一個人的財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與他關係最親密的朋友決定的。

時常聽到有些人抱怨,自己沒有特別的背景,自身能力也一般。偶爾不免做做夢,盼望一朝得到貴人提攜,從此飛黃騰達。但其實隻要你留意建立好人脈關係,你會發現,想要成功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困難。因為生活中從來就不缺貴人,他們可能就是你的朋友、同事,甚至是萍水相逢的人。

大型人才網站“前程無憂”所做的一次調查顯示,良好的人脈關係對職業生涯的發展影響甚深。調查顯示,有48.36%的人是主動出擊,建立自己的人脈關係,有34.22%的人是通過朋友介紹增長人脈,隻有一小部分人9.82%是被動等待別人找上門。

經商要學胡雪岩,他能從一個茶館的夥計到紅極一時的紅頂商人,就是靠著把人脈發揮得淋漓盡致,使他的事業如日中天。人脈即財脈,善用人脈者日進鬥金。

人脈的積累是長年累月的,是一種在工作和生活中養成的習慣,並不是一件要刻意定時完成的項目。不管是一條人脈,或是由人脈伸展出去的人脈,都需要長期的付出與關懷,這樣才能在看似不經意間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人脈網。朋友之間的關係同樣需要維護和經營,平時要多與朋友聯係,同時適當拜訪,這樣可以培養感情。

年輕人總是把朋友看得很重要,是情誼和感情上的需要。但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朋友多了,人脈廣了,工作生活才會更順利。在《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裏,高洋為了錢坑了朋友。在《奮鬥》裏,陸濤賺的錢似乎就是為了周濟朋友。

說發展人脈,並不是說我們就應該以有功利目的來交朋友,也不意味朋友間的每一次來往都以利益來估價。友誼的培養需要累積,這樣的人脈關係不但能持久穩固,而且會更光亮。

無論你認為自己是超然於關係網的,還是壓根不知道如何建立關係網,都應該把關係網當做一種業務工具,一種幫助你建立第四類關係的業務工具。你已經有了朋友和家人,也許,你還有了重要的另一半。現在你需要業務上的關係——工作夥伴,業務是你們關係的自然而然的基礎。你同他們討論公司新聞、產業動向、商業策略,以及與你行業相關的話題。

會做人的女人朋友多。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朋友在女人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好的朋友不但能使你感到舒心、快樂,還能為你廣結財緣。

要想朋友多,會做人是關鍵。不好的為人處世方式,會影響你的人際關係。會做人是一個女人的巨大財富,有了它,事業上會順利,生活上會如意。

幫不上大忙幫小忙

首先要做到樂意和別人分享。可以分享的東西很多:分享知識,你的專業知識有時能幫上很多人的忙;分享資源,包括物質和朋友關係方麵的;分享愛心,實在幫不上忙,表示真誠的關心,別人也會銘記在心。

尊重別人

要想受到尊重,首先要尊重別人,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宋代大學士蘇東坡與一位禪師相對而坐,蘇東坡問道:“你看到了什麼?”

禪師回答:“一尊佛。”

禪師接著問:“你呢?”

蘇東坡回答道:“一堆屎。”

禪師笑而不言。

蘇東坡很是得意,覺得自己戲謔了禪師,回家後還把這件事講給蘇小妹聽。

蘇小妹聽聞此事後,對哥哥說:“人家心中有佛,看什麼都是佛,你心中無佛,看見佛也是屎。”蘇東坡當下羞愧難當。

所謂“人不如己,尊重別人;己不如人,尊重自己”,無論身處何位,尊重別人與自我尊重一樣重要。一個人隻有懂得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真正的尊重。

記得回報

別人給你多大好處,你一定要記得回報。常存感恩之心,是贏得好人緣的關鍵。生活在社會大群體裏的你我,總會有人為你擔心,替你著想。在你享受別人為你付出的一切時,不要忘了也為別人做些什麼。

學會讚美

美國總統林肯曾說:“每個人都喜歡讚美。”也許你會說常讚美別人有些虛偽。其實不然,當你讚美別人時,一來發現了別人的優點,二來向別人表明了你熱情、友好的態度。當然,讚美別人時一定要真誠,要符合實際,否則就變成了溜須拍馬,讓人反感。

學會道歉

人誰無過?自己難免有做錯事的時候,一味遮掩並不是為人之道,主動承認錯誤,並向相關人道歉,不但無損顏麵,反而頗顯大將之風。不過,道歉畢竟是事後彌補之法,要想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還應該盡量減少自己的過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妨經常檢討自己的過失,以提高個人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