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除了一些基本常識外,在旅遊中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要有周密的旅遊計劃。即事先要製定時間、路線、食宿的具體計劃和帶好導遊圖、有關地圖及車、船時間表及必需的行裝(衣衫、衛生用品等)。
旅遊有時會經過一些危險區域或景點,如陡坡密林、懸崖蹊徑、急流深洞等。在這些危險區域,要盡量結伴而行,千萬不要獨自冒險前往。另外,遊客在出遊前最好為自己購買一份旅遊意外保險。
2. 放鬆心靈滋養生命
在古代,“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一個女人所應必備的基本才藝,如今的女人雖然用不著精通各種技藝,但是若能有一兩樣才藝,那麼她一定是魅力無窮的。
今天有多少父母忙著送孩子去學習舞蹈,學習美術,練習鋼琴,練習書法,可見,才藝對一個人有多重要。撇開很多父母有跟風的嫌疑不說,一個人若是有某種才藝,總是讓人羨慕的。
一個女人相貌平平,卻寫得一手好字,也定能讓人眼前一亮,倍增好感;若寫得一手好文章,也定能讓人感歎,這不是一個平凡女子;若彈得一手好琴,也會給人超凡脫俗、靈秀俊美的感覺;若是擅長繪畫,不管是飛鳥走獸,或是高山流水,也會讓人覺得她有著風景一樣的美麗。無論有哪一種才藝的女人,都是美麗的、非凡的、韻味無窮的。
楊瀾是公認的才女。楊瀾喜歡林徽因那樣才華橫溢的女人,又不那麼銳利,讓別人回憶起來,隻感覺是個樸素而有品位的女性。
楊瀾說,“20歲的女人是不太能靜心欣賞唐詩宋詞的,而我現在很喜歡讀古詩詞,好比讀《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裏那種憂而不傷的意境是真正能體會了……”
楊瀾在大學裏的愛好相當廣泛。大學生活完全不同於高中,擺脫了高考的學習壓力,英語聽力經過了等待的適應過程之後,楊瀾的文藝細胞開始活躍起來。可以說,那時候還沒有人預先知道楊瀾四年大學以後的生活,但這一時期文藝的介入給楊瀾之後的電視主持開辟了一條新路。
楊瀾小時候就喜歡演出,在大學裏再次投身到藝術的火熱實踐中,她利用課餘時間參加了學院業餘話劇團,主持、表演讓生活開始變得豐富多采。
楊瀾到現在還記得自己扮演過的一個角色,一個研究心理分析走火入魔、最終幡然醒悟的英國婦人。音樂是你忠誠的、永遠的朋友,在你遇到最大的困難時,最心神不定時,聽聽你最喜歡的音樂,會產生奇特的療效。
楊瀾把自己的事業叫做“陽光”,她是個特別明亮的人。
她說緩解壓力的方法是:逛街、聊天、練瑜伽。最直接的辦法是買東西,“買了喜歡的衣服又開心又有點亂花錢的負疚感,煩惱就忘了。”
她愛說話,有事不會擱在心裏,跟老公、朋友傾吐一番就煙消雲散了。至於瑜伽,即使每天10分鍾,也足夠讓她由身體的充分舒展達到了內心的不急不躁。
在工作上,楊瀾親自給上海的家做過裝修,那時候,她喜歡的風格是現代的東方色彩,“最近我又有點回歸古典了,我對不同的布料有興趣了。我覺得家裏不能都是冷的、硬的東西,家裏有小孩,我希望他們在家裏任何一個沙發上都能躺上去玩。前幾年注重的可能是好看,現在強調的是用著舒服。”
在繁忙的工作之外,楊瀾稱孩子是她最好的“補藥”,“雖然不能老跟孩子待在一起,可他們跟我可親啦!有時候過了一星期才回家,一走上樓梯,孩子們就伸出胳膊叫喚起來了。而這一叫,我所有的疲勞便都沒有了。”
職業女性常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疲勞感,自覺身體虛弱無力,即使多休息也不易緩解。對於白領女性的工作狀態常常比較壓抑,可以采取向親人和朋友訴說的方式緩解壓力,同時,看書、聽音樂或戶外活動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當我們身心疲憊時,當我們厭倦塵世時,泡一壺溫馨的清茶,掬一縷淡淡的書香,坐在沙發上聆聽大自然的天籟之音,置身於美妙的大千世界。一曲優美的音樂、一支喜愛的歌曲,會讓你心境開朗。靜靜地欣賞你喜愛的音樂,可以在流淌的旋律中回憶些什麼,或者什麼都不去想;你可以一個人在房間裏大聲地放著搖滾,也可以在網上用耳麥與遠方的朋友靜靜地共享;你還可以一邊放送著音樂,一邊做著家務。
用音樂滋養心靈,以自然綠化生命。“音樂是生活的氣質,也是生活的必需品,將音樂與建築、音樂與居住結合起來,才會創造一個充滿藝術光輝的心靈世界。”
音樂除了為我們提供娛樂之外,還兼有修身養性的功用。當心情不佳、神經處於緊張狀態時,聽到一首優美的音樂,會讓心情感覺舒暢,緊張的神經也會得到放鬆。
所以,常聽一聽音樂,把壓力全都釋放,把防備全都放下,把沉痛的過去都丟開,如風中飛絮,一片片飄向遠方。我們活著,便要更加勇敢,生命的列車駛過黑暗的隧道,即會迎來明朗的朝陽……
3. 保持童心和好奇心
女人,缺不了一顆浪漫的童心。創業中的女人,一定要保持一顆純真的心。收獲了事業,不會產生銅臭味。
20世紀90年代初,央視名牌欄目《正大綜藝》一男一女兩位主持人,深受中國電視觀眾的喜愛,男的是趙忠祥,女的就是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楊瀾。
當時的楊瀾留著披肩長發,氣質端莊,聲音甜美、亮麗,整個人看上去清純秀氣,無論男女老少沒有誰不喜歡她。沒有一個女人像楊瀾這樣如此長久地占據我們的記憶。如今十幾年過去了,美麗大方的楊瀾從少女變成了兩個孩子的母親。
當電影院開始放映《哈利·波特2》,楊瀾馬上租了碟陪女兒看,她說:“進入兒童的世界也能學到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