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一千年之前,修真界經過不知幾千年、上萬年的發展,修真之士的修煉的最高境界也不過是現在的金丹期,隻有寥寥數人,壽命也不超過一千年,而現在的修真界,在各種道術法訣被探索出來後,已經有許多人踏足元神期。這些人大多是各大宗派掌教、長老或者真傳弟子,或者是少數有大機緣的人。
踏入元神期之後,便有大神通,可以根據肉身和元神的細小變化,推算出自己的壽元,傳說隻要進入元神期,最少也有數千年的壽元。這一發現,讓各門各派更加注重對弟子的招收及培養,一來擴大門派實力,二來這些弟子都是修真界的希望,說不定哪個弟子就能參悟永生之謎,所以當然要好好培養。
大致看完修真界的曆史,楊非發現,窗外天色已經明亮,太陽在遠處天地交接處不斷掙紮向上。
匆匆收好《入門初要》,楊非來到正中謝軒所居的竹屋,輕輕叩響了房門。
“進來。”一個略顯疲倦的男子聲音在屋內響起。
楊非推門進屋,發現屋內陳設比他昨天所睡的房間更加簡陋,除了一張木床之外別無他物。木床上盤膝坐著一個白衣男子,三十餘歲的年紀,相貌英俊,但消瘦的臉頰給人一種滄桑的感覺,似乎有什麼事情讓他心力憔悴。
想起其他人對自己這位師父“脾氣怪異”的評價,楊非不敢多看,剛想跪下行拜師之禮,也不見謝軒有任何動作,一股大力憑空出現,阻止了他下跪。
“你為什麼入神霄門修真?”
為什麼要修真?
聽到這個問題,楊非愣了愣,赤火王朝是由神霄門支持赤揚建立的,他這一輩人都是在老人所講的仙俠故事中長大的,小時候沒人不幻想自己成為禦劍飛行的仙人,可以永生不死,斬妖除魔。
若是在知道修真界曆史之前,楊非會毫不猶豫的回答修仙是為了永生不死,自在逍遙,是為了斬妖除魔,護佑蒼生,但現在的他卻知道,永生不死隻是個傳說,修真界一樣有紛爭,有血腥,無法自在逍遙,至於斬妖除魔、護佑蒼生,自己以後會做,卻不是自己來修真的原動力。
望著謝軒,楊非知道這個問題很重要,自己雖然是門裏推薦過來拜師,但收不收卻由謝軒決定。
心中念頭急轉,楊非忽然想起剛才看過的《入門初要》第三卷中的一句話,“修真者,明自身,尋不足,去偽存真,求得真我也。”頓時眼前一亮,躬身答道:“弟子有一幼妹,身患寒症,無藥可醫,原本想來本門求藥,卻在山下被一位玄陰宗的前輩就走修煉,那位前輩曾言修真數十年未必能成,弟子為求兄妹仍有相見之期,護她左右,才闖關上山,拜入神霄門下修真。”
謝軒聽到這個回答,顯然有些許意外,但眉宇間更多的卻是欣慰。
“你拜師吧!”
說實話,謝軒現在的樣子,完全不符合楊非想象中他的形象。無論是踏仙院那些弟子又驚又羨的目光,還是那日蕭若離說起無回劍的語氣,都讓楊非想當然的認為謝軒應該是一個孤傲不群的劍客,而不是眼前這個在陋室打坐的疲憊男人。
恭恭敬敬三叩首,禮畢,楊非正式拜入謝軒門下。
詢問了楊非所學過的武藝之後,謝軒為楊非製定了詳細的修煉計劃,前三個月的目標,便是細心調理身體,早日達到武道期大成的境界。
武道期,是修真界對世俗界中像楊非這樣的武林高手境界的稱呼,從謝軒房中出來,帶著幾許疑惑,楊非讀完《入門初要》的第三卷,才對修真界裏境界的劃分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武道,築基,煉氣,金丹,元神,永生,是修真界裏根據不同法訣中的相同之處,歸納出的比較公認的境界劃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