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彰顯他的個人魅力,體現他的處世能力。擁有好口才的人,說出話來總是讓人感覺那麼恰當得體、那麼巧妙機智,讓人聽後如沐春風,這也是人生中的一大資本。這種無形的資本可以幫助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揮灑自如,幫助我們順利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好口才展現你的魅力
通俗地說話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技能,要想掌握得好,必須積累大量的生活素材,在講話中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才能運用得當,運用自如。
語言的魅力在於架起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說話要具有魅力和說服力,就必須使用最平實的語言,而不是華麗的辭藻和複雜的音韻。所以說話的時候,每一句都要讓人明白易懂,避免用艱澀詞彙。別以為說話時用語艱深,就是自己有學問,有魄力的表現;其實,這樣說話不但會使人聽不懂,而且有時還會弄巧成拙,引起別人懷疑,以為是在故弄玄虛,賣弄自己,正如老子所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所以,說話說得好應該根據聽眾對象的不同,采用恰當的通俗的語言進行表達。
1934年,中央警衛團剛劃歸中央軍委領導,由葉劍英同誌分管。警衛團的同誌大多是由其他部隊抽調來的,他們從炮火紛飛的火線上調來,都普遍不安心,想重返前線直接和敵人廝殺。葉劍英了解到情況後,召開了全團大會。會上,他提高嗓門大聲說:
“中央警衛團應該改名,不叫警衛團,叫鋼盔團。”
這話把大家弄懵了。接著,葉劍英緩緩解釋道:
“鋼盔是幹什麼的?鋼盔是保護腦袋的,中央警衛團是保護黨的腦袋——黨中央的,所以應該叫它鋼盔團,你們說對不對?”
大家恍然大悟,齊聲說:“對!”
“人沒腦袋行不行?”葉劍英追問。
“不行!”
“你們都是英雄好漢,到前方去可以殺千百個鬼子,但沒有黨中央領導能不能把鬼子打出去呢?”
“不能!”
隻幾句話,說得警衛戰士心裏亮堂堂的。
孫子兵法說:以奇取勝,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葉劍英沒有正麵解釋警衛團有何重要意義,而是以一個極其通俗的比喻,緊接著連發幾個問題,步步緊逼,把戰士們心中的疙瘩一下子解開了。
在生活中,因為我們的說話對象多是普通人,所以我們應該盡量選取那些讓人一聽就懂、一說就明白的事例去作比喻,這樣,人們在談話時就不會因聽不懂喻體而無法體悟其中更深的本體意思。
著名作家丁·馬菲說過:“盡量不說意義深遠及新奇的話語,而以身旁的瑣事為話題做開端,是促進人際關係成功的鑰匙。”
一味用令人咋舌與吃驚的話,容易使人產生華而不實、鋒芒畢露的感覺。受人愛戴與信賴的人,大多並不屬於才情煥發,以驚人之語博得他人喜愛的人。
尤其對於一個初識者,最好不要刻意顯出自己的顯赫,寧可讓對方認為你是個善良的普通人。因為一開始你就不能與他人處於同等的基礎上,對方很難對你產生好感。如果你擺出一副超人一等的樣子,別人也會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你。
有一位記者問一位離婚的名人是否再嫁,她答道:“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樣的回答不能說不好,但是沒有一定中國古典文學修養的人就聽不懂。同樣的問題,趙丹的夫人、作家黃宗英以喻作答就通俗易懂:“我已經嫁給大海了,再不能嫁給小溪,再嫁就嫁給汪洋。”
抗戰勝利前一天,畫家張大千要返回四川,他的學生們為他送行,梅蘭芳等名流也到場作陪。宴會開始,張大千向梅蘭芳敬酒,說:“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眾賓客都愣住了,梅蘭芳也不解其意,笑著詢問:“此話作何解釋?”張大千笑著朗聲答道:“你是君子——動口;我是小人——動手!”滿堂來賓,笑聲不止,宴會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
張大千簡單的幾句話,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原因就在於他靈活運用了“君子動口不動手”這一俗語。
值得注意的是,在說話時要用普通話,這樣才容易與人溝通,以免造成語言方麵的障礙。
樸實無華的語言是真摯心靈的表達,是美好情感的展現。因而,語言的樸素美來自相互的處事態度,話如其人,言為心聲,平時為人處事質樸真誠,說話也就自然不會扭捏做作。
好口才為你打開門麵
口才是一個人智慧的反映,它會影響到我們的事業成功、人際和睦、生活幸福等等,是一種可以隨身攜帶的永遠不能放棄的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的交流越來越頻繁,誰都不可能脫離他人過離群索居的生活,無論是工作、生活、愛情,我們都要和別人接觸,都要和別人說話交流。擁有好口才,我們就能在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網中遊刃有餘,就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就能在鬥智鬥勇的談判桌上侃侃而談、屢出奇招;擁有好口才,就能在針鋒相對的辯論台前巧舌如簧、雄辯如虹,就能在難以預測的情場中揮灑自如,勝券在握。也就是說,好口才就是成功的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