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處世口才:說好話不如會說話(1)(3 / 3)

飯後,老板便跟著廚師來到鴨籠旁邊問個究竟。這時正是夜晚,鴨子正在睡覺,每隻鴨子都隻露出一條腿。廚師指著鴨子說:“老板,你看,我們家的鴨子不全都是隻有一條腿嗎?”老板聽後馬上拍掌,鴨子當場被驚醒,都站了起來。老板說:“鴨子不全都是兩條腿嗎?”廚師說:“對,不過隻有鼓掌拍手,才會有兩條腿呀!”老板明白了廚師的用意,笑著走了。此後,老板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他的下屬,從不放過每一次讚美和鼓勵的機會,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樣。幾年後,老板在許多地方都有了分店。

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說:“讚美,即是我的薪俸。”在人際關係中,每個人都希望與別人和睦相處,獲得好人緣,獲得親朋好友的尊重和認可;渴望在社會上謀求一席之地,實現自我價值。總之,對讚美的渴求源於人的本性。人不僅需要物質需求,更重要的還有精神需求,讚美給予人們的不僅僅是自尊心,它還能給人以自信和力量,這種精神的力量是無法用其他東西來代替的。

有這樣一則笑話:

古時候有一個說客,當眾誇下海口說:“小人雖不才,但極能讚美。平生有一願望,就是要將1000頂高帽戴給我最先遇到的1000個人,現在已送出了999頂,隻剩下最後一頂了。”有個長者聽後搖頭說道:“我偏不信,你那最後一頂用什麼方法也戴不到我的頭上。”說客一聽,忙拱手道:“先生說的極是,不才從南到北,闖了大半輩子,但像先生這樣秉性剛直、不喜讚美的人,委實沒有!”長者頓時手拈胡須,洋洋自得地說:“你真算得上是了解我的人啊!”聽了這話,那位說客立即哈哈大笑:“恭喜恭喜,我這最後一頂帽子剛剛送給先生您了。”

雖然這隻是一則笑話,但它卻有深刻的寓意。其中除了那位說客的機智外,更包含了人們無法拒絕讚美之辭的道理。

有一點應當明確,讚美不等於奉承,欣賞不等於諂媚。恭維與欣賞領導的某個特點,意味著肯定這個特點。隻要是優點、是長處,對集體有利,你就可以毫無顧忌地表達你的讚美之情。領導也需要從別人的評價中,了解自己的成就以及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當受到稱讚時,他的自尊心會得到滿足,並對稱讚者產生好感。你的聰明才智需要得到賞識,但在他麵前故意顯示自己,則不免有做作之嫌。領導會因此認為你是一個自大狂,恃才自傲,盛氣淩人,而在心理上覺得難以相處,彼此間缺乏一種默契。學會說讚美的話,在托人辦事時,就會領悟到其中的妙用。

當你讚美別人的時候,好像用一隻火把照亮了別人的生活,使他的生活更加有光彩;同時,這隻火把也會照亮你的心田,使你在這種真誠的讚美中感到愉快和滿足,並激起你對所讚美事物的向往之情,引導自己朝這個方向前進。

一雙好腿不如一張好嘴

求人辦事,說話的技巧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恰當的言辭可以使人獲得更大的成功。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常常會有求於人,或求人辦事,或求人給自己提供方便、機會或具體的東西,等等。

“求”有多種多樣的方式,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口頭提出。大凡有求於人者,總希望被求者樂意答應自己的請求。既然是這樣,提出請求時也就得講究一些技巧。人們不難發現,同樣的“求”,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表述出來,所得到的結果往往不一樣。

所以,在求人時,從以下幾方麵入手可以帶來很大的幫助。

(1)替對方著想。

有求於人時,還要替對方想一想,你提出的請求將會給對方造成哪些壓力,可能存在哪些困難。這些難處,你說出來比由他本人說出來要好得多。“我知道這件事會給您添許多麻煩,但我沒有別的門路,隻能拜托您了。”這樣說,較易使對方樂於為你做事。

(2)禮貌不可少。

請別人幫忙時,措辭一定要講究禮貌,以表露出對別人的尊重。比如:“麻煩,請您讓一讓好嗎?”“打擾您一下,您能告訴我到某某地方該怎麼走嗎?”如果用生硬的口吻提出要求,肯定會招致對方的反感,即使對方礙於情麵不好拒絕,但內心肯定不快,甚至可能心生怨恨。

(3)充滿自信。

有求於人時,要充滿自信,才能說服對方。為了使我們所說的話具有說服力,切不可疑懼,應該滿心歡喜地盼望,並充滿自信。

(4)謙遜禮貌。

通過抬高對方、貶低自己的方法把有關請求等表達出來,顯得彬彬有禮、十分恭敬。例如:“您老就不要推辭了,弟子們都在恭候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