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處世口才:說好話不如會說話(5)(1 / 2)

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必須講一些難以啟齒的話的時候。這種時候,如果直接說“實在很傷腦筋”“很麻煩”,很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或者讓對方產生不快。如果把想說的話用機智與笑話來傳達,以比較委婉的方式,對方就會一笑置之,既不傷害到對方,說的人心理也不會有很重的負擔。

(2)警告別人時不要指出缺點,而要強調如果糾正過來會更好。

有位公司經理慨歎糾正別人實在難,稍微提醒一下部屬,部屬不是置之不理,就是越變越壞。這位經理隻是指出對方的缺點加以批評而已。他如果換一種方式,強調矯正過來會更好,那就會是另一種情況。

有位足球教練在糾正選手時,不說“不對,不對”而說“大致上不錯,但如果再糾正一下……結果會更好”。他並非否定選手,而是先加以肯定再修正。也就是說先滿足對方的自尊心,然後再把目標提高。如果隻是糾正、警告的話,隻會徒然引起選手的反感,不會有何效果可言。

(3)傳達壞消息時,要附加一句“令人無法相信”。

傳達壞消息,心情總是沉重的。所以,這種時候就需要一些思考,把話說的婉轉一些。

直接說“你有如何如何的謠言”,前麵加一句“雖然我不相信……”那麼對方所受到的衝擊就會輕很多。有一位初中教師,他對成績退步的學生說:“實在難以置信,你考這樣的分數。”如果老師能換一種方式說話,那位同學下次成績一定會提高。倘若隻是傳達事實的話,機器人也辦得到,但效果卻不會令人十分的滿意。但是,“令人難以置信”這句話顯示出的則是機械所不具備的機靈。

(4)不小心提到對方的缺點時,要加上讚美的話。

想必每個人都曾有過不小心說話傷到對方或對對方不禮貌的時候。話一旦說出來就無法收回,當場氣氛就不好了。這種情形大多數人會連忙辯解,或者換上溫和一點的措辭,這實在不是好方法,因為對方認為你心裏這麼想才會出言不遜。這種時候不要去否定剛才說出來的話,要盡量沉著,若無其事地附帶說道:“這就是你吸引我的地方,但是,你也有什麼什麼優點,所以表麵上的缺點更顯得有人性。”人對於別人說過的話總是對最後的結論印象最深刻,附加讚美的話,對方便認為結論是讚美的,即使前麵說過令人不愉快的話,也就不會計較了。

(5)假托第三者傳達對對方的批評可以一石二鳥。

某企業的經理說,他的公司有幾位兼職的女職員言談很不高雅,甚至對他這個上司說起話來像對待朋友一樣。有一天,他告訴一個已經任職兩三年的女職員:“最近的年輕人說話有點隨便,請你代我轉告一下好嗎?”結果卻很令人意外。那幾個兼職的女職員談吐多少有所改善,而那個負責轉告的女職員對自己的談吐最為小心翼翼。恐怕是“最近的年輕人”這句話讓那個女職員覺得自己也包括在內。

這個女職員的情形,連主管也意想不到。這也可以用做批評別人時的方法,也就是說托諸“第三者”而不要直接批評,如此一來,對方就會虛心接受而不太會產生反感。但是這種托諸“第三者”的批評,要掌握好尺度,不要太過明顯,讓人覺得像“指桑罵槐”就不好了,這一點應當多加注意。

如果你去揭發別人的短處,別人也來揭發你的缺點,這樣一個缺點就導致了兩個錯誤。所以發現別人的不足,一定要善意地去幫助、去開導,當自己有缺點時也能得到別人的提醒,這樣又何樂而不為呢?

不要讓炫耀毀掉自己

在同事麵前,尤其是在失意者麵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會使人更加惱火,甚至討厭你。

如果自己的專業技術很過硬,如果領導非常賞識你,這些就能夠成為你炫耀的資本了嗎?再有能耐,在職場生涯中也應該小心謹慎,因為強中自有強中手,倘若哪天來了個更加能幹的員工,那你就會成為別人的笑料。倘若哪天領導額外給了你一筆獎金,你就更不能在辦公室裏炫耀了,別人在一邊恭喜你的同時,一邊也在嫉恨你呢!

在這個世界上,那些謙虛豁達的人總能贏得更多的知己,那些妄自尊大、小看別人、高看自己的人總是令人反感,最終在交往中使自己到處碰壁。

在交往中,每個人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肯定。當我們讓朋友表現得比我們優越時,他們就會有一種得到肯定的感覺,但是當我們表現得比他還優越時,他們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甚至對我們產生敵視情緒。因為誰都在自覺不自覺地維護著自己的形象和尊嚴,如果有人對他過分地顯示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那麼無形之中是對他自尊的一種挑戰與輕視,同時排斥心理乃至敵意也就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