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聰明的男人應該站在關懷對方的立場去和對方交談,尤其是采取主動的男人更應該注意,不論如何,關懷對方總會令對方覺得愉快。另一方麵,作為被動一方的女性,對於不懂的話題,也不要顯出漠不關心的樣子。雖然,這是個很不好應付的場麵,但原則上,隻要你對每一件事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那就不會有不感興趣的話題出現。
在公園,許多青年男女佇立在那裏。他們中間有不少人是等待與情侶相會的,有兩個擦鞋童,正高聲叫喊著以招徠顧客。
其中一個說:“請坐,我為您擦擦皮鞋吧,又光又亮。”
另一個卻說:“約會前,請先擦一下皮鞋吧!”
結果,前一個擦鞋童攤前的顧客寥寥無幾,而後一個擦鞋童的喊聲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個個青年男女都紛紛讓他擦鞋。
兩個擦鞋童為什麼生意會不同呢?
聽到第一個擦鞋童的話,盡管他的話禮貌、熱情,並且附帶著質量上的保證。但這與此刻青年男女們的心理差距甚遠。因為,在黃昏時刻破費錢財去“買”個“又光又亮”,顯然沒有多少必要。人們從此聽出的印象是“為擦鞋而擦鞋”的意思。
而第二個擦鞋童的話就與此刻男女青年們的心理非常吻合。“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在這充滿溫情的時刻,誰不願意以幹幹淨淨、大大方方的形象出現在自己心愛的人麵前?一句“約會前,請先擦一下皮鞋,”說到了青年男女的心坎上。可見,這位聰明的擦鞋童,正是傳送著“為約會而擦鞋”的溫情愛意。
總結起來,一般而言,以下幾種話題,容易引起大家的談話興趣:
(1)與談話者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話題。
(2)與談話者興趣、角色相關的話題。
(3)具有權威性的話題。
(4)新奇的話題。
(5)某些特殊的話題。
(6)社會和他人禁錮、保密、敏感的話題。
在與陌生人打交道中,你跟人交談時是如何選擇話題的,不妨為自己打打分。
言不在多,達意則靈
談話是否受人歡迎,在於是否抓住關鍵,是否說到點子上,是否能打動聽眾。對於那些空話套話,人們很反感,甚至覺得聽這種談話是在浪費生命。
在初次交往中,如果一味地囉嗦,就會使人反感,這樣就削弱了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英國人波普說:“話猶如樹葉,在樹葉太茂盛的地方,很難見到智慧的果實。”
言不在多,達意則靈。講話簡練有力,能使人興味不減;冗詞贅語,嘮叨囉嗦不得要領,必令人生厭。
在林肯當總統前,有人問他有多少財產。當時在場的人期待的答案多數是多少萬美元、多少畝田地。然而林肯卻扳著手指這樣回答:“我有一位妻子、一個兒子,都是無價之寶。此外,也租了一個辦公室,室內有一張桌子、三把椅子,牆角還有一個大書架,架上的書值得每人一讀。我本人又高又瘦,臉蛋很長,不會發福。我實在沒有什麼可依靠的,唯一可靠的財產就是——你們!”
林肯當律師的時候,一次他作為被告的辯護律師出庭。原告的律師把一個簡單的論據翻來覆去地講了兩個多小時,好容易才輪到林肯上台作辯護。林肯走上講台,卻一言不發。他先把外衣脫下放在桌上,然後拿起水杯喝了口水,接著又重新穿上外衣,然後又喝水。如此動作一連重複了五六次,法庭上的人當時會心地笑開了,笑得前仰後合。
南北戰爭爆發時,各報向林肯提出了各種各樣莫名其妙的建議。林肯耐著性子聽完了一位紐約記者提出的冗長作戰方案之後,說:“聽了你的建議,我不禁想起了一個小故事。幾年前,有人在堪薩斯騎馬旅行,因為人煙稀少,無路可行,他迷失了方向,更糟糕的是隨著夜幕降臨,下起了可怕的雷暴雨。隆隆雷聲,震撼大地;道道閃電,瞬息之間照亮地麵。這個失魂落魄的人,最後下了馬,借著時有時無的閃電亮光,開始步履維艱地牽馬行走。突然,一聲驚人的霹靂駭得他雙膝跪地,他呼喊道:‘上帝,既然你什麼都能做到,就多賜給我們一點亮光,少來點刺耳的聲音吧!’”
可見,用最少的字句包含盡量多的內容,是講話的最基本要求。
馬克·吐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禮拜天,他到禮拜堂去,適逢一位傳教士在那裏用令人哀憐的語言講述非洲傳教士苦難的生活。當他說了5分鍾後,馬克·吐溫馬上決定對這件有意義的事情捐助50元;當他接著講了10分鍾後,馬克·吐溫就決定把捐助的數目減至25元;當他繼續滔滔不絕地講了半小時後,馬克·吐溫又決定減到5元;最後,當他講了一個小時,拿起缽子向聽眾請求捐助並從馬克·吐溫麵前走過的時候,馬克·吐溫卻反而從缽子裏偷走了2元錢。
通過幽默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講話還是短一點、實在一點好,長篇大論、泛泛而談容易引起聽眾的反感,效果反而不好。
有句俗語說得好,“蛤蟆從晚叫到天亮,不會引人注意;公雞隻啼一聲,人們就起身幹活”。的確,會說話的人,不一定是說話最多的人,話貴在精,多說無益。而現實中,說話囉嗦的人往往覺得自己所說的涵義豐富,他們認識不到自己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