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演講、談判口才:占據主動,把握成敗(4)(1 / 2)

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將一個已經發生,並且答案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問題提出來,驗證一下對方的誠實程度及其處理事物的態度。同時,這樣做也可給對方一個暗示,即我們對整個交易的行情是了解的,有關對方的信息我們也是掌握很充分的。這樣做可以幫助我們進行下一步的合作決策。

(6)適可而止。

不要以法官的態度來詢問對方,也不要問起問題來接連不斷。

如果像法官一樣詢問談判對方,會造成對方的敵對與防範的心理和情緒。因為雙方談判絕不等同於法庭上的審問,需要雙方心平氣和地提出和回答問題,另外,重複連續地發問往往會導致對方的厭倦、乏味而不願回答,有時即使回答也是馬馬虎虎,甚至答非所問。

(7)耐心等待回答。

當我們提出問題後,應閉口不言,專心致誌地等待對方做出回答。如果這時對方也是沉默不語,則無形中給對方施加了一種壓力。這時,我們應保持沉默,因為問題是由我們提出的,對方就必須以回答問題的方式打破沉默,或者說打破沉默的責任將由對方來承擔。

(8)態度要誠懇。

如果我們提出某一問題而對方不感興趣,或是態度謹慎而不願展開回答時,我們可以轉換一個角度,並且用十分誠懇的態度來問對方,以此來激發對方回答的興趣。這樣做會使對方樂於回答,也有利於談判者彼此感情上溝通,有利於談判的順利進行。

(9)問題要簡短。

在談判過程中,提出的問題越短越好,而由問句引出的回答則是越長越好。因此,我們應盡量用簡短的句式來向對方提問。因為當我們提問的話比對方回答的話還長時,我們就將處於被動的地位,這種提問是失敗的。

提出問題是很有力量的談判工具,因此在應用時必須審慎明確。問題決定討論或辯論的方向,適當的發問常能指導談判的結果。

拖延時間是一種戰術

“爭分奪秒”有它的優點,“拖延時間”也有它的用處。

在談判中,經常會有談判者采取拖延的方法。事實上,拖延時間已經成為談判中常用的一種手段。不同情況下的拖延會帶來不同的效果。

(1)掃除阻礙。

柯南道爾是《福爾摩斯探案集》的作者,生性固執,在寫完探案集第四卷後,執意不肯再寫,用實際行動,讓筆下的福爾摩斯與罪犯莫裏亞蒂教授同墜深穀,“一了百了”了。

柯氏的出版商梅斯是個精明人,知道柯氏隻是厭倦了這種通俗文學的寫作,對於這個給作者帶來過巨大聲譽和利益的福爾摩斯,柯氏還是情有獨鍾的。於是梅斯一麵牢牢抓住版權代理不放,同時拚命做柯氏的工作,不時向他透露福爾摩斯迷們的種種惋惜、不滿之情;同時又許以一個故事一千鎊的優厚稿酬。雙管齊下,一年以後果然有了成果,柯南道爾又重新執筆,讓福爾摩斯從峽穀裏爬了出來,再演出一段精彩的探案故事。

試想,如果當時梅斯不是給對方一段緩衝時間,而是心急火燎,不斷催逼,恐怕偵探文學史上將會失去一顆亮麗的巨星。

當然,有的談判中的阻礙不是表現在表麵上的,往往隱蔽在種種堂而皇之的借口之下,不易被人一下子看破,這就更需要我們先拖一拖,緩一緩,從容處理這種局麵。

美國ITT公司著名談判專家D·柯爾比曾講過這樣一個案例:

柯爾比與S公司的談判已接近尾聲。然而此時對方的態度卻突然強硬起來,對已談好的協議橫加挑剔,提出種種不合理的要求。柯爾比感到非常困惑,因為對方代表並非那種蠻不講理的人,而協議對雙方肯定是都有利的,在這種情況下,S公司為什麼還要阻撓簽約呢?柯爾比理智地建議談判延期。之後從各方麵收集信息,終於知道了關鍵所在:對方認為ITT占的便宜比己方多多了!價格雖能接受,但心理上不公平的感覺卻很難接受,導致了協議的擱淺。結果重開談判,柯爾比一番比價算價,對方知道雙方利潤大致相同,一個小時後就簽了合同。

(2)意誌屈服。

如果談判者一方在實施拖延時間的戰術,在很大程度上會消磨對方的意誌,最初可能還會保持原來的狀態,可時間久了,就會慢慢屈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