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口才誤區:莫讓是非從口出(5)(2 / 3)

在他82歲的時候,托爾斯泰再也忍受不了家庭中的痛苦折磨,在1910年一個大雪紛飛的夜裏,離開他的妻子……向著酷寒和黑暗,不知去向了。

11天後,托爾斯泰因肺炎昏倒在一個車站上。他臨死前要求,不允許他的妻子來看他。

這便是托爾斯泰夫人吵鬧、抱怨和歇斯底裏所換來的收獲。

也許人們認為,某些時候她的吵鬧並不能算過分。是的,就算那是應當的,但卻不是要點。吵鬧究竟對她有所幫助?還是把事情弄得更糟呢?

“我想我實在是瘋了。”托爾斯泰夫人覺悟時,已經晚了。

林肯一生最大的悲劇也是他的婚姻。請注意,不是被刺,的確是他的婚姻。

當布斯向他放槍時,他並未感覺到自己已受傷……但他幾乎每天都生活在痛苦的深淵裏。

他的律師夥伴合頓形容,林肯在23年內都處在“婚姻不幸所造成的痛苦”中。

“婚姻不幸”還是很緩和的說法,幾乎一個世紀的四分之一期間內,林肯都是在他夫人的聒噪與吵鬧中過日子。

她永遠抱怨、批評她的丈夫。她認為林肯的一切,沒有一件是對的——他駝背,走路的樣子很難看,呆板得就像印地安人。她說他腳步沒有彈性,動作不斯文,甚至還模仿林肯的那副模樣,喋喋不休地要改變他走路的姿勢。

她不愛看他兩隻大耳朵和頭成直角,甚至指責她丈夫的鼻子不夠挺直,又說他的下嘴唇突出,手腳太大腦袋又生得太小,她罵他是個癆病鬼。

總之,林肯和他的妻子在各方麵都持反對立場,在教養、環境、性情、誌趣,還包括智慧和外貌上,他們永遠是彼此激怒、敵視的。

已故上議員畢弗瑞芝是撰寫林肯傳記的一位權威,他這樣寫道:“林肯夫人那尖銳刺耳的聲音,就是隔一條街都可以聽見。附近鄰居常常聽到她不斷地咆哮怒喊,她的憤怒常常是以這種方法表現,而要形容她那副憤怒的神情,真是很不容易呢!”

所有的吵鬧、責罵和喋喋不休,改變林肯了嗎?——在某方麵來說,是的。那使林肯改變了對她的態度,使他懊悔自己不幸的婚姻,同時讓他盡量躲避見到她。

春田城內有11位律師不能都在一處謀生。因此他們常常騎著馬,跟著大法官戴維斯到其他法庭問案——他們分配到第八司法區中的各鎮法庭找工作。

其他律師無不希望周末返回春田和家人歡聚,共享天倫。可是,林肯卻不肯回春田。他怕回家,並且在春季3個月及秋季的3個月裏,始終在他鄉停留,不願意走近春田城。

他年年如此。住宿在鎮上小旅店的生活並不是很舒服的事,即使如此,他也寧願獨自呆在那裏,而不想回家去聽他妻子不斷的嘮叨和野蠻的發威。

我們都看到了林肯夫人、依琴妮皇後與托爾斯泰夫人喋喋不休的結局。她們所換得的,隻是她們的以悲劇收場的人生。她們把珍愛的一切和她們的愛情搗毀無遺。

韓伯格在紐約家事法庭工作了11年,曾批閱過成千上萬的離婚案件。這方麵他個人的見解是:男子離家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的太太總是喋喋不休,又吵又鬧。

波土頓郵報曾報導說:“許多做太太的,一次又一次繼續不斷地掘鑿,以完成她們的婚姻墳墓。”

所以說,要想維持家庭生活的美滿幸福,就一定要遵守這一條規則:千萬不要喋喋不休!

口無遮攔,害人害己

與人談話要注意委婉周全,如果口無遮攔,直來直去往往會帶來不良的效果,害人害己。

生活中有些人快人快語,有啥說啥,話無禁忌,不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如果是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大家都知道你的個性,可能無所謂。但是,在陌生環境中,和你不熟悉的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分場合、不分對象是絕對不可以的。

那麼,在和同事、領導交流中,我們就一定要掌握說話、辦事的藝術,什麼話該說或不該說,要拿捏得準確。有時候,吃虧就是因為說了不該說的話。